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天道想法散文
《心灯》(二)读书笔记 3

《心灯》(二)读书笔记 3

作者: 已未晓 | 来源:发表于2021-02-28 04:26 被阅读0次

    任何东西都只是一个工具。工具用得好,可以为你培植无量无边的功德和福报;用得不好,则会给你带来无量无边的业障。

    一念清静万法空

    中道就是不要过多地考虑个人的感受,而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如果你处于中道之中,你的所思所想一定是中道的、平衡的、和谐的。如果你做事让很多人生烦恼,那说明做事有欠考虑,未走中道。如果仅是个别人生烦恼,那是别人不理解你。在社会上做事有一种说法叫少数服从多数,这是有一定的道理。

    法轮并不是单指佛教的思想,真理、正知正见、智慧等都可以称为法轮。法轮也是圆满的意思。

    发愿吃素但没做到,没有罪过。你只要动了这个善念,发了这个愿,没有做到,一样是有功德有福报的。心生善念就等于种了善的种子,自然会结出善的果子。并不是动了善念,没有做到,就没有功德,甚至还有罪过。

    修行就是修心,只有把身修好了,心才稳得住,因为身是心的载体。而心的载体是灵魂,是灵魂在主导和支配这个身体。当身心处于同一频率时,身就是心,心就是身。从一个人身上完全可以看到他心的样子:是好心还是恶心,是浊心还是清净心,是美心还是丑心。身是心的显现,是心的模样。

    修行修的是心态、思想,但入门时兼顾修身。身心合一即为道,道是生理与心理的合一。所以,修道离不开身心,离开身心则无法修灵,这三步,一环扣一环。

    包容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如海纳百川。包容是有道德、有修为的人的基本修养,是成就事业、成就自我的根基。

    纵容是对错的行为不制止,任其发展。纵容他人的人是没有责任感和道德底线的人,是非不明,对错不分,没有人格的人,这种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要想体现自己的才华和品德,需要机会和平台,错过了机会,你内在的品德与能力无法展现。既然无法展现,也就无法累计福报与资粮。一个人之所以一事无成,必然有其可恶的一面;一个人之所以成功,也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成功的人,你可以羡慕,但不必嫉妒。羡慕是动力。嫉妒则是把力量用到旁门左道上,会让你心灵扭曲,害人害己,最后毁掉自己的法身慧命。

    真正学佛的人是以佛的思想净化自己的心灵,以严守戒律净化自己的身心,以无我奉献的精神利益众生,以完美的道德品质与修养影响和教化他人,所以堪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间的典范。身为一个学佛人、一个修行人,我们应该将自己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且不说为这个世界,为这个社会、为了众生,你总应该为自己基本的生存创建一份平安,带来一份和谐吧!

    心灵的能量,流向性之门就是性能量,流向头脑就是逻辑的能量,回归心灵就是慈悲的能量或是三摩地的能量。这种力量在我们的身心中可以呈现两股不同的力量:一股是阳性的力量,是善的力量;一股是阴性的力量,是恶的力量。或者说一股是积极向上的力量,一股是惰性向下的力量。如果你对自已严格要求,积极引导,每一天把能量用于劳动、读书、打坐、讲法,就没有惰性力量发挥的机会。

    我们这个身心不让善的力量占领,就会被恶的力量占据;不让戒定慧占领,就会被贪嗔痴占据。所以,我们学佛的人任何时候,都要主动地让戒定慧占满整个身心,让正面的、积极的、阳光的力量占据我们身心的空间。如此,贪嗔痴就不会生起了。正面的力量长此以往地占领下去,你散发出的磁场和信息就是积极的、正面的、向上的。人在世间,很多事情不是天生就会,是通过观察、思考、领悟出来的。

    佛法说一切唯心造,这个心指的是我们的清静心、正知正见的心,甚至可以理解为禅心。通俗的说,就是高度专注的心。你做事能高度专注,吸引力法则就启动了:你相信你健康,慢慢地你就会健康;你相信你有德行,慢慢地你就会有德行。但前提条件是,你的心一定要清静,才会召感你渴望的东西。为什么一念清静会有如此大的力量呢?因为一念清静融于道,养于德,自然惠己、惠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灯》(二)读书笔记 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im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