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魅李碧华

作者: 安静看书人123 | 来源:发表于2020-02-06 23:31 被阅读0次

鬼气深深,绮华艳丽,奇谲妙思,推陈出新,无人能出其右者,幽幽之李碧华。

最初看李碧华是生死桥唯独只记得在老旧的寺庙里一只双眼发着碧光的黑猫,后就慢慢忘却了。直到再看霸王别姬,青蛇,梁祝改编的电影,念之深深,再找来原著,惊为天人,缠绵悱恻之情弥漫在浓浓鬼气之中。

徐克的拍摄,和李碧华的剧本,以及90年代一众美女,共同造就了那个鬼气弥漫,而又情深至极的电影时代。

改编版的梁祝,前半部是洋溢着欢乐和喜悦,色彩都是明亮的暖黄色,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而到后半部急转直下,房间里夕阳照着的光路,人物的在光与暗之间的交界处,无一不是诡异的氛围。最为精彩之处,莫不过于祝英台出嫁之时,脸上的妆容,惨白之极,却是红事,不禁想到林振英电影里的红白喜嫁与棺材相遇的情景。在看仆人脸上的妆,红白相间,打着大红的幡,却如同那送葬的队伍一样。红白喜事瞬间的转化,脱下红嫁衣,露出白丧服,跳入坟墓之内。

整个出嫁过程,鬼气森森,仿佛是踏入幽冥,场外的观众是恐惧不已,可以说是屏幕之上中国民俗上的出嫁恐怖之最,给人留下深刻的阴影,而却又让人泪如雨下。至深之情,活人存死志。敢问情之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肝肠寸断,上穷碧落下黄泉,唯愿与君相伴。

梁祝,应该是李碧华作品中少数的,两人都是爱的奋不顾身,一往无前。梁山伯为情,吐血而亡,祝英台为情,共赴黄泉。爱的执着与勇敢,用生命作为代价来反抗封建礼教,反抗寒门与士族之间的朱门高墙。爱是这么的热烈,焚尽自身,焚尽礼教,成灰化蝶。

霸王别姬或许是比较少鬼气的一本书,却是最为炽热的。

说好的一辈子,哪怕少一分少一秒,都不是一辈子。戏里的虞姬是虞姬,可戏里的霸王不是现实中的霸王。虞姬的痴,痴于一曲霸王别姬,痴于戏中永远的霸王。可霸王只是戏里的霸王,只有在戏里才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气与气概,在现实中早已被打弯了脊梁。那个昏暗的年代,谁又能站着活。霸王在现实中,放下了气魄,放下了尊严,互相的检举,互相的伤害,时局的裹挟。

李碧华最浓墨重彩的永远都是作品中女性化的角色,霸王不过是一懦夫,却和普罗大众一样都是平常人。只有虞姬的痴,超脱凡人,感人至深。情至深,人已痴。

其余的迷离夜和奇幻夜,则是以诡谲为主,奇情为辅,有着胎儿作成的饺子美味;有着鬼去打小鬼的吊诡;有着鬼来赎回自己骨灰的恐怖。无一不引人入胜,让人看得冷汗直冒,却又耐不住好奇。

情情鬼鬼魅魅。

相关文章

  • 鬼魅李碧华

    鬼气深深,绮华艳丽,奇谲妙思,推陈出新,无人能出其右者,幽幽之李碧华。 最初看李碧华是生死桥唯独只记得在老旧的寺庙...

  • 简说恐怖片——《李碧华鬼魅系列》

    奥尔德斯赫胥黎说:这世上充满着已知和未知,连接二者的是认知的大门。人类基于恐惧的来源除已知范畴内,哲学层面的恐惧即...

  • 李碧华

    李碧华是胸中有丘壑的作家,不是一般的言情、畅销与电影挂钩。她作品中显现的痛感不是大陆作家关于苦难的抹不掉的记忆和接...

  • 李碧华

    她写三生三世的爱恋,写凄艳悲凉的背叛,写尽痴男怨女、悲欢离合,她说自己也曾爱上不爱自己的男人,而这些都成为自己写小...

  • 李碧华

    李碧华,其故事之诡谲,文笔之妖娆,文风之冷冽,奇情巧思,前所未有,独一无二。 --知乎 看李碧华的作品比较晚,...

  • 许仙与法海该爱哪一个

    特别喜欢李碧华的《青蛇》,感慨于李碧华对人性的深刻解读和胸襟坦荡的表述。 李碧华说: "每个男人都希望他生活中有两...

  • 文字妖女李碧华

    20多岁看李碧华,被故事所打动,30多岁看李碧华,被文字所打动,40多岁看李碧华,被“真情”所打动。人人恋、人鬼恋...

  • 可怜风月总关情

    早先便听人说过,香港作家中,李碧华尤擅写鬼魅,且入骨三分。花两天时间断断续续把《胭脂扣》读完,发现此言不假——实在...

  • 0801

    李碧华的小说,有点意思。

  • 《青蛇》——李碧华

    片段: 我一天比一天聪明了。这真是悲哀! 对于世情,我太明白——每个男人,都希望他生命中有两个女人:白蛇和青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鬼魅李碧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zy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