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云师道人 太乙道教同学社
惠能说:“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就是很多人他在那里说修行、修行,说这样法、那样法,其实都是他的妄念、妄心。他很坚持于他那一套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这是他的贪心呐、贪念呐,他在是非中打转,怎么会不生病呢?他不仅身体会生病,心理上也会生病,这是会互相影响的。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面离境,即菩提。”这就是告诉我们毎个人的自性都是道、都是是佛。在烦恼之中看穿了它的本质、它的前因,那么你的后果就打住了、业力就消失了。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修道可以出离六道轮回,他们不懂,说修道好像是属于外道,特别某些佛学人士,这种看法可能来自于对《楞严经》第八卷中某些梵文翻译字意的误解,大家可以去听一下我讲的道说《楞严经》就会明白。其实修道在整个地球上是最高的,他是怎么出离的六道轮回?最大的奥妙就是产生智慧之后,看任何事物能看到本质,当看到烦恼的本质之后,他的心就如如不动了。当一个人的心在任何情境下都能保持一种清醒的状态、一种不动摇的状态,哪怕他这个身体还在,实际上已经彻底离开了这个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对他没什么用了。
《六祖坛经》讲完之后,我们讲这个《金刚经》,《金刚经》从另外一个侧面来告诉大家,我们怎样才能够了脱生死。而我在讲的整个过程中,是用道教这个最高的法则在给大家讲,所以说希望大家在听的时候已经受益、已经身体越来越健康,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精气神,感受到天尊的这种加持力在你身上产生能量的流动。这样的话呢,每一堂课你不用只听一次,你天天听,每听一次,就有多听一次的效果;因为不是简单的在这里听这个讲解,你真正的奥妙在于接收这个能量、接收这个加持。因为它是一个载体,通过我的声音、声波,把天尊这种能量来加持给大家。
慧能大师讲了很多、很多的法之后,还是担心有人听不懂、不珍惜,继续说:“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那些根性比较低的、劣等的、智慧比较小的那些人,就有点像路边的小草,受不了大雨,小雨还可以,大雨便把它冲倒了,就像前段时间我们这边刮台风,很大一棵树被连根拔起。那些小根性的人,他初听到我们这种很特殊的修行方法,可能就无法接受,为什么呢?因为他平时接受的各种各样世俗知识太多了,这已经形成了一种障碍。所以我们在听课的时候,头脑要归零,后天意识尽量退位,不需要把过去各种各样的东西带进来。带进来后天知识越多的话,这样不能接收。道教要求要独立的思考,但是前提是先要体验,你只有去体验之后,再去思考,才明白哪些对我特别有效、哪方面是特别有价值的,这样你就有所取舍,你才能真实的受益,所以说这个“先天元神”去体验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学习六祖慧能大师,就是要学习大智慧、思考的能力、学习的能力、提升能力,当你的智慧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明白,佛经、道经里面讲的很多东西,它只是入手的方法不同、入门的手段不同,但是到了一定境界之后,它是相通的。所以说儒、释、道到了最高境界是相通的,因为真正的大导演是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导演了整个地球的变迁,甚至宇宙还有其他很多地方的变迁、其他宗教的变迁,都被导演着,我们只不过是一个演员在下界做使者,帮助大家开悟。
最后慧能大师给大家念颂了一首《无相颂》: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大概意识是说:我们这个顿法、开悟之法,就像太阳悬在天空之中,它光芒照耀的地方,所有的阴气都消失了。我们这个人间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法门,但是有很多是错误的、很多是有问题的,若要照着去做的话,你要去判断:如果你信仰一个东西,而你的身体越来越差,不见好转;你的烦恼越来越多,不见开心;你的工作障碍越来越大,不知道怎么处理。那就说明你学的东西没有智慧,你还得继续探索新的知识、新的法门,这样才能够开发智慧,永远向前走去。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静至无余。”这个很重要。
所有引起我们烦恼的这些东西,都是邪性的、不好的,我们能把它原因找到、把它看穿看破,烦恼自然就没有了,这就是阴阳的道理,阴气一过来,我阳气就升起来。中医有一句话叫做“邪不压正”,正气凛然,邪气就走了。怎样增加我们的先天阳气呢?不要太在意的来听我讲课,就像刚才说的,似听非听,好像在听,好像又没有听;你说没有听呢,但又知道;你说在听呢,好像你又很安静,这个就叫“清静”。若是真的能达到这种清静状态,你就能见到自性,就能够摆脱轮回,这个所谓的六道轮回对你就慢慢越来越远,业障、业力自然消失,什么附体呀、鬼怪精灵想到你身上来,比登天还难。邪气附体想上来,上来不了啊,因为你在那种状态下就像大海一样的,你看看任何肮脏的东西到大海以后会发生什么?把你洗得干干净净的,转化了。所以人在那种状态下,疾病也没有了。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已过,与道即相当。”
就是说我们每天晚上要去想一想,今天哪些地方做得不好,要把它修正一下,如果我看见我的同事、身边的人哪里做的不对,我要悄悄地、很婉转地去规劝他,这个就是与道同行。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即是说,我们要去度他人的时候,要去劝他人来修行、来调理身体变健康,自己首先要能明白、理解、认可这个方法;然后在开导他人的时候,也要想想从他的角度。一定要学会换一个角度,比如说我在东边站着的,好像我的灵魂跑到西边去看一看,换一个角度,我这样说出的话就有智慧。我站在南边,我的灵魂、我的思维方法要跑到北边去看;我站在北边,一定要跑到南边去看,一定要学会多维度的看问题,你只有多维度的看问题才不会偏执,才会得到智慧,而且你这样才不会造业。就像我们前段时间说的有人放生,放下去就死掉,那不是在造业吗!还有治病,把别人的病治的越来越严重的话,那不是就在造业吗!为了避免这些,就要多维度的看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