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别人决定自己的悲欢
周末在商场遇到了好久不见的同学敏,说彼此的情况,说同学的情况。说到同学娟时,敏说:“你不知道,她现在可有钱了,家里有工厂,雇了好几十个工人,买了好几套房了。上学时,她条件那么差,谁能现到她能有今天呀。”
我明显感到敏的语气有些夸张。我说:“你也相当不错呀,有房有车的。”“行是行,那也得看跟谁比。”刚刚还很兴奋的敏情绪有些低落。
上学时,敏和娟是好朋友,敏家的条件要好娟家许多,现在看来,娟家的条件好敏家许多了。我能理解敏的感受。
绝大多数人的痛苦,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平庸,而是看到身边的人比自己成功,或者身边有人忽然超过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很难不去与别人比较,本来很开心,可因为别人的一件什么事一下就会让情绪陡转。
那么,到底是谁决定了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悲欢?
不会是那些功成名就的大家,不会是那些耀眼的政客,也不会是吸金无数的明星,因为那是我们怎么努力也进入不了的世界。所以,决定你情绪悲欢的是你最亲的人,最近的人,不管你愿不愿意,他就是天天和你占据同一个时空的人。
一日,正在认真备课,一个同事说:我村有一人家,一家人都比较懒,穷了好多年了。也就这一二年的时间,不光翻盖了旧房,还在县城买了两套楼房,这次姑娘结婚竟买了奔驰作婚车。说是姑娘在网上直播,也不知道她播什么,听说有时一天就能挣20多万,原来很穷的一家人,瞬间暴富……
我们不胜感叹,那样的财富,是我们当个老师,拼死拼活,也望尘莫及的。
刚刚还因备课顺利高兴,听了这个故事心里忽然就凉了半截。并非艳羡别人的暴富,而是,当致富可以如此迅速,而勤劳不名一文的时候,兢兢业业是否还有意义?
想到自己曾经很卖力地组织学生举行朗诵、诗词大会、访谈等活动,想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提升。活动结束,我如释重负且感觉良好,但是,当迎面走来的、刚被邀请参加活动的领导,脸色木然地经过我身边,连一句肯定甚至客观评述的话,都不肯给的时候,悲哀便如阴霾层层堆积。
并非斤斤计较得失,并非依赖着别人的肯定才可以活下去,只是,当连口头的赞美评价也变得吝啬的时候,真心相待携手共进,似乎就变得遥不可及了。
有时很认真很充分地准备了一节课,却得不到学生应有的回应,感觉是很沮丧的。那感觉,仿佛在无边的旷野上,孤军作战;你殚精竭虑,却一败涂地。除此更逃不开对自己的追问:倘若在孩子们心上种下的种子,不能开出期待中的花来,那么,勤勉和懈怠,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人的热情是经不起消耗的,就像一杯热水在冰箱里放得久了,热气也总会被蒸腾殆尽。
……
心情是个迷宫,每一处的所见,都决定着我们的悲欢。
在这混沌的生活里,我们努力地寻找自己的位置,但其实,大多数时候,别人才是我们的坐标,一纵一横之间,决定了我们的悲欢。
你觉得委屈,那是因为你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你觉得愤怒,那是因为你觉得自己被损害被欺侮而无法申诉;你充满了失败感,那是因为你执着追求的东西被轻视;你落落寡欢,那是因为你不被周围的人接纳……
试图说服自己,用那些冠冕堂皇妇孺皆知的理由。但是,在直面自己内心最幽微最真实的角落的时候,没有谁,可以对着镜子说“我已不悲不喜,大彻大悟”。
所谓心如止水,那是只有佛祖高僧才有的境界。一般凡夫俗子,如我,总是左右摇摆,一日之中,在悲欢里几度沉浮,几度辗转。
比起说着看淡名缰利锁而为了一次评优,一次晋级,甚至一次口头表扬便勃然大怒的人,我更愿意,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的平庸,承认自己的世俗,承认自己的悲欢,承认自己很容易被周围的人摇来晃去。
曾经以为过不去的坎,时间也总会教你过去,人若是不向前看,只会被困在过去里折磨自己。
那么,怎么办?
无论读书,无论打工,无论创业,无论蹲班,都要足够努力,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又美又好,让自己有足够底气,挺胸抬头,目不斜视,一路奔跑,把一些人一些事远远地抛在身后。那时,将无人左右你的悲欢。
亦舒说,人真的要自己争气,一旦做出成绩来,全世界都和颜悦色。
深以为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