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柳阴中野径斜

作者: 焦小桥 | 来源:发表于2022-11-26 05:37 被阅读0次

槐柳阴中野径斜

焦小桥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这是宋·陆游的《幽居初夏》

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树阴下小径幽幽。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新茬的竹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这诗是陆游晚年后居山阴时所作。八句诗前六写景,后二结情;全诗紧紧围绕“幽居初夏”四字展开,四字中又着重写一个“幽”字。景是幽景,情亦幽情,但幽情中自有暗恨。

首句“湖山”二字总冒全篇,勾勒环境,笔力开张,一起便在山关水色中透着一个“幽”字。次句写到居室周围,笔意微阖。乡间小路横斜,周围绿荫环绕,有屋于此,确不失为幽居;槐树成荫“绕屋树扶疏”的初夏景象。暗笔点题。


颔联紧承首联展开铺写。水满、草深、鹭下、蛙鸣,自是典型的初夏景色。然上句“观”字,明写所见;下句却用“蛙鸣”暗写所闻。明、暗、见、闻,参差变化,且上句所、言,湖水初平,入眼一片澄碧,视野开阔,是从横的方面来写。

白鹭不时自蓝天缓缓下翔,落到湖边觅食,人的视线随鹭飞儿从上至下,视野深远,是从纵的方面来写。而白鹭悠然,安详不惊,又衬出了环境的清幽,使这幅纵横开阔的画面充满了宁静的气氛,下一“观”字,更显得诗人静观自得,心境闲适。构成了恬静深远的意境。


前六句纯然写景,而承转开阖,井然有序。颔联“水满”“草深”是水滨景色,承前写“湖”;颈联“头番笋”、“第一花”,则是山地风光,承前写“山”。首句概言“湖山胜处”,但颔联写湖,是远处宽处景色;颈联写庭院周围,是近处紧处的风光。

结联陡然一转,长叹声中,一个“老”字,顿兴“万物得时,吾生行休”之叹,古井中漾起微澜,结出诗情荡漾。原来,尽管万物欣然,此翁却心情衰减,老而易倦,倦而欲睡,睡醒则思茶。而一杯在手,忽然想到晚日旧交竟零落殆尽,无人共品茗谈心,享湖山之乐。这是陆游一生忧国忧民,热爱生活,坚韧执着的个性的闪现。


相关文章

  • 槐柳阴中野径斜

    槐柳阴中野径斜 焦小桥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

  • 这首诗真的很温暖

    文/圈圈+1 明明已入寒冬,晨读到陆游诗之《幽居初夏》,意境太美,分享给大家: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

  • 谁共午瓯茶

    幽居初夏 宋代 陆游 楷书 湖山胜处放翁家, 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 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

  • 幽居初夏并译

    幽居初夏 作者:宋.陆游 译析:石宏博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

  • 谁共午瓯茶

    读经典,写经典。 裴洪顺书 楷书 幽居初夏 宋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

  • 《懂你》《冬泳》《夏夜的山湾》《茶》

    《夏夜的山湾》 山湾胜处放喷泉 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花时有观彩虹 湖岸草深蛙作鸣 《茶》 夜后邀朋陪明月 晨前康健对...

  • 简约之美,意境诗词(173))宋·陆游~幽居初夏

    原诗: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

  • 宋|夏日幽居-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

  • 陆游《幽居初夏》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

  • 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槐柳阴中野径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bt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