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电影新视角
《长江图》告诉我们,文艺青年不需要诗歌

《长江图》告诉我们,文艺青年不需要诗歌

作者: Stanley是个好名字 | 来源:发表于2016-09-23 13:25 被阅读284次

    还在学校时,和导师讨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电影要发行导演评论音轨版?”因为说实话,对英语水平不高的众多影迷来说,导演评论音轨其实是种观影负担,要时刻关注多出的那一重字幕,割裂感不言而喻。所以如果准备要看导演评论音轨版本的话,通常我会先把电影看上两遍。简单的来说,导演评论音轨是导演、编剧、监制、主演以及众多影片参与者述说影片创作意图、幕后故事,帮助观众理解电影剧情,跟随着主创团队的思维再次去思考电影里隐藏的众多细节和线索。

    个人最爱的彭浩翔基本每部电影都会找导演评论版来看

    我提出的疑问是,要是所有人都去跟随着导演的思维方式去理解电影,不就千人一面了吗?而且有时候在网上看到的很多个人分析比导演说的更有意思啊!

    导师不以为然,“你要是觉得人家理解得浅了,那是你自己想太多。片子是人家拍的,这个镜头他说是单纯的场面调度,转移观众的视觉重点;你非要说是表现了两人之间隐性和不稳定的关系状态。哪能怎么办?你去和他吵?最后还不是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你们没看电影前,看到那些点映的稿子了吗?

    不过如果有的电影生怕观众们看不懂,还没正式上映,导演就借助各种媒体,通过长篇大段的文字来向观众传达电影里想要表述的含义,那会不会对观众看电影时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

    看了《长江图》点映之后的朋友们,在社群里发各种媒体撰写的导演解析和访谈,我只是觉得不希望在走进影院前就了解太多导演的想法,宁愿在观影中多一些自己思考的空间。种种原因(其实是旅游去了),我错过了《长江图》上映的最初一段时间,在这期间更多的影评和分析文章出现在网络各处,我忍住没有点开其中任何一篇,就像我在社群里说的,“想要自己对电影独立的判断,最好不要在观看之前去读别人关于这部电影的任何评论”。

    那么《长江图》究竟需不需要在观影前做一些功课呢?至少我觉得是导演多虑了,《长江图》并没有那么晦涩难懂。对为数众多的普通观众来说,走进影院根本不会选择一部认知度极低、且没有娱乐明星出演的国产电影;而选择了观看《长江图》的观众,大多是对它早有耳闻,或者认识演员表中的秦昊(笑)。

    提到秦昊,作为目前国内出演文艺片最多的男演员,有了《春风沉醉的夜晚》、《浮城谜事》、《推拿》打下的基础,他在电影镜头里就能让你感受到诗人的气质,隐藏起之前《火锅英雄》的油气,他又能让你重新将他定义为专属于《长江图》的“高淳”。

    高淳,这个词同样也是我所处城市南端一个镇的名字,特产陶瓷,就如同电影中的男主一般,精美绝伦却又脆弱易碎。手捧诗集的高淳像那个年代的所有文艺青年一样,向往着理想主义,却又受困于生活。黄色灯光下的船舱里,光和影层次分明,虚化的背景里书架上堆满了书,与长江里往来的货船形象格格不入。只有当生活将一切推向他的时候,高淳才会带着父亲一同上路,背负起父辈责任的他被动得继承了这艘船,溯流而上,也开启了这场在时间之河中的穿越之旅。

    影片中的习俗让父亲化身黑鱼,原本应让鱼自然死亡,代替人的灵魂得到解脱。高淳将鱼养在网中,对父亲的愧疚让他违背了江上的习俗,也造成了剧情人物冲突。我的儿时也曾走到江边,南京有说放生黑鱼能为家人带来好运,我手捧黑鱼心惊胆战的走过滩涂上竖起的一座木桥,木桥的前端伸入江水中,把鱼抛入长江后的很多年,我仍能感受到当时脚下木桥的“吱嘎声”。

    那样的“吱嘎声”想必也一直在高淳的耳边响起,船上的木头在长江弥漫的雾气里变得逐渐腐朽,被时间挫掉了锐气的人此刻正在适应新的身份和生活方式。“春晚”的声响定位了航行开端的时间坐标,在吴淞江面上和“娼妓”安陆未来得及交谈,便匆匆起锚。在江阴一长段的隔岸行走,大全景镜头中的两个人都若有所思,高淳关上木门、安陆打开小太阳,“你很美,一定很多人爱你”,“我也爱很多人”,之后便只剩下沉默。高淳从船舱里重新翻出诗集,作为一个回忆的参与者和旁观者,去尝试着完成一场自我拷问和救赎。

    高中时候选修地理,让我对长江产生极度向往的是一期《中国国家地理》上关于三江源的专题,沱沱河成了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向别人提起的旅游目标。同桌男生原本生活在江心洲,在得知他家里有艘货运船之后,我就决定要和他成为朋友。我兴奋的问他,等毕业以后有时间了,找个机会一起沿着长江开船去到它的源头看看。他只是白了我一眼,你TM知道那要开多久吗?

