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已经是耄耋之年的人了,在桐梓堡这个地方住了六十余年,因而对这里的一切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特别是这里的人。按现在的一些流行的说法就是我母亲的心胸比较开阔,站位比较高的那种(自然是相对于周边邻居而言),虽然我母亲没有上过学,自然也是大字不识几个;但母亲的兄长,也就是我的大舅却是读过私塾的读老书的人。我知道的是我大舅对传统的典籍、典故、传说,甚至一些口口流传的民间故事等等,可谓是张口就来。我母亲有着惊人的记忆力,按老人家自己的说法是以前只要是我大舅讲过的一些事情(指的是民间传说故事等)基本上差不多都记得住。但近几年老人家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以前经历过的事都记得,而现在即刻发生的事随即就忘了。看来是真正地老了呀!……”
平日里邻里之间常常走动走动是常事,而每一次聚集的地方都是不约而同地来我家小院,若是晴好天气就在小院里小坐,若是雨或雪天则会在屋里聚集。一般情况下,我母亲是不喜欢串门的,她宁可在家里招待别人,也不太喜欢给人家添麻烦。我们家别的东西不多,有两样一定不少,即是开水瓶与小板凳。虽然我的母亲没有上过一天学,但老人家记忆力特别地好。现在老人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以前的事情都记得,现在一面发生的事情却一面就忘了。”正是这样,才让她有了一群邻居的“fans”们。
比我母亲年长几岁的柯孃孃与小几岁的与我母亲同姓的家门阿姨属于“铁杆”级的“粉丝”了。让人感动的是前段时间母亲因故外出了一段时间,因而家里的院子门常常挂着一把锁。那天,按照母亲的旨意回家把老人家在院子里围墙上用盆、盒等盛土种植的辣椒浇水,被母亲邻居家门阿姨遇见了。老人告诉我,她见几天我家的院子都是“铁将军”把门,以为我母亲去我小妹妹家走亲戚去了,她还去那一块找了找的。我告诉那位母亲的家门阿姨说我母亲这两天就回。她带着浓厚的鄂州口音回答我说道“西边山这块你妈不在家里的这几天没有那么热闹了,而且相互之间的走动也少了好的去处。好像缺点啥似的,让她快点回,我们都想她……”
那天,邻居里的老人们听说我把母亲接回了家,于是乎以我家小院为中心的这块地域又热闹了起来:柯孃孃杵着拐杖在她小女儿的搀扶下来了;母亲的家门邻居一听说我母亲回来了,顾不得放下手中的针线就来了;让人感动的是自己因身体原因不能来,特意让回家照顾自己的女儿过来问候一声的付孃孃。此外,还有卫孃孃、段孃孃以及其他一些常来我家院子小坐的邻居们。母亲看到她们甚是高兴,兴奋地讲述了这些天经历的一些事情;说着说着又扯起了闲篇。当然这些所谓的“闲篇”也是这群母亲的“fans”们最为热衷倾听的。
除此之外,因为桐梓堡这个地方其实就在半山坡上,这里的常住户习惯称桐梓堡之为西边山,所谓“靠山吃山”的说法在此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一般这里的住户都会在房前屋后或山坡空地开垦种些菜之类的植物,而我母亲当然也不会落下,而且老人家还会把在电视里的农业节目中学到的有关菜地及苗木的培育管理方面的知识,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周边的邻居们;这让老人家“fans”的群体更为牢固。还有就是自从我把智能手机给了母亲并教会了她如何用手机拍照之后,老人家“炫耀”的资本又多了一项技能,经常用手机拍一些她认为可以拍的照片,说实话,母亲拍的有些照片还真的可以。这也成为她被邻居“fans”们羡慕和称赞的点之一。
俗语说:老小老小,意思就是老人与小孩子的心态差不多。这是真的,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时的心里特征与小孩子几乎是一样的,对存在感的要求是挺高的,若是常常得到来自周边人的称赞或表扬乃至首肯,对于老人来说无疑是件高兴的事,也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即可以说是:在一般情况下,以顺着老人家的意思,以最大的空间或时间的范围让其愉悦、开心就OK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