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个男幼师在幼儿园的日常孩子那些事亲亲妈妈
可怕的“采生折割”,又有多少年轻的父母真的了解过?

可怕的“采生折割”,又有多少年轻的父母真的了解过?

作者: 恰是逝水流年 | 来源:发表于2017-12-21 22:19 被阅读39次

在这个世界上,最穷的爸爸妈妈也许是丢了孩子的爸爸妈妈吧?因为他们丢了他们的心头肉,没了自己的小千金和小公子。虽然现在不少孩子都被自己的爸爸妈妈亦或是爷爷奶奶天天“扔在手心里”,可依然有不少孩子遗失了。

可怕的“采生折割”,又有多少年轻的父母真的了解过?

很多情况是因为孩子当时的监护人粗心大意造成的,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孩子被找回来的可能性相对于来说比较大。可要是遭遇了“采生折割”那就麻烦了,不但很难找到孩子而且有幸找到的话孩子很有可能已经被摧残了。

五百多年前明朝开国时,曾经颁布的《大明律》里,其中一条罪就要被定以要“凌迟”处理,而且不得轻易更改。有意思的是作为明代替代者,清朝的历代帝王不但从未修订这条法律而且还加以保持,甚至一旦犯上,哪怕遇上大赦天下,也是根本别想求到赦免,而这一重罪就是――采生折割罪。

什么是“采生折割”罪呢?

这其实是中国古代各种拐卖虐待儿童罪行里,最为残忍到丧失人性的一类:诱拐发育期的儿童,然后将儿童的手脚肢体斩断,再假装残障儿骗取钱财。这个罪行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是必杀的大罪,并不是大明王朝首创。

可怕的“采生折割”,又有多少年轻的父母真的了解过?

​只是到了《大明律》里,这一刑罚得到了加重罢了,更是以极为严厉的方式进行打击:凌迟处死,财产断付死者之家。罪犯家中的妻、子及同居家口虽不知情,亦流放二千里安置,为从者斩。

这也就意味着,犯下如此恶行的罪犯,不但自己要被处以的“凌迟”酷刑,他的家产更要没收赔付受害者家属。罪犯的家属哪怕不知情,也逃不过株连处罚,没收家产不说还要流放两千里。至于参与虐童的从犯,死罪更不可免,最轻也是杀头。

可怕的“采生折割”,又有多少年轻的父母真的了解过?

可惜在这个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今天,我们仍能在城市的某些角落看到一些身体异常畸形的可怜人,他们是真的残疾人吗?没有多少人知道,如果他们只是正常人假扮的,那还好只是他们的路走歪了而已。要是真的可怜人,那他可得承受多少痛苦。如果是“采生折割”造成的,那他可真就完啦。

相关文章

  • 可怕的“采生折割”,又有多少年轻的父母真的了解过?

    在这个世界上,最穷的爸爸妈妈也许是丢了孩子的爸爸妈妈吧?因为他们丢了他们的心头肉,没了自己的小千金和小公子。虽然现...

  • 那伙河南来的采生折割者和他们的识字犬

    阿卡试着用左手掌舀了一勺饭,光秃秃的手掌,没有一根手指,纱布上又渗出了新血,或许是触碰到伤口有些吃痛,勺子清脆的掉...

  • 【32】正确的儿童观保证了儿童的健康发展

    各位家长您好,我们每个父母都知道教育孩子,有多少父母真的懂得教育孩子?又有多少父母愿意为了教育孩子去学习改...

  • 随笔

    有多少父母说过这句话:“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 又有多少父母认为,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教育就主要在学校...

  • 无知与觉察

    我们的一生有多少时间在无知中度过,又有多少时间在觉察中度过?又有多少人觉察过这个问题? 子曰:朝闻道,...

  • 珍惜当下不悔恨

    谁都有父母,而对于父母了解的人又有多少。 小时侯父母是天。你不能自立的时候是他们带着你走向了成年。父母用他们的勤劳...

  • 珍惜老人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 而今在父母身边的有多少 知晓父母近况的又有多少 他们老了,你又真的知道吗 难道我们一定要等...

  • 教育最忌讳的,是父母怕麻烦

    有多少父母说过这句话: “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 又有多少父母认为,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教育就主要在学校,责任就...

  • 采折

    苦痛在消逝 记忆在变做历史 采折的花朵在让旧痕染上荣光 也许新的风雪将来 让花朵萎谢 也添上新迹 但记忆已变做历史...

  • 《我的父亲和母亲》

    我对父母了解几分?面对这个问题,我真的停了停,认真的在脑海里,在心里,想自己了解父母多少呢? 我的父亲,在我心里是...

网友评论

  • b768555cd538:真可怕,路上的那些残疾孩子不知道怎么度过过来的

本文标题:可怕的“采生折割”,又有多少年轻的父母真的了解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yz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