    高淳的旅途中也有在南京停船,正是江心洲,一个江中的小洲。这里原本是远离市区的洲头生态,现如今也成为城市跨江发展的一部分。这里的安陆问高淳“未来什么样”,高淳无法回答,安陆跳入江中游走,一束渔船的灯光随着她直到消失。

    万寿寺辩难的出现使得剧情进展有些跳跃,只有看到了之后的段落才能理解这处设置的必要。安陆对师父提出三个问题,都是她困惑、深陷、无法解脱的罪,但信仰并不能拯救一切。辩难的声音引导着高淳一步步走上塔顶,找寻安陆却一无所获,就如同他这趟宿命里溯流而上的航行一样。至于“如是我闻”的意思,对宗教研究不多的我并不能真正感受。

    铜陵发生了最多的故事,一片荒废的徽派建筑正是长江对沿岸生活影响的最佳写照,高淳说出“我不想走了”,或许才是爱情转折的重要节点。丈夫这个角色其实在片中的分量并不多,但他的自杀让之后淳陆二人的矛盾关系更加激烈。安陆追着船喊出“你能走到哪儿去,这是我的长江”,观众已经大多都能够理解到导演要把长江和这个女子作为意向联系在一起了。

    这段后来查了才知道是《天问》

    就像观音千面、有众多法相;安陆出现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也有着不同的身份,娼妓、医生的女儿、出轨的妻子、诚心礼佛的信徒、山间行走的女子;长江在各个航段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或风平浪静、或水流湍急。导演或许是想把宗教、爱情这两个概念同时赋予到长江,长江女性化一面在影像层面的塑造使得这种表达更加潜移默化,胶片里表现的水墨长江,相信所有亲眼见过都会深有体会,水墨版海报蕴含的“回归母体”也是对这样表现的再度强化。

    千面的安陆、观音和长江

    相对于女性的表现,电影里的男性除了高淳外,都比较薄弱和脸谱化,武胜和祥叔在片中分别承担了青年和老年这类人,不拘传统的武胜为了坚持习俗而跳江,跟随高家父子的祥叔却为了自己的信仰而背着高淳放掉了货物,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在每个人身上都得以体现。但可惜的是影片对他们的表现着墨略少,不能和其他线索产生紧密的联系和互动,有些独立于主线之外,让人产生要说另一种观点的感觉。

    高淳在图上标出相遇的点,也是帮助观众进行线索梳理

    黑鱼破网入江之后,高淳也没有了牵挂,安陆游上了孑然独立江中的观音阁,用毛巾擦拭浸湿的诗集。这里出现的属于安陆的诗集,已经明确说明淳陆两人所处时间的不同。高淳在船上经历的是现实时间的流动,和安陆的每次相遇则是不断回溯到记忆河流中的各个节点,两条时间线方向不同却不断重合。我在校时写一篇论文里“诺兰的非线性叙事”中提到《记忆碎片》,同样是把线性的剪辑分解再重新排列,《记忆碎片》逻辑严谨的剪辑是为了让观众接收众多细节,再重组得出正确的剧情解析。《长江图》则是更注重用这样逆向而行的时间线索,帮助观众体会到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化。

    三峡大坝这一段落肯定会被很多人解读成环保,但高淳在开闸时面对左右两边的钢铁,如同摩西分开红海般的镜头表现实在令我震撼。船被吊上时,发动机的轰鸣停止下来,取而代之的是船体与钢铁刮擦发出的刺耳噪音,无论是否借此来说人对长江原始状态的改造,导演应该都只是在追忆那些逝去的记忆,而现实已在眼前,无法改变。

    一路上行,停下船的高淳仍然未能找到安陆,直到夜晚被刺眼的光照射,那束船灯的光追着山间行走的安陆,一路摇晃、闪烁。胶片的颗粒质感在此时发挥到了极致,光照中画面不断变焦模糊的感觉,给这份初始纯真的爱情赋予了魔幻的色彩。天亮时,高淳看到前方的船上,模糊的泪中看到自己把诗集递给安陆,他走到船前,镜头在两人之间缓慢平移。

    “我是一个终点,也是一个源点。”

    “你不需要诗歌,不需要经历我所经历的一切。”

    一束光跟随着山上的人

    随着诗集被撕碎,高淳对安陆背负的愧疚也走到了终点。这场自我救赎最后是否算是成功,我也不能确定。

    无论各人怎么理解,在长江源头的碑上,写着“安陆在你身边”,导演是否真的在创作时将安陆与长江画上等号,我们无从得知。在老画面之后,安陆出现在了一排望向江面的佛像的最右侧,背光的镜头里看不到她的脸,宗教感十足的画面再次将三者结合在了一起。

    没能找到片尾结束的图片

    《长江图》里可以看到导演的野心,卯足了劲想要往电影里加入尽可能多的东西。向所有人证明,我的电影拥有的精神内核覆盖到各个层面,最终还能都串联在一部电影里。遗憾的是,这么做的人有不少,但是他们通常用力过猛,最后观众反馈的结果并不一定如他们所想。

    诗意、爱情、宗教、环保、民俗、加上对过去年代的追忆,涵盖到如此多的方面,却也会在理解上造成主线模糊,而诗化的表现氛围又会把这一缺点更加暴露。把所有一切的都安放在两个人的爱情线上,长江这份历史和人文积淀起的厚重,恐怕是他们负担不了的。至少在人们走出影院赞叹画面的同时,极少有人会再一次深入思考导演想要表达的那些。《长江图》承担了太多,跨越了时间空间维度的呈现,单靠诗意的支撑或许远远不够。

    就像这张图,大全景,但我也不知道用在这里有何意义

    最后再说一说我的那位同学,他又搬回了江心洲。我问他是不是还是享受远离城市的感觉,他又是一阵白眼,“你傻啊,这边走夹江大桥离我上班的地方比较近啊”。

    你看,有时候过度解读就是这么容易自找没趣,但是我们依然乐此不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江图》告诉我们,文艺青年不需要诗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jut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