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本简单深刻的书:关于接纳、和解
今天看了熊老师推荐的儿童绘本《安东尼的小平底锅》,以及文后bonus——贴心翻译绘本改编后的电影,超级暖心治愈的文字和画面。
绘本的文字构图简单直接,但是好的故事直戳人心。
好的绘本故事就像一首诗歌,有韵律有留白有寓意。读到这样的绘本,就会发现它完全符合右脑接收信息的标准,幽默性、节奏感、情绪共鸣以及意义感。
这个意义也就是不同的人解读到不同讯息,而且不止于当下,可能是很久之后某时某刻突然被击中的那种力量。
《安东尼的小平底锅》通过一个简单的隐喻和故事,告诉小朋友以及大人们,不要在乎自己身上和别人不同的地方,无论是身体的缺陷、疾病还是精神上的异常,当你能够平静地接受并且融洽地相处,这个“不同”似乎也就消失了。每一个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人,都能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解读到意义,收获到力量。
同时,读完这个故事,我更加坚定了决心——和孩子共同成长,成为一个“接纳包容”的父母。
《安东尼的小平底锅》02 一本有笑有泪的书:关于死亡、告别
想到之前看过一本主题很大但读完后令人有笑有泪的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现在还记得当时的场景:陪崽崽在早教机构玩,在绘本角随意拿了一本翻开来看,读了好久,被最后的文字击中,红了眼眶,引得崽崽的一位老师问我:多多妈妈,你怎么了?我又把这本绘本推荐给这位老师看。
这本书的文字比一般儿童绘本要长,有情节有铺垫,已经去世变成幽灵的爷爷每晚来找小孙子玩,一直念叨着“我忘了什么呢?”小孙子一起帮爷爷回忆过去的点滴。直到最后疑惑揭晓,原来爷爷是忘记了和孙子说“再见”。
我就是看到这一页终于忍不住情绪,无力抵挡我那本就不高的“泪点”。
给孩子一个告别仪式,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
原来爷爷忘记的是对小孙子艾斯本说“再见”,这是让很多读者没有想到的。每一个生命降临到这个世界,总要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好像在告诉身边人,告诉这个世界“我来了!”当一个生命离开时,他也很想郑重地说一声“再见,我走了!”
这本绘本透过艾斯本的视角,把认识死亡的过程写得很细腻,从艾斯本不接受爷爷的死,和爷爷重新相见,和爷爷充满温馨的回忆等。在如真如幻的现实和回忆中,向读者讲述了死亡及如何面对死亡。从本书中孩子感受到的不再是恐惧和痛苦,更多的是充满温馨的回忆和感动。
想起我最近参加的一个葬礼仪式,我老公的爷爷,九十多岁的老人,算是“寿终正寝”。刚刚过完自己的94岁生日,和一大家子的子子孙孙一起吃了彩虹蛋糕。到了年底冬天,一场风寒还是没能挺过去。
记得乡里民俗“打祭”的那个晚上,也就是出殡的头一晚,这是整个仪式中最重要的环节。由法师主持进行几轮包括家属、亲友的祭拜。在亲友打祭中,我被几位至亲悲痛的情绪感染,鼻头一酸,红了眼眶。
死亡的仪式不只是为逝者,更多的是给生者一个缓冲的时间消化的空间,一个向已去的人举行的告别仪式。“逝者已矣,来者可追”,每个人都会遇到生离死别,死亡只是肉身的离开,但是他一直在,一直存在于生前对我们或巨大或细微的影响里。
03 关于死亡的教育
在国外的死亡文化中,以及一些欧美的影视剧中,我们能看到墓园修建的美且有生机,鲜花长凳,静谧安适,似乎拿本书坐在长椅下读几首诗文也是美妙的。
而在我们国内墓地又是一番景象和氛围,做完基本的仪式,有拔腿就走的冲动,实在没有留恋之处……
两者的差异,彰显着我们“死亡教育”的重大缺失。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但正如史铁生所说:死亡是一个必将到来的盛大节日。它终将到来,我们无从躲避。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出生是封面,死亡是封底。我们虽无法改变封面前和封底后的事情,面对死亡,我们都要补课。
之前看了古典老师的文《你害怕的死亡,其实是最好的老师》提到了几点关于死亡教育的方法:
1. 找到一个好的机会尝试和老人谈论死亡,会让他们更好的面对死亡的恐惧。
2. 很多童书谈到了死亡,是给孩子的很好的死亡教育书,如《好好哭泣》(Cry,Heart,But never break)《爷爷变成了幽灵》;每个孩子都有害怕死亡的记忆,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读。
3. 如果你是成人却从未接触过这个方面,其实你这方面还是个孩子