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老师一起学习手鼓之后闲聊,花子老师说每次打鼓之后感觉身心都非常愉悦和舒畅。
我是用读书点亮生活的江江,是一位书店人,我们樊登书店给你一种生活方式!书店人的故事新篇章,第22篇!(19.6.7)
![](https://img.haomeiwen.com/i9227521/7994c5557746a78a.jpg)
花子老师:“我喜欢打鼓时候的感觉,不过一铭不喜欢(花子老师的宝贝),她喜欢安静和独处。”
我:“我也发现了,上次带她一起去参加活动的时候,她更喜欢一个人在角落做自己的事情。”
我:“相对来说,我也喜欢自己独处。”
花子:“一铭喜欢静的感觉,她这种静的状态我觉得很好。”
听到花子老师这么说,想起平时听到很多家长说孩子不爱跟别的同学讲话,让他们很苦恼,总想让孩子多参加活动,多与别人交流。这种情况是我们身边大多数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
也想起在一次父母课堂中,一位书友分享:
自家孩子在学校不爱讲话,她有一段时间特别担心和着急,然后就找孩子的班主任了解情况。并咨询班主任,用什么方式鼓励孩子多开口表达。这位班主任回答说,男孩子讲这么多话干什么,他这种沉稳的性格是大家都喜爱的。
我很欣赏花子老师用尊重孩子的性格特点的教育理念引导一铭同学。同时也很赞同父母课堂中书友的分享,孩子安静是一种能力,并不是一件让人担忧的事情。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社会人心太过浮躁,大家都想寻找一种“静”的状态,回归平静。但是我们却在孩子小的时候引导他们多讲话多融入集体交流,成年人的生活里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却又觉得孤单。
在贺州这个小城市每次过传统节日,马路上的车流都少了很多,小的门店也拉下门不营业。
以前每遇到节日不知道去哪里,不知道该吃什么晚餐的时候总觉得内心很孤单。
今天,端午节。我们没有休息,樊登书店正常营业,我在店里陪着真正想看书的朋友一起看书,很久没有这样安静读几个小时书。
有几个朋友邀请我到家里吃饭,我拒绝了,晚餐的时候,吃了下午买的一个三明治,我觉得简单就很好。
隔壁的朋友见我发朋友圈就过来书店坐会儿,她说每到节假日这条街就很安静,让人觉得挺孤单的,总是在朋友圈看别人过节日。
和她聊天的时候,我才发现今天我的心是平静的,小伙伴都安排休息去乡村过节日,我就在书店安静读一本书,并没有觉得这种安静是来自节日的孤独。
今天我在书店安静读完这本书《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自传》,这段话让我感触很深: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享受着当下安静的时光……尽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涛声依旧,只要我们消除杂念,便可寂静安然。
今天在这里写文章……
哈哈哈哈
蹲在树下有灵感
就是蚊子有点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9227521/093847f7ab4cad0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227521/c31fdf9fcc0892c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