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摔跤吧,爸爸》的启示:家长到底该不该逼孩子成才
文/高峰青青草
一
记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印度电影在中国一度很火,就连农村人都可以看到免费放映的露天电影《大篷车》、《努丽》、《永恒的爱情》,等等。
那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电影里的插曲,即使听不懂歌词也觉得旋律很好听。
2017年有部印度电影又在中国人心中激起不小的浪花,那就是与家庭教育话题相关的《摔跤吧,爸爸》。
由于这部电影里的爸爸强制女儿们练摔跤,与当下中国国内盛行的快乐教育主旋律背道而驰,不少人觉得这部电影很恶心,甚至上升到伪女权的高度被一些知识分子来批判。
首先回顾一下电影的主要剧情:
退役后在小村庄生活的爸爸曾是男子摔跤全国冠军,一直盼生个儿子来完成自己的梦想,那就是能够参加国际比赛获得世界冠军,为国争光。
这位爸爸很高大上,他的梦想对于小村庄的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般的空想,何况他没有儿子,只有四个女儿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本已无望的爸爸看到了希望,女儿中的老大老二竟然无师自通地运用摔跤手法打得同村的俩男孩鼻青脸肿。
女孩练摔跤也可以去拿冠军啊!这位爸爸如梦初醒,立刻着手训练两个女儿。
俩女儿在课余接受着残酷的体能训练,为了训练还被迫穿上了男孩的装束,剪去了具有女孩标志的长发,受到全村人的讥讽和嘲笑。
比训练本身还严重的是,爸爸居然让女儿跟男孩子练习摔跤,除了让女儿的堂兄做陪练,比赛也是参加男子摔跤赛。
故事的结局验证了过于老套的“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倒也没什么问题。问题是,这位爸爸的家庭教育方法究竟可不可取?
二
显然,《摔跤吧,爸爸》中的这位爸爸非常简单粗暴。
他根本不问女儿喜不喜欢摔跤,就直接决定训练她们,强迫她们做各种体能训练——影片里有个细节,是爸爸手里拿着小树条监督女儿训练,这象征着棍棒教育。
女儿出于害怕爸爸的心理才接受了训练,根本谈不上自愿,更说不上有什么兴趣,以至于她们把这当成了和男孩打架的严厉惩罚,想不到和自己的未来有什么关系。
这就是爸爸为什么专制的原因吧,假如尊重女儿的意愿,这摔跤肯定不会去练习,夺冠之事就永远和俩女儿无关。
但这位爸爸并非盲目行事,他对妻子说要用一年的时间来试一试。这一年的时间内,表面上女儿们很拼,实际上爸爸比她们还拼。
爸爸不仅仅要督促女儿们练习,平日也要好好钻研教学方式,毕竟,他以前是运动员而非教练员。这是电影没有展现出来但在情理中的事情。
这部影片是以爸爸的侄子讲故事的方式来展开剧情的,侄子的介入使得这部影片多了喜剧色彩。
在训练之初,这位侄子有过这样一句旁白:叔叔负责训练,村里人负责说闲话。这句台词貌似轻描淡写,实则举重若轻地道出了爸爸身处的舆论氛围。
这爸爸,本来没有儿子已经让村里人在背后看不起了,现在让自己的女儿脱下传统女服,剪去女孩应有的长发,还和男孩子贴身搏击,真是笑话中的笑话。
大概,村里人会认为爸爸疯了吧,为了一个虚幻的梦想疯啦。
身处这样的环境中,爸爸要承受的心理压力几乎和女儿们的心理阴影面积一样大。
这时候,最要坚持住的是爸爸。所幸,他就那么义无反顾地坚持了下去,带领女儿们取得了胜利。
三
一旦放在印度国情中去看待爸爸的家庭教育,观众就会对他的简单粗暴有所宽容。
正如影片中那位十四岁就要出嫁的女孩所羡慕的那样,爸爸考虑到了女儿的未来,是在为她们能够获得更好的人生而积极努力。
毕竟,印度至今仍是重男轻女的传统社会,女孩没有被人尊重的社会地位,假如不去设法出人头地,就只有早早出嫁,一辈子埋没于生儿育女和家务活里。
其实,即使抛去国情考虑,也可以肯定这位爸爸的家庭教育思想——当然,不要使用棍棒教育。
最值得肯定的是爸爸能够做孩子的伯乐,在女儿们与同村男孩打架的事件中,发现了孩子的摔跤才华。
能够让爸爸坚定信心去狠抓女儿训练的主要因素大约有三个:第一,女儿们具有摔跤天赋;第二,自己具有实战经验;第三,夺取世界冠军的梦想产生了强大的内驱动力。
正如在网络上广泛流行的一句话所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由此看来,爸爸的家庭教育方案并非一厢情愿的空想,而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可行计划。
聊到这里家长们就要思考一个问题了,假如你发现自己的孩子具备某种天赋,是否愿意让他挖掘出这种潜力大放异彩?尤其是在孩子毫无发展意识,更谈不上产生任何兴趣的时候。
那么,是为了尊重孩子而放任自流还是帮助孩子挖掘潜能呢?
