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人喜欢用俗语来警束自己:路边的野花不要采。这野花是与家花相比拼的。如果把路边的野花或者山地、草原上的野花送给自己心上人,似乎又觉得十分浪漫。此野花是实物,是配属。看来,采不采野花,主要还是因人因时因境不同。
二
通常上班的路有三条,但我喜欢选择那条社区中间的小道行走。追究起来,可能与能闻到早餐店的气味,见到众多服装店门口经店主精心培养的绿植有关,是不是也经常受到路中间绿化带里的野花吸引,平时没怎么去想过。今天早上,存心一想,还真的有关系。
店主培养的绿植大多是兰花、君子兰、吊兰和多肉,绿化带里则是成片的映山红、栀子花。映山红虽不是山野里那种高杆殷红的品种,应该属于矮杆丛生的风景花卉,但花期内依然十分浓烈。栀子花,虽也在秋冬季被整理得条块形状,但经过仲春、暮春和初夏的雨水浇灌后,碧绿、茂盛。因为道路改造,想到只有今年初夏还有可能与它们相遇,我的心一阵酸痛。都说“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可我在过去的五年里,竟然会采两三枝带到办公室用清水寄养。
野生百合三
不知怎么的,因为工作忙、想出书还是家事多,在今年过去的四个月里,我只爬过老家的山、洞源村的山。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要说见到的野花,也就是白色的萝卜花、红白相间的桃花,以及景观带中的白玉兰、樱花、喇叭花等。野花见得少,并不能证明我心里没有其它野花的形象。想到它们相依为命,却被风雨摧残,过早地从枝头落下,总还是感慨多多。
但凋零是正常的呀。在凋零之前,如果有人还能来面晤几次,总比寂寞强。
陈水河原创于2024年5月9日早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