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落幕红尘
棒棒糖的烦恼
放开二胎,老大老二的矛盾很突出,老大心理的微妙变化也很明显。
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发现,在任何一个社会时期都存在头胎和二胎之间的利益竞争关系。
孩子间发生冲突一般有两大原因,争夺注意力或者维护物品所有权。
【案例:】
有这样两个兄弟,哥哥叫灏灏,弟弟叫阳阳。
有一天兄弟俩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医院看望住院的奶奶,和奶奶同住一个病房的阿姨,每人给了他们一个棒棒糖。哥哥,吃的是一块有棒的棒棒糖,而弟弟吃的是一块无棒的棒棒糖。起先弟弟吃无棒棒棒糖并未觉得什么,可弟弟吃糖喜欢把手伸到嘴里,把糖抠出来,然后再放到嘴里吃,如此反反复复,吃着吃着不小心糖滑倒了地上,妈妈随手捡起来,朝垃圾桶走去,阳阳预感到了事情将要发生的结果,那么好吃的棒棒糖,妈妈怎么可以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呢?他一边追妈妈,一边大声哭叫,因为他还不会说话,只有用这个方法才能阻止妈妈。
一见这情景,本来真想把糖扔到垃圾桶里的妈妈改变了主意,而是把糖在水宠头上冲了冲,妈妈说,“诺,给。”弟弟的犟脾气上来了,说什么也不肯接受。
阳阳不停的哭着,他感到自己很委屈,我为什么要吃那个无棒的,而哥哥却吃那个有棒的。他知道哥哥和他一样也很喜欢棒棒糖,哥哥是不会给他的,跟哥哥要也是徒劳,唯有不停的哭闹或许还有一点希望。
聪明的爸爸,看出来了,爸爸走到哥哥面前说:“你是哥哥。你吃的这块糖给弟弟吃吧。”爸爸的语气还算平缓,像是和灏灏商量。
凭什么弟弟的糖没了,就跟我要,我也是孩子啊,我也喜欢吃糖啊!难道爸爸除了跟我要就没有别的办法了?灏灏越觉得自己的理由充足,就越觉得自己很委屈。
难道有了弟弟后,就要剥夺爸爸妈妈给我的爱吗?如果没有这个弟弟,他们就会宠着我一个人。弟弟是孩子,我也是孩子,为什么偏偏要我让着他?没有他我会有那么多麻烦吗?
爸爸见灏灏没有把糖立刻给弟弟,略显不快,阳阳还在一个劲的哭着,看来爸爸的耐心也有限:“你是哥哥,怎么不知道去哄哄弟弟?”话中含有责备之意。
爸爸说了这句话后,哥哥显得更委屈了,低锤着脑袋,眼睛红红的,都不敢正眼看人。
图/网络【分析:】
表面上看爸爸这句话一点没错,爸爸传达的意思是做哥哥就应该照看好弟弟,凡是要让着弟弟?我们传统的育儿理念就是这样的啊!
问题是这么说对哥哥是不公平的,孩子的心灵感觉是,爸爸偏心,我也是孩子,我为什么一定要让弟弟?
“大让小”这种观念是传承的结果,对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来说他没觉得自己喜欢吃这块糖是错误的。也没觉得非要让给弟弟就是正确的。他不能接受“大让小”,内心是排斥的。
弟弟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获得爸爸妈妈的注意,以此改变物品归属权。对弟弟来说会助长他耍泼,以小欺大,不知尊卑。
遇到这种情况,为了满足弟弟的需求就叫哥哥让弟弟的传统育儿观念,会深深地刺痛哥哥,这样哥哥会想:我好倒霉,糖吃到一半要给弟弟。他会厌恶这个弟弟,如果没有他,我这个哥哥就是爸爸妈妈的唯一,有了这个弟弟,没给哥哥带来乐趣,反而平添许多烦恼,哥哥的内心是极不情愿的。
家长虽没有直接从哥哥手上拿糖给弟弟,但爸爸的这句话和直接从他手里拿走没有区别,同样是伤害到了他。
两个孩子,一出现矛盾,家长不要急着去处理,先看看孩子怎么解决?像上面这个情况,俩孩子各不相让,家长也不能急着用叫哥哥把糖让给弟弟这个单一的解决办法。这样弟弟会觉得他吸引爸爸妈妈注意力的这招还挺管用,爸爸真的注意到我了。
还有一点我们如果急着去处理,主观意识就会掺杂其中,多多少少会偏向自己以为受欺负的那一边。
我们家长常常会有的第一反应就是,拿到了哥哥这块糖,矛盾就解决了,并且是解决的最快途径。其实也没错,但不能简单化。应该思考一下,能让哥哥接受的方法。比方说可以这样:
【赞赏法】哥哥,你的这块糖能让妈妈吃吗?孩子是不会抗拒的,会愉快的把糖给你,你要说。帮助人是件快乐的事情。弟弟快说,谢谢哥哥。得到赞美的哥哥心里就顺畅多了!
【转移兴趣法】你想得到一个最新的玩具吗?它有许多,你没玩过的新功能,要是能把这个糖给弟弟,我现在就带你去买。
【允诺法】你不是一直想得到一块小天才手表吗?如果你能把这个糖让给弟弟,xxx时候,一定会帮你买。
图/网络再有,我们作为父母不能把矛盾解决的办法,总是从哥哥这方面找。不以伤害哥哥为代价满足弟弟的愿望,妈妈可以这样去做,抱着弟弟边走边说:“走阳阳,妈妈带你去买一个和哥哥一样的棒棒糖。”这个看似复杂的问题也许就这么轻而易举的给解决了。
网友评论
我也是从自己亲身经历的我父母教育不良导致的后果中,自己反思和总结,再运用到对我孩子的教育中去,很多人说我会带孩子,其实里面的苦只有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