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理事会·读书凡人闲文!傅申1980。22年年度写作营(齐帆齐商学院)
《认知驱动》:如何做成一件事,并创造可复制的价值

《认知驱动》:如何做成一件事,并创造可复制的价值

作者: 仲夏书屋 | 来源:发表于2022-04-03 21:53 被阅读0次

齐帆齐微课

这是一个强调终身学习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焦虑的时代。

看到身边人一直在进步,我们也开始不断地努力和学习,可是为什么依旧一事无成,无法遇见更好的自己呢?

因为这背后藏着一个看不见的成长陷阱,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围绕自身展开的成长活动,比如早起、跑步、阅读等,属于内向成长,旨在培养习惯。对于围绕外界展开的成长活动,比如写作、画画、演讲、编程等,属于外向成长,重在打造技能。

如果只专注于内向成长,而忽视外向成长,也就是重输入轻输出,就很难成事。

针对上述共性问题,周岭在《认知驱动》这本书里从心理层面到技术层面加以分析和阐述,为做成一件事提供了有理可依的路径和方法。此书是《认知觉醒》的姊妹书,从意识的觉醒,到用认知驱动"成事",两本书相辅相成,深受好评。

1.创造可复制的价值

最近,当我们的城市因为疫情按下了暂停键,快递小哥,卖早点的摊主,货车司机等职业的人群便失去收入, 没有了生活的来源,因为他们是依靠出售自己的时间换取相应的收益,做多少是多少,不做了收益也就消失了。这叫做价值的"转换"。

而发明家,作家,歌手,流量博主等,他们是依靠自己的作品来产生价值,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相对比较小,他们的作品时刻都在复制和产生收益,仅靠版税就可以秒杀众人。这叫做价值的"复制"。

上海有位著名的语文老师,毕业于名校,才华横溢,且授课水平高超,深受家长信赖。他将自己十几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分门别类,做成不同的音频课程,在喜马拉雅等平台出售,全国的中小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收听他的课。他以前在学校靠出售自己的时间和技能,每天上课每月领薪水,是价值转换;如今他每打磨好一个课程就可以进行无数次售卖,付出有限的时间成本,创造出长久的价值和长期的收益,从而实现了价值的复制。

如果对自己的人生有追求,那就应该激励自己去创造可复制的价值。

所以改变自己的关键是创造价值,而让自己有无限可能的是让价值具有可复制性。

2.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这几年长期主义者成了一个高频词,它是指基于长期的目标或结果而行动,或制定策略的人。

不难发现,很多成大事的人都是长期主义者。他们日复一日在一件事上深耕数十年,最终量变引起质变,成为一个领域的佼佼者。可谓择一事,忠一生。

即便是身边的人,仔细观察,相比于急功近利的人,那些具有长期主义精神的人看上去更小有成就。

但是做一个长期主义者仅凭坚持二字,依靠意志力是不可能做到的,否则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半途而废。

作者周岭结合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如果要成为真正的长期主义者,一定要看清事物背后的底层原理和机制,防止盲目努力。

周岭从一个做啥啥不成的人,到成为一个成功的心智探索者和畅销书作家,提出了早起、冥想、阅读、写作、跑步个人成长五件套,他没有人云亦云,而是从根本上去学习相关理论,掌握背后的科学。

比如从《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中,他知道了冥想与元认知能力的关系,于是冥想成了他的必修课。从《运动改造大脑》这本书中,他知道了运动最大的好处,不是健身而是健脑。他还研究过睡眠理论和睡眠节点,规划了科学睡眠和建立了早起的习惯。

当我们知晓了一件事情的原理机制,有了科学的方法论,坚持的信念就会增强。

如果我们不知道一件事情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就很难将一件事坚持一年甚至三个月,自然就无法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所以从根本上来学习机制,然后看清好处,并为这件事寻找意义。

罗振宇说:“任何一个人,不管你的能量强弱,放眼足够长的时间,你都可以通过长期主义这种行为,成为时间的朋友。”

那么,你想在哪件事上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好问题。

3.提升思维的理解层次

关于思维改变行为,有人创建了一个模型叫做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逻辑层次模型,这一模型分为六个层次,适用于很多领域。

第一层:环境。处于第一层的人喜欢找环境问题,他们是抱怨者,遇到问题喜欢把原因归咎到外部环境中。

第二层:行为。处于这一层的人能够从自身寻找问题,他们是行动派,喜欢说:“我还不够努力”,把努力视为一切问题的根本。

第三层:能力。处于这一层的人开始动脑思考自己的能力,愿意跳出舒适区去寻找方法。但他们永远行走在寻找最佳方法的路上,最终成了“道理都懂,就是不做”的那类人。

第四层:信念和价值观。处于这一层的人知道选择比方法更重要,因为一件事如果方向错了,再多的努力和方法也没用。这类人主愿意动花时间去思考如何优化自己的选择。

第五层:自我意识。处于这一层的人开始从自己的身份定位来思考问题,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应该去做什么样的事。” 这类人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在这个视角下,所有的选择、方法和努力都围绕自己的身份建设服务。可是说是真正的觉醒者。

第六层:使命。处于这一层的人开始寻找人生意义,他们认为人活着就是利他,就是创造,就是积极地影响他人。他们因为使命而勇往直前。

简单来说,我们只需要记住“环境、努力、方法、选择、身份、意义”这几个词就够了。

思维层次每提高一层就能看到更多的风景,处于下层认知的人仅靠想象是很难理解上层的认知。但是我们认识了这个模型后,就拥有了更广的视角,总览全局,可以对号入座,查看自己当下处于哪个层次,然后转换思维,努力提升思维的层次。改变思维,进而改变行为。

那么,你处于哪一层呢?

写在最后:

培养自己主动做成一件事的能力非常有意义,这个过程可能是一年,两年,甚至是七年,只有当我们知道如何成事并真正完成后,才可能继续做第二件,第三件,否则只能是不断地开始,不断地放弃,最终一事无成。

关于如何成事,如何创造可复制的价值,无论从心理、环境,还是目标、策略,凡是与之相关的问题,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当我们自身还没有形成一套属于自我的认知体系时,就需要抱着空杯的心态去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智慧,在一个阶段里相信它,实践它,然后在过程中不断地检验它,修正它,不断地积累,直到创造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成长路径。


(2022年度营第35篇,2367字,累计61355字,书评主题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驱动》:如何做成一件事,并创造可复制的价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vf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