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和研三读博的师姐交流了,交流完感觉自己的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而且还都不好做。还感觉自己想的太天真了,想的太容易了。
读博面试的顺序:第一批是直博的(没有本科学历,直接就是博士学历),第二批硕博连读(没有硕士学历只有博士学历),第三批是公开招考
虽然成果多,碾压985,211的,但是门槛低,出身不好啊,人家就是不想要你。
尽量发一作。成果是多,但不是一作,导师会怀疑是不是你弄得。出成果多,才好意思和老师说要个一作。
读博找导师的时候多找几个学校,几个导师,不要孤注一掷。
学校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暗里有规定要控制收双非学校的比例。
观看每个学院公开招考的名额,先找导师,采用报考的资格。对导师的研究方向有所了解,找相近专业的导师,还要找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看文章的题目,摘要,结论。
计算机学院,电气学院,微电子有相关专业。
一是通过导师找老师,看老师之间的关系,还有老师的名额以及当年的政策。
二是通过自己的实力写论文,和老师面谈,写一个博士期间的研究计划
想读博去了解相应学院的硬性要求:比如一篇一作的SCI,六级过500,两篇三区的一作,一篇二区的一作SCI,很多学校没有选择的余地。
文章论文SCI第一,比赛,项目,专利锦上添花。
下载11月-4月的公开招考信息,条件。
研二下学期开始准备找老师,主动找老师,时刻关注老师有没有硕博连读名额以及公开招生的名额,还有其他招生信息。问老师还有没有名额。联系老师的时候要很直白的问老师今天有没有公开招生名额,有几个
读博是自己的事情。
首先确定城市,985的一般专业,211的龙头专业,211的一般专业就不读博了。找博导一定要找性格合得来的,研二上使劲出论文,出一篇SCI,一篇一作的SCI,CSPS的一作。争取在暑假之前出个SCI,把重点放在写文章上,时间抓紧一点,研二下就开始找博导。
对看英文文章,一步步引入你要讲的点,引到话题之后,再叙述你的过程,通过实验结果来展示你的方法好。看人家的文章是怎么引入话题的,文章的结构,人家用的一些好的句子,词语,要留意,自己换个方式可以用。写文章都是套路,结构都很像。精读几篇英文文章,有输入才有输出。多看几遍,五六遍,先读懂,再读文章会有不同的感觉。看英文文章,遇到生单词,查单词意思,英文很讲究逻辑。
做大量的实验证明你的idea很重要。
一个新的方法的创新,另一种是在已经有的方法上创新,比如说反转,正常是左右反转,我进行上下反转。
该看文献看文献,该写文章写文章。
公式看不懂,要看这个公式的目的是干什么的?
组合创新,用自己的方式,角度,自己是怎么理解的来介绍相应的公式。
谷歌学术官网上下载文章,web of science,cvpr iccv eccv transaction看最近三年的文章。换个角度写。
在别人的基础上改,肯定也有自己的东西。
做实验,实验有初步结果,可以慢慢写文章,写文章一个月左右,前期是idea是可实现的,再开始写。
看文章,看摘要,结论,
专利授权才有重要,受理很容易。实用新型很快。不过有专利写在简历上好看一些。
老师能帮你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你的能力以及你和老师的关系
过节时候给老师发个信息,看老师的文章,和老师讨论文章,讨论问题。
统计各个导师的信息,比如性格,几个名额,和学生的相处关系,
小木虫,贴吧,论坛都可以获取信息。
积极向上的心态
今年11月就开始下载各个学校的招生信息。
学院,研究方向,
抓紧时间,高效办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在学习,生活,娱乐,工作各种事情上快速转换,尽快投入状态。我知道这需要锻炼,慢慢经过实践就能慢慢适应这种生活。不忘初心,记住你是要考交大的博士。
不要盲目去想做某件事,在你做决定之前一定要积极地去了解相关信息,是否你能承受地住,而不是一味地想要考博。在做每一次决定之前都要去了解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