选择前者是轻松愉快的事情,还可以美其名曰民主自由。
选择后者往往出力不讨好,还会被人斥责为专制粗暴。
究竟为人父母者作哪一种选择算是对孩子负责呢?
四
当然,首先要看结果,孩子是否成才的结果,“成则英雄败则寇”的道理同样适用于评价家庭教育,在众人眼中,只要最终能让孩子成才就是对的选择。
其次,还要看成才后的孩子怎么说。假如孩子说宁可要个自由自在的童年而不是世俗的成功生活,那就否定了家长的积极努力,反而不如当初不做伯乐。
是非成败由人说。但最初的选择对于家长来说何其困难,因为无法预料到结果如何
因此,《摔跤吧,爸爸》中的爸爸除了慧眼识人才之外,还需要有钢铁般的信念和意志,才能在被人耻笑的环境中坚持下去。
应该说,这位爸爸不仅是孩子摔跤路上的伯乐和教练,而且还是她们人生旅途中的精神导师。
固然,这样的爸爸备受争议,但是,值得家长们学习。
假如只是为了追逐快乐教育的快乐而对孩子放任自流,那同样是家长的一种失责。
摒弃棍棒教育势在必行,但并不意味着打了尊重儿童的幌子,父母完全放手乐得轻松,丝毫不去关注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
凡事过犹不及。孩子童年想怎么着就怎么着,未必是好事情。这里,需要家长进行积极引导和正面管理。
在中国的80后中,男有钢琴师郎朗,女有作家蒋方舟,都有类似《摔跤吧,爸爸》中女儿们的成长经历,那就是从小被家长逼着刻苦培养自己的特长。
毕竟,天才出于勤奋,只有天赋而没有足够的努力是无法成才的。除非,作为家长,你真心想让具有某种天赋的孩子去做一个完全普普通通的人。
五
正如周华健那首《真心英雄》的歌里所唱,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能够获得成功机遇的人,除了个别是纯属幸运之外,大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实力。这实力从哪里来?
中国古语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然,宋代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怎么“伤”了呢?仲永本有才华,却因到处作秀表演赚钱,忽略了日常的勤学苦练而把才能废弃。
看来,即使是一个人生来就具备的才华也是会因为缺乏勤奋而被荒废掉。
唐朝的韩愈早就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
对于孩子来说,童年最大的爱好就是玩耍,自然要有所满足。
不过,毛孩子总是要长大,有一天要独步社会,这就需要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可这能力,不像小猫爬树,长大没人培养也能凭借本能而自通。人的能力,最好还是从小培养。
家长就得学习这摔跤冠军的爸爸,争取成为孩子的伯乐,因势利导,悉心栽培,让孩子的才华不至于被无端淹没。
那孩子确实没任何才华呢?不用着急,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那就让孩子扬长避短地有所发展吧。
可是,《摔跤吧,爸爸》中的那爸爸太牛,是摔跤界的专家,普通家长怎么比得上哪?
没关系。你可以不是孩子的伯乐,更不是孩子的导师,但你可以支持孩子的正当爱好,积极鼓励孩子发展健康的兴趣。
最起码的一点家长应该做到,那就是让孩子懂得: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必须能够自主学习,能够终身学习。
不管怎样,《摔跤吧,爸爸》中的那爸爸都值得学习,为人父母者,要学习他的眼光,学习他的魄力,学习他的抗压能力。
写于2017年11月28日,本文原题目为《家长到底该不该逼孩子成才--电影<摔跤吧,爸爸>的启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