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设计师比谁都清楚用户体验设计中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比如用户的想法和感受,以及用户所说所为的一系列影响。
这也正是我们需要移情图介入的地方。正确创建的移情图能够发挥完美的精益用户画像的作用:
它们可以快速可视化用户需求(尤其是非设计从业者的需求)
它们完全可以作为以用户为中心精益UX工作的出发点(你将为此创建更多的原型和测试)。
由于移情图可以快速创造,因此它们可以轻松地根据实际数据来迭代调整你之前的假设。
它们可以使你的设计理念超越主要用户群体的认知。
照片来源:“如何使用用户移情图”,Nikki Knox (UX Magazine)。
这就是本文将要阐述的主要内容:一个清晰的,包罗万象的移情图指南,告诉你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使用移情图。
那么就让我们开始吧。
何时使用移情图
移情图在设计流程的起始阶段非常有用。
尝试在探索产品需求前,初期用户研究后完成移情图。聚焦问题解决的产品策略,移情图可以揭示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如何解决它们。这同样也使移情图成为了重设计的优秀工具。
照片来源:“如何使用用户移情图”,Nikki Knox (UX Magazine)。
如果能够做好,那么移情图会产生一种“UX多米诺骨牌效应”,进而影响整个项目。移情图可以影响产品需求,进而影响整个产品,这之中也包括了线框图,样品,原型等等。
但是,如果能够运用真实数据的话,移情图能够更好地实现既定目标,因此移情图应当在诸如用户访谈等用户研究后制作。不过如果时间很紧张,那么移情图也可以在已有信息及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之上建立起来。快速基础的移情图可以为会议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因此也得名“10分钟用户画像”。
移情图格式
一个常见的UX移情图分为四个象限,它们概括性地说明了内在用户体验的四个方面。象限可以基于需求和爱好,但一般都包括:
思考——用户在想什么,即“我想知道这里有没有一个案例?”或者“我希望这不需要太多时间。”
情感——用户的情绪状态,即“将导航导致的混乱归咎到自己身上。”
操作——用户的行为,无论是一般情况下的行为特征还是针对特定原因的反应,即“用户每次返回主页都无需思考。”
图片来源:“在用户体验设计中使用移情图。”Paul Boag(boagworld)。
一些常见的变种包括:
视觉——用户目光的聚焦点,即“喜欢色彩丰富的吉祥物。”
引用——用户提到的类似的想法。可以从用户访谈中的文字记录中获取,或者基于现有知识推导。
影响——用户从第三方听到的一切都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即“他们说Photoshop很好用。”
另外,在底部空白的地方,总是可以得到一些好主意,包括:
问题(痛点)——任何阻碍用户的因素都值得仔细思考,比如不熟悉技术或短暂的注意力转移。
目标(收益)——什么是用户希望完成的。比如我希望5分钟之内完成任务。
另外,你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填空来总结上述两方面的内容。“用户需要通过__________完成目标,因为__________。”在用户动机尚且单纯时,要特别关注第二个空。
最后,你可能想为一般信息留些空白出来,比如用户访问产品时所使用的设备类型。
又或者,它可以辅助收录一些用户的照片,进而使文档更具真实性。
创建移情图的流程
明白移情图是为获得一个大致的了解,或特定的任务和情况而创建的是重要的。因为移情图不是基于单个用户场景,所以它对于用户画像的快速创建很有帮助。如果你能抽出时间,就可以创造一些基于任务的移情图来描述更加详细的用户角色。
例如,如果你正围绕着一个Web app的重设计展开工作,并注意到用户很难完成登录,你可以站在用户完成(或忽略)这个任务的角度思考。但是这些信息往往与相关的情景相联系(登录)。你会无法理解为何用户会想要首先使用你的Web app。
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建立一个“10分钟用户画像”的移情图。在你开始实践前,你需要对你的用户群体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比如Sally是一位在校大学生,Sean是年轻专家)。
1、找一个白板,一个配套的大幅挂图,或打印出这个免费模板(下载链接http://www.ijlan.nl/wp-content/uploads/2012/04/empathy-map-poster.pdf)。
2、每次讨论在30分钟到1小时之间。
3、邀请产品团队的核心成员:产品经理,开发人员,营销人员,当然还有其他设计师。
4、提一个比较宽泛的问题来帮助大家打开思路,例如“为什么会有人买一部新的iPhone?”
5、根据不同用户来预留白班上的空间分配(比如,一部分用来分析Sally,一部分用来分析Sean)。
6、分发便签,并鼓励大家写下自己与移情图各个象限相关的想法和点子。
7、查看完成后的移情图并讨论所有规律和异常点。
正如你所期望的,有时候针对手头的问题提出源源不断的创造性解决方案。如果你的团队在这里卡壳了,那么Copyblogger建议讨论的主持人提出下面这类问题,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用户:
用户在什么场景下使用你的产品?
使用你的产品是足够有乐趣的吗?或者说用户期望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得到这些么?
在不使用产品时,用户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用户平时过着怎样的生活?
如果上面的方法都失败了,那么尝试下角色扮演吧,其中一个人“扮演”用户,向团队提出问题,或演示产品的作用,活跃大家的思路。
在会议结束时,总结一下大家的收获,有没有人要改变意见?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是基于对数据的反馈还是假设?这些是你重视创建移情图的部分原因。
请记住,移情图的优点在于它们的便捷性。它们被设计得适用快速协作而不是深入探究。一旦你开始制作原型,并至少有五位用户参与测试,你就能够收集到更多重要的信息和观点。
完成移情图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虽然移情图的作用大部分集中在使用它们的过程中,但它们作为文档也十分有用。
将移情图分享给团队中没能参加移情图制作的成员。行政人员,也可能对移情图会议中产生的可行的重要意见感兴趣,虽然你应该把解释放到最后,而推理放在前面。
图片来源:“在用户体验设计中使用移情图。”Paul Boag(boagworld)。
如果你刚好在使用UXPin,你也可以将移情图的照片上传到你的UX项目中,这样其他人也可以对其进行评论。
下一步
虽然广义的移情图并不是彻底的用户画像,但它们确实帮助大家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检查自己的假设。这对于仅仅30-60分钟的工作来说显然不是个坏结果。
译者注:本文中的persona即“用户画像”,在翻译上与user profile有重叠,但需要注意,persona专指产品设计的早期工作中,对用户的定位和研究,此时我们尚无法确定用户的具体行为和需求。而user profile则指产品设计后期的用户聚类和人种学分析等,此时,我们已经掌握了第一手数据资料,因此分析可以更加细致。建议各位读者在阅读外文博客时不要混淆两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