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康欲告辞,慧林方丈说:“你把这个包裹拿走,以后造桥需要花钱时,你再拿来即可。”
“这个包裹实在有些分量,刚才我叫一个长工一起提过来的,所以回去我一个人提不动,我看就寄存在你寺里吧。”吴小康本想说包裹很重,一个人提不走。
“我叫一个师父提着包裹跟你回去。”慧林方丈说。
“师父,现在村庄里比较乱,强盗来袭的风声还没消停,所以这些银两保管也是一个问题,所以把它们寄存在你寺里,那是最好的选择。”吴小康说,他一脸真诚。
慧林方丈知道吴小康脾气豪爽,说一不二的。听他这么说,他也不拒绝了,说:“那就将此包裹寄放在本寺吧,如果你需要花钱可随时来取,本僧恭候在此。”
“谢谢师父,明天我就去苏州城里找造桥匠,请他来寺里,到时还得请你把把关。”吴小康说。
“你有造桥匠认识吗?”慧林方丈问。
“没有。”吴小康说,他手里只有泥瓦匠的资料,而没有造桥匠的资料。
“我认识一个造桥匠,是个香客,人缘不错的,要不你与他见面谈谈?”
“好啊,他是哪里人氏?”
“渭泾塘刘家浜人氏,明朝天顺年间这个刘家浜出过一个名人刘珏,他50岁时辞去山西按察司佥事回到乡里,在刘家浜旧宅累石为山,称之为寄园。后来皇帝派人巡视,为了保命刘珏只好火烧寄园,但自此以后,刘家浜就出了许多人才,有吹乐器的,有做饭菜的,有造房子的,还有造桥的,可谓各路人才济济。”慧林方丈博学多才,娓娓道来。
“好,我现在就想见见这个造桥匠。”吴小康说。
“待我派人联系到他后,再约你们相谈吧,反正来日方长,当从长计议!”慧林方丈十分沉稳地说。
“那有劳师父了,我等你回话。”吴小康说。
“施主,你心里有乡亲们,有菩萨,但你心里也要有自己,看你脸儿清瘦,定是操劳过度,所以当劳作时就劳作,当休闲时就休闲,当保重身体啊!南无阿弥陀佛!”
吴小康点了一下头:“我知道,多谢师父,南无阿弥陀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