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长大之后,才去认真回味儿时道理。妈妈说,晚点再恋爱吧,于是,大学毕业都没闻过女生味道。老师说,语文是一辈子的事,于是,每天除了吃喝拉撒,重复最多的还是读书写字。
江郎才尽,才去重新咀嚼早年知识。老师说,写好作文最重“通顺”二字,于是,写文多用短句。书上说,形容词是文章之魂,于是,每次除了深思熟虑,还要去搜肠刮肚直到词穷。
后来才知道,作文课其实就是一堂人生哲理课。
记得那年,老师以《用三个形容词描述自己》为选题,掀起了一场自我反省风波。中学时代,还没有养成照镜子的习惯,就连何种发型、如何穿衣这种小事,都不太留意,何况剖析自我这类人生大事?不出意料,作文题目五花八门,有的写《吃、睡、想吃睡》,有的写《敏感、随便、不知道》,还有的写《正义、不怕吃亏、够义气》……
也许,那个老头早就猜到我们会闹笑话,故意将每个人的题目都念了出来。等到大家笑破了肚皮,他才不急不慢一一道来。如今想起他那时的样子,依然心生敬意,平日里像个老顽童般的爷爷,三尺讲台之上便成了国学大师。
也许,这才是直到现在,我还在坚持读书写字的原因之一吧。有时候,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根深蒂固。
当然,老头先解释了什么叫做形容词。早些年还分“的”、“地”、“得”,后来用错的人太多,才被“的”字一统江湖。最早分辨形容词,就看用的哪个“de”,白勺“的”前基本都是形容词。如今判断方法有了改变,如果在前面加个“很”字,但后面不能再接宾语,这个词定是形容词无疑。
也许是年轻时聪明,也许是那时候刻苦,反正这个知识点记了大半辈子。如今,当看到误用词语、不分词性、乱套结构等等写作陋习时,那颗正义之心便蠢蠢欲动。估计跟当年那篇作文有关,那时的题目是《善良、脸皮厚、嫉恶如仇》。
即便是二十年前写的东西,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并不是因为那次作为范文在全班“表演”,也不是因为当时打下的文字功底支撑到现在,而是经过那次之后,我们开始认识自己。
说到善良,我举了借给别人东西不好意思要回的例子;说到脸皮厚,讲了自己不厌其烦跟他人请教问题的故事;说到嫉恶如仇,我用到了武侠小说里的桥段,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如今依然记得,之所以用“脸皮厚”而非“执着”,纯粹是为凑出“二、三、四”的结构,内在里已经潜入了“层层递进”的写作手法。看自己最近写的文字,似乎都有这个“套路”的痕迹。
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纯属巧合,很多事情,不都分不清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吗?
现在终于明白,之所以活到现在尚未学坏,正是因为骨子里有三个形容词在默默指引。缘何是三不是一、也非四,也许因为三角是最为平衡的存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四海皆准难言其要,三个里面应当一个褒义、一个贬义、另一个中性才对。
现在才明白,写作其实就是一次内心独白。
言由心生,文如其人,一言一行会出卖自己,一篇文章会暴露本性。那么,用三个形容词描述你自己,又该如何?
想想这个问题,都觉得有趣。
网友评论
btw,我在那个群里的微信不常用,要加加我个人介绍里的这个,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