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潘金莲存在镜像关系的还有一个,叫林太太。
林太太何许人也?
小说开篇说到潘金莲时,说她在九岁卖于王昭宣府,十五岁那年,王昭宣死了,潘金莲被他妈妈争将出来,又转卖给张大户。而这林太太就是当年的王昭宣夫人。
王昭宣的夫人和潘金莲一样,也是个风流种子,当年的潘金莲在王昭宣府,十二三岁就会描眉画眼,傅粉涂朱,小小年纪便风流多情,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可以想见一则为本性,二则应该跟朝夕相处的女主人林太太有密切关系。
再说王昭宣家。王昭宣去世之后,王昭宣府的下人各奔东西,王昭宣的家迅速败落。王昭宣的夫人林太太又何以为生?用郑爱月儿的话说。
“王三官娘林太太,今年不上四十岁,生的好不乔样!描眉画眼,打扮的狐狸也似。他儿子镇日在院里,他专在家,只寻外遇。假托在姑姑庵里打斋,但去,就在说媒的文嫂儿家落脚。文嫂儿单管与他做牵头,只说好风月。我说与爹,到明日遇他遇儿也不难。”
西门庆早就对林太太暗生情愫,冷不丁得了这么个消息,自然欣喜万分,通过媒婆儿文嫂迅速和林太太勾搭到一起。原文这样写:
文嫂方说道:“县门前西门大老爹,如今见在提刑院做千户,家中放官吏债,开四五处铺面:缎子铺、生药铺、绸绢铺、绒线铺,外边江湖又走标船,扬州兴贩盐引,东平府上纳香蜡,伙计主管数十。东京蔡太师是他干爷,朱太尉是他卫主,翟管家是他亲家,巡抚巡按都与他相交,知府知县是不消说。
家中田连阡陌,米烂成仓。身边除了大娘子——乃是清河左卫吴千户之女,填房与他为继室——只成房头、穿袍儿的,也有五六个。以下歌儿舞女,得宠侍妾,不下数十。端的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今老爹不上三十一二年纪,正是当年汉子,大身材,一表人物。也曾吃药养龟,惯调风情;双陆象棋,无所不通;蹴鞠打球无所不晓;诸子百家,拆白道字,眼见就会。端的击玉敲金,百怜百俐。闻知咱家乃世代簪缨之家,根基非浅,又见三爹在武学肄业,也要来相交,只是不曾会过,不好来的。昨日闻知太太贵诞在迩,又四海纳贤,也一心要来与太太拜寿。
小媳妇便道:“初会,怎好骤然请见的。待小的达知老太太,讨个示下,来请老爹相见。”今老太太不但结识他来往相交,只央求他把这干人断开了,须玷辱不了咱家门户。”林氏被文嫂这篇话说的心中迷留摸乱,情窦已开,便向文嫂儿较计道:“人生面不熟,怎好遽然相见?”
文嫂把西门庆夸的天上少有世间无双,更把林太太迷的五迷三道。她迫切向文嫂儿讨教,我跟人家人生面不熟的,怎么好骤然相见?这个桥段似曾相识,想当年,王六儿与西门庆初相识,在媒婆冯妈妈一张巧嘴儿蛊惑下也是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样。
文嫂儿一听林太太这么说,心里乐了,说这个不要紧,我来安排。时隔一日,西门庆便和林太太相好。
那王昭宣去世之后,王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用王昭宣夫人林太太的话来说:
不瞒大人说,寒家虽世代做了这昭宣,不幸夫主去世年久,家中无甚积蓄。小儿年幼优养,未曾考袭,如今虽入武学肄业,年幼失学。外边有几个奸诈不良的人,日逐引诱他在外飘洒,把家事都失了。
也就是说,王昭宣去世之后,王家彻底衰败。林太太迫切和西门庆好的原因也就揭晓。惯于养尊处优的林太太在各个方面需要西门庆这样一个权贵,其中,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她的儿子王三官正面临一场官司。
通过西门庆,王三官的官司迅速摆平,林太太因此更领教了西门庆厉害。为了和西门庆来往更加方便,并且巩固和西门庆的关系,林太太之后又做了一件让世人大跌眼镜的事儿。
七十二回回目叫潘金莲抠打如意儿,王三官义拜西门庆。说西门庆帮王三官摆平官司之后,非常感谢西门庆,请西门庆到家一叙。
王三官请了弹唱的小妞儿,备办了丰盛的酒宴。王三官母亲林太太打扮得花团锦簇出来招待。在酒席上,林太太居然冠冕堂皇提议王三官拜西门庆为义父。
林氏道:“好大人,怎这般说!你恁大职级,做不起他个父亲!小儿自幼失学,不管照着好人。若是大人肯垂爱,凡事指教他为个好人,今日我跟前,就教他拜大人做了义父。但有不是处,一任大人教会,老身并不护短。”
一个世代簪缨的官宦人家居然不顾礼义廉耻,堕落到这种程度,这和王六儿潘六姐有何区别,这比王六儿和潘六姐更加不堪!于是,林太太和潘金莲在这里又形成一组镜像。
设想:像潘金莲这样的人,如果成为林太太,她又会做什么呢?会不会像林太太这样呢?委身于权富之家,并且让自己的儿子认相好的为父?大概率会是这个结果。
可以说以潘金莲为代表,小说描写了像潘金莲这样一类人。若是沦落到富贵人家为仆,潘金莲便是宋惠莲;如果降生在普通人家,潘金莲就有可能是王六儿;如果降生在官宦人家,而且是一个落魄的官宦人家,潘金莲就有可能是林太太。这就是深不可测的人性,这就是人性的各种可能。某种意义说,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所以,必须再次重复那句话:不要试探人性,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金瓶梅作者就是通过潘金莲一类人的刻画,让世人看到这一点。
在这些和潘金莲形成镜像关系的人物身上,既能影影绰绰看见潘金莲的影子,又不完全是潘金莲。比如,潘金莲既不是宋惠莲又不是林太太,也不是王六儿,她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这个人物形象的身上,既有令人深恶痛绝的地方,又有令人可怜可爱的地方,让人既爱又恨。作者能够在写出其共同性的基础上又不至于混淆了视听,真是令人叹服!
也就是说,这些人物有共同也有不同,为何?该因为,若人性是一颗种子,播撒在不同的土壤上,就会结出形态各异的果子。金瓶梅写透写尽了这一点。可以说,在这一点上,金瓶梅达到的高度前无古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