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听樊登老师讲《不管教的勇气》,提到了《万箭穿心》这部电影,,提到了一个唠叨的母亲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带着好奇心观看了这部影片,看完之后感觉心里堵堵的,像似要喘不上气来。
电影结尾,儿子小宝在高考结束,喜得状元之后,要和妈妈宝莉断绝母子关系。宝莉辛辛苦苦赚钱养家,期待着儿子将来能够赡养她,一句话打破了她的幻想。为这位母亲感到可悲的同时,不由得想到那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电影开头以搬家开始,马学远单位分了新房,全家高高兴搬入,首先展现的就是女主人李宝莉的强势,马学远就是个受气包。
宝莉在马学远要给搬家工人递烟、买汽水时,呵斥了马学远,搬家工人对马学远说了一句话,“虽然我工作不如你,但是家里的媳妇百依百顺”,这句话戳中了马学远的痛点。
宝莉邀请小景来家里吃饭的时候,在饭桌上再一次不留情面、含沙射影的批评了马学远,让他抬不起头来。
马学远为了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单位的周芬开房,被宝莉报警举报,单位知道后,马被撤离领导岗位,随后被安排下岗,马学远想不通,选择了跳桥自杀。
小景再次来到她的新房对宝莉说,你住的这个位置是万箭穿心,很多条路都从这个楼房底下路过,这个时候涉及到了影片的主题。
为什么说宝莉可恨,她不会表达、交流和沟通,太自以为是,而且她丝毫不认为自己有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曾经学习过,要给足男人面子,男人才会更加体贴,夫妻关系才会更亲密。
马学远天生懦弱,他不会反抗。宝莉又何曾想到,她的一个报警电话,毁了马学远,毁了他的工作、毁了他的人生、毁了他的家庭……假如可以从头来过,不知宝莉会不会还是选择这样做。
这个可怜的女人,她只是想留住丈夫这个人。
当马学远得知报警的人就是宝莉,就是他老婆,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他,他无法面对今后的人生,在他留给家人的遗书当中,提到了奶奶,提到了小宝,却没有提到宝莉一个字。电影镜头中宝莉一张张翻着马学远留下的遗书本,一直翻到最后。在马学远心里想必恨极了宝莉。
当生活的重担压在宝莉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宝莉选择了抚养儿子长大,因为忙于挣钱,把奶奶留在了小宝的身边。
儿子和妈妈没有交流,而宝莉和儿子的交流一直是那句话“作业多吗?写完了吗?”
小宝对妈妈说,“你除了问学习,作业写完了没有?你还会问什么?”
这部影片里,确实展现出了一个妈妈的唠叨,和孩子没有其他的交流,宝莉只关心学习,她不知道和儿子如何相处,而且丝毫不认为亲子关系存在问题。这是亲子关系交流方面的障碍。
母子之间的链接,不是亲情的链接,不是感情的链接,而是通过作业,我想这就是影片中最可悲的部分。
宝莉是可怜的,为了奶奶和小宝,她放下身段,只要挣钱,她什么都愿意做。十年时间,她没有再婚,靠着“扁担”把小宝抚养长大,十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女人是多么宝贵,宝莉老了,皱纹爬上了她的眼角、嘴角,白发悄悄地爬上了她的头顶。
十年时间,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抚养小宝长大这件事上。
当小宝提出和她断绝母子关系时,宝莉彻底被打倒,她开始反思,在小宝成长过程中,小宝从来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欢笑、快乐、高兴的玩过,这是童年带给他的伤害,小宝过得一点都不快乐。
宝莉希望如果她的离去能给小宝一个这样的时光,她愿意选择离去,但是童年已逝,不会再回来,小宝已经长大了。
宝莉一直在自编自导自演。《亲密关系》中讲到的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她在这三者之间自由转换,丝毫没有体会到亲子关系的破裂,亲密关系的破裂,也没有想过为什么马学远去找别的女人,宝莉把所有的一切归罪到了马学远的身上,自己丝毫没有任何责任。
小宝考上了大学,开启了他的崭新人生。
小宝受原生家庭的伤害如此之重,将来在他的亲密关系中,怎么样和他人相处?
如果他选择一直不原谅宝莉,在他的心中这也会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多少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强迫孩子听父母的,不听就是叛逆,就是不听话,孩子和父母的交流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我们含辛茹苦的把孩子抚养长大,我们为孩子做了所能做的一切,但是却得不到他的理解,他的认可,得到的总是冷冰冰的话语,没有丝毫的亲情可言,我想这才是一个母亲最可悲的地方、最失败的地方。
同一部电影,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毕竟“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上仅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齐悦社群季度班第80篇
https://www.jianshu.com/c/bfaccd4b48d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