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体悟岁月国学浅析系列之《孟子》
「浅析系列」《孟子》(离娄下)第十三节

「浅析系列」《孟子》(离娄下)第十三节

作者: 霜月洞天 | 来源:发表于2020-03-22 14:57 被阅读0次

    说明:此节内容在某个角度上来看,是十二节的延续。在十二节的赏析过程中,有提及人的一生的特征(诞生→拥有100%赤子之心→丢失x%赤子之心(0<x<100)→找回丢失的X→死亡),而,可以说一个人真正步入临终(原文“送死”)阶段是从结束了自己的“使命”开启自身修行模式开始的。且,原文中的关系是亲子关系。即,此节所要深究的是子女在父母步入修行模式时所要拥有的正确态度与行为。

    赏析(临终之前,为临终之时做准备):

    实质:作为第十二节内容以及道家思想来说,修行的实质是把自己丢失的赤子之心找回,在临终后还给天地,重新使得自己成为天地的一部分。

    ①、人是群居的个体,不管是从来路而言,还是往归处来论,一路上所触及的人、事、物终将成为过眼云烟:我,只是我;你,仅是你;他,还是他,没有人能够真正意义上左右他人的一切。那么,作为子辈的年轻人们,当你们的父辈有了修行之心,何不让他们开启回归之门呢?你与他们都将各自回到原本属于各自的地方,真正的落叶归根。也许只有这样,待到大统一之时还能再续前缘。

    ②、在父辈修行的过程中,子女在此时所提供的一切会比平时更孝顺,包括物质上、精神上,乃至修行上的一切。换言之,此时的父辈更需要子辈的关怀与照顾,甚至是对他们修行的理解与帮助。因为,此时的他们已经到达了一种“只为己”的境界,不再为他人而活,仅仅是想让自己的灵魂更加纯粹与精炼,能够以更好的状态(洗礼(神)、持戒(佛)、涤除(道))回到原点(各自最终原点:天堂、极乐世界、自然)。

    ③、此时子辈们所需抱有的心态并不是准备时刻与父辈道别,而是需更珍惜与父辈在一起的“最后时刻”。因为,有幸开始修行的父辈,都是能够自我开悟的父辈(自我开悟与他人协助开悟本质上的不同在于,自我开悟的人知晓真正的开悟过程,且没有杂质,由遗传因素而言,直系父、子辈开悟的缘点相差无几),作为子辈不仅能够在此时学到开悟的方法,然且还能最终掌握开悟后的实质内容,真正意义上传承父辈的临终教诲(这个教诲可能与临终之时相重叠(即父辈对子辈的临终寄托),也可能长达数十年)。换句话说,此时,是父母对子辈的最后一轮亲子教育,在这之后,父辈们的灵魂也许先肉体而归回原点(开悟终点,即,灵魂归于来时之处。换言之:一个人若要学会开悟,就要学会找到自己的灵魂,并与之交流)。

    所以,在父辈开始步入临终阶段之时,子辈们至少要做到以上三点:1、不阻碍;2、勤帮忙;3、多学习。

    引申1:每个人修行(开悟)的方向并不是自己选择的,而是自然而然地早在出生之时就被安排好的(从哪来,回哪去)。不要用人为的意识去控制自己的修行的选择(道、佛、神),而是用心去体会,自己到底属于哪一个地方,否则选错了归处,也会致使自己游荡在人间(等到自己开悟后,这条回归之路,会在自己的心中显现)。

    引申2:每个人都将回归,换句话说,人的诞生就是为了回归。而在这回归之路上,确埋伏着许多的东西,也可以说是对其的考验、洗礼、涅槃,在这些阻碍面前,人类只有相互成全,才能让彼此回归来时之路。

    赏析(临终之时):对于临终之时来说,个人觉得以实例来展现更有说服力,且相类似的实事有很多,也即在此用一个简短的故事来做说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或是相关)。

                         原为“不苦居士”公众号,现被封禁,可关注

         这次引用的是这篇文章的事例,有空的时候可以关注公众号并阅读

    这是子女在父辈临终之时实实在在为父辈所做的生前生后事,若各位有这心,也请付诸于行动。另:虽说父辈与子辈之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会有所隔阂,最终导致亲情的疏远,但若能把父母看作是天地间的生灵,此时的他们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你是否也会搭一把手,让他们回归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析系列」《孟子》(离娄下)第十三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qv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