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与健身,这两个名词组合之后,在健身行业掀起了一波互联网智能发展热潮。2016年4月,凌健身APP在苹果和安卓市场上线,试图在智能健身市场分一杯羹。
凌健身创始人丁若愚是一位健身&互联网领域的连续创业者,曾创办知名健身APP“练练”,没花一分钱推广,累计获得200万用户,“练练”曾被苹果官方推荐为年度健身应用。第二个项目“凌健身”,主打24小时智能互联网健身房,目前已获光启资本2000万的A轮融资。
据丁若愚介绍,凌健身的线下健身场馆主要基于CBD等核心商业街的商铺选址,主打白领用户群体,覆盖早中晚三个健身高峰时段。“健身行业必须回归线下,只在线上的发展商业模式没有延续性。一定是智能加线下才能真正做到24小时互联网智能健身房这种模式。”
创业故事
深耕健身垂直领域,团队创业瞄准智能健身
凌健身的创业团队有着平均12年以上的健身从业经验,但这并没有让他们变得“市侩”,他的团队一直在坚持着“让健身行业变得更好一点”的初衷。2014年10月,丁若愚团队自主研发的健身APP产品“练练”正式上线,并于2015年4月获得了腾讯旗下基金500万天使轮投资。同年年底,其产品“练练”获得了苹果官方年度应用推荐。
2016年4月,由丁若愚主导启动的内部项目“凌健身”正式登录苹果和安卓市场,主打24小时互联网智能健身,主张线上线下相结合。丁若愚称:“这一项目在国内或者全球应该算是较少的了,也有一些主打24小时的健身房,但是我们不仅24小时还智能化。”
凌健身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看到互联网智能的身影。走进健身房,可以用智能手环开启门禁,识别会员ID后,抬头显示屏上显示会员的运动数据,如健身次数、时间。进门后,手环开启柜子和淋浴间;手环启动跑步机,运动数据会实时传输到APP上……丁若愚坦言,研发这个智能系统并不轻松:“我们这个智能系统很难参考成熟的产品,只能靠自己,所以碰了不少壁,遇到很多困难。”
丁若愚团队总共花费一年时间,经历无数次反复调试才让凌健身智能管理系统成功面世。同时,相比于传统的商业健身模式而言,除了更高的技术门槛,也意味着更高的隐形研发成本和运营测试成本,但是智能健身所节省下来的人力成本也是可观的。“之前人力要做的事情现在全部智能化了,线下的门店都能够实现少人化甚至是无人化的运营,智能化的硬件替代原来的人力成本,节省下来的钱不就相当于赚到钱了吗?”
产品发展
加速线下落地速度,强调科学优质服务体验
今年2月,凌健身第一家样板店定址嘉兴,试运营大获成功。这家店的落地开店成本仅64万元,与传统健身房加盟需要300万元,和常规智能健身房100万元的成本相比,凌健身落地实体店的低成本是其显著优势。除此之外,凌健身的商业模式也有利于加速成本回收,凌健身嘉兴万盛店仅三个月便获得毛利47万,实现了三个月回本75%。
凌健身一直贯彻实现落地才是智能健身存在的基础:“健身行业必须回归线下,在线上的发展只是理论,只是提供一个方案是飘着的,没有任何商业模式的延续性。一定是智能+线下才能真正做到24小时互联网智能健身房这种模式。”
为了加速落地,凌健身采取了“种子合伙人计划”,试水合作招商加盟模式,降低了投资门槛。为了保证每家门店的运营质量,凌健身是全国唯一一家可以做到对于每一位加盟商,总部都会指派资深店长,帮助搭设当地管理班子,设计经营规范和制度,从选址、预售、招聘、开业、到运营、管理,凌健身将全程输送资深人才。
凌健身为加盟商提供的条件似乎表明凌健身在做亏本的买卖,丁若愚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公司目前的做法都是服务于把每个健身房布局成一个大的生态这个终极目标。同时,他表示虽然采取了加盟的方式,但是凌健身在智能设备、品牌包装等方面都由总部统一管理使标准化的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凌健身也会选择经营理念一致的人员成为加盟伙伴,从而不担心因为加盟而影响凌健身的品牌形象。凌健身团队说:“就算是大土豪,与我们团队理念不符,我们也不会开放加盟的。”
“相比于传统健身房,我们拒绝疯狂的推销,凌健身提供更为灵活的付费方式,主推月卡,降低用户的付费门槛,”丁若愚说,“我们要通过专业给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比如有专业教练量身定制健身方案,为每位用户在线1对1私教指导。”
行业前景
填补互联网智能健身行业市场空白
随着智能健身的发展,互联网智能健身房的落地,传统健身房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据相关数据显示,运动健身APP将在未来呈爆发式增长,到2017年全球有望达到2.48亿的下载量。
凌健身认为,传统的健身房价格较贵,甚至通过健身卡实行捆绑消费,而且无法提供给客户专业细致灵活的健身服务。凌健身克服了传统健身房的痛点,站在维护客户本身利益的基础上推广服务。而且,凌健身团队还认为当今底层供应价格上涨,传统健身行业却还保持着低价促销的商业形态,深陷在价格战的泥淖中,商业形态逐渐不健康化,阻碍了传统健身房的发展。他觉得互联网智能健身房将跟传统健身房争夺我国现存的健身房市场缺口。“我们想要改变的,是整个健身产业的现状。”丁若愚称。
目前,智能健身行业已经被资本市场推至发展的高峰,凌健身团队也不排斥借助资本的力量去加速推进凌健身业务的发展。据悉,在2016年6月,凌健身已获得光启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主要用于智能设备研发和市场拓展以及人才引进。
除了资本市场呈现一片利好之势,政策方面也为健身产业的发展保障护航。国务院于2016年6月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将健身产业作为大力扶持的对象。
现在,凌健身是市面上较为成功的智能健身产品,有丰富的线上线下运营经验,重视为客户提供科学优质的健身体验,主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同时采取合伙加盟的方式拓展市场。在资本和政策的双重保障下,凌健身智能健身房势必会走得更好。
加盟热线:400-82671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