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前的九月,在父母的陪伴下背着行囊来到了这座海滨城市,从火车站到学校的巴士向外望去,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一阵湿湿凉凉的风吹来,夹杂着浓厚的海腥味。
我明白,这已经不是家乡的味道,一种又喜悦又悲伤的感觉涌上来,当初信誓旦旦的告诫自己一定要离家远远的才好,此刻这种雄心壮志却不知如何安放。父母帮我铺好被褥,搭好蚊帐,买好全套的生活用品,吃了午饭便走了,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才意识到自己以后是孤单的一个人了,眼泪却不争气的流下来。
但很快,远离家的自由和快乐便冲散了这一点悲伤,毕竟对那时的自己来说,家是牢笼,就像河底的水草,牵绊着双足,让你无法自由自在的行走。而现在我可以像一头从笼子里跑出来的小兽,肆无忌惮的横冲直撞,网吧通宵,翘课闲逛,自由的无法无天。
直到一个周末,我窝在下铺的被窝里,边看书边嘎嘣嘎嘣的吃着零食,舍友老三接了个电话边开心的下楼了,一会便把她的妈妈领进了宿舍,各种亲手做的菜,洗干净的水果呼啦啦摆了一桌子,招呼我们一起吃,饭菜很美味,阿姨很热情,开车一小时过来,就是因为女儿想吃自己做的菜。最重要的,阿姨带来的家的感觉,瞬间瓦解了我心中自由的含义。没有亲人陪伴,不管多自由都无法摆脱形单影只的悲伤。
于是我以为,有个人陪我就不再孤单,就会有家的温暖。后来遇到了渠先生,也曾山盟海誓,甜言蜜语,有时候会对他谈起家的感觉,他说,只要我们在一起,不管在哪都是家。
到底需要多少年,才能把异乡变成家毕业以后,开始了租房的日子,但用的还是学校里的被褥床单,每当我想换一套漂亮的四件套,心里便会出现一个声音:又不是自己的房子;每当我想买一套漂亮的橱柜,心里便又出现这个声音:又不是自己的房子;每当……这个时候我觉得,有了陪伴的人,至少还需要有一套房子,属于自己的空间,才能在异乡不再有漂泊的感觉。
再后来,我们终于有了一套自己的房子。记得拿到钥匙后,在窗户还未安装的毛坯房里,阳光投进14楼的窗子,远处的山和公园也仿佛充满笑意,渠先生抱起我转了几圈,说:“我们终于有家了!”
家,被我们精心装成了想要的样子,每天下班回来,便全身心躺在沙发上,放佛一不小心这里就会溜走一样。我们享受着在家的每时每刻。
这座小城对节日有着别样的热情,元宵节、端午节、财神节……只要是节日,窗外便鞭炮声不断,烟花漫天散开,很是热闹。但是渐渐的我们发觉,热闹终究是别人的,是确切的说是本地人的,他们说着我们能听懂却说不出来的本地话,走亲串友,家族团聚,而我们依旧是孤独的外乡人,蜷缩在这个城市的一角,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惶恐,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在异乡有家的感觉。
到底需要多少年,才能把异乡变成家直到有一年春节,我们带着孩子,挤上回家乡的火车,十几个小时的车程,辛苦颠簸内心却无比安定和按捺不住的欣喜,好像放飞的风筝,在被主人一点一点的收线。下了火车闻到没有海腥味的空气中飞扬着尘土,路上车水马龙,人流川息,熟悉的乡音回荡在耳边,远处传来家人的呼喊:“在这呢,快上车!”坐上车眼泪又要不争气的流下来,一如十几年前父母离开时一样。
这么多年我终于明白,在异乡的孩子,永远无法磨灭小时候家的感觉,儿时的回忆早已根深蒂固的扎在心里。
于是和老公商量,等我们老了,也回归故里,就如叶落归根一般,守着自己的根。可是后来看到有一对夫妇的文章,他们在兰州生活多年,心心念念想回到家乡西安,多年后终于等到单位内退,背起行囊,带着孩子回到了西安,两个老人兴高采烈收拾房屋,布置自己的家,十几岁的孩子却一脸的不高兴:“妈妈 ,这又不是我的家,我要回兰州。”夫妻俩一时愣在了那里,瞬间又释然了,对孩子来说,兰州才是他的家,西安和他有什么关系呢?只是老两口多年的心愿罢了。于是,他们又陪着孩子,回到了兰州的“家”。
到底需要多少年,才能把异乡变成家看着自己的孩子,我们也只好慢慢接受了现实,家是永远回不去了。身边不知道有多少异乡人和我们一样,为了理想和生活奋斗在他乡,对家有着或深或浅无法言说的企盼,这让我想起一首歌:
披星戴月地奔波/只为一扇窗/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只是偶尔难过时/不经意遥望远方/曾经的乡音/悄悄地隐藏/说不出的诺言/一直放心上/有许多时候/眼泪就要流/那扇窗是让我坚强的理由/小小的门口/还有她的温柔/给我温暖陪伴我左右。
至于回不去的家乡,记忆里那些温暖的亲人,那些为我们的生命增添厚度的人,他们一定会在遥远的家里,为我们祝福。
2016年的末尾,祝愿在异乡的你,新年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