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12月18日的讲话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其中,引用的句子都有出处。
1、“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出自宋代理学家张栻的《论语解·序》。张栻是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这句话是指在知与行的关系方面,“知”与“行”的相互作用,所以主张“知行并发” 。张栻认为知和行二者的结合是教学必须贯彻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他在《论语解·序》中指出:“始则据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行有始终,必自始以及终。”“盖致知以达其行,而行精其知”,知行属于同一个认识过程,二者相 即不离,行必须以知为指导,而知有损行而深化,知可促进行,行亦可促进知。张的这种知行观显然要比朱熹的“知先后行”论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高明得多,同时也成为明清之际王夫之进一步提出“行先知后”的唯物主义知行观的理论先导。
2、恩格斯说:“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时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
3、鲁迅先生说过:“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
选自鲁迅《生命的路》,原文是想到人类的灭亡是一件大寂寞大悲哀的事,然而若干人们的灭亡,却并非寂寞悲哀的事。 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自然赋与人们的不调和还很多,人们自己萎缩堕落退步的也还很多,然而生命决不因此回头。无论什么黑暗来防范思潮,什么悲惨来袭击社会,什么罪恶来亵渎人道,人类的渴仰完全的潜力,总是踏了这些铁蒺藜向前进。 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过了灭亡的人们向前进。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以前早有路了,以后也该永远有路。 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乐天的。
4、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诗经》中的诗句,两句诗出自《诗经·大雅·文王》,其诗第一章云:“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这首诗是《大雅》的第一篇,这是一首歌颂周文王受命王天下,建立不朽功绩的诗篇。全诗颂词与箴言相结合,既赞颂了文王得天护佑,创立周朝的丰功伟业,也有对周人“天命靡常”“宜鉴于殷”的谆谆告诫,是一篇既充满激情又不乏理性和历史意识的颂歌。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一语日渐成为名言警句,它既源自《诗经》又超越《诗经》,且富有深厚的哲理。人们对它的理解也略有不同。一种观点认为,此语的意思是说周族虽然只是一个古老的邦国,但她在得到上天的护佑后就焕发出了全新的气象;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此语的意思是说周部族虽然只是一个古老的邦国,但她的使命却在于革新。
5、自古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战国时期商鞅所说。他认为治理国家不要总是遵循同一个指导思想,要使国家发展繁荣就不能墨守成规 ,两句话是强调同一个意思。即无论治理天下还是国家,都不能按照死板的方法去做,要灵活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因此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起来,为秦统一六国打下坚实基础。原文是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王。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6、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
“天下大同”思想出自《礼记·大同·礼运》篇,文中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习近平主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多次提及“天下一家”的观点,为世界人民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他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习近平在众多国际国内场合阐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广泛的支持和赞同。何谓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他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参与。我们应该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识,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
7、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
选自《周易》,这里的以是指“用”的意思,总体意思是君子要懂得顺应天道,懂得承载包容。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可以这样译为: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君子法上天刚健、运转不息之象,而自强不息,进德修业,永不停止。《周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1914年,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作题为“君子”的演讲时,即以“自强不息”为中心,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曝十寒之弊,且学者立志,尤须坚韧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于世,犹舟之航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风顺而后扬帆,登岸无日矣。”接着,他又提到了“坤”卦中的“厚德载物”,以为“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梁启超先生通过对这两卦的分析,要求莘莘学子既要像天体运行那样,有着刚健有为、奋发进取的精神;又要像大地包孕万物一样,有一种兼容并包、广收博采的精神。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条精神命脉,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温家宝总理也曾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自强不息、团结包容、吃苦耐劳、勤奋努力的高尚品质,不仅能够在自己的国家创业,还能够在世界各地努力奋斗,创造丰硕的成果。
8、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应该有雄心壮志。毛泽东同志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讲的,以下是其中的节选: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9、古人说:“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来自《管子·乘马》,原文是:市者货之准也。是故百货贱则百利不得,百利不得则百事治,百事治则百用节矣。是故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不虑则不生,不务则不成,不傲则不失,故曰,市者可以知治乱,可以知多寡,而不能为多寡。为之有道。意思是:各项事业都产生于谋划和周详的思虑,因为辛勤努力而成功,因骄奢淫逸而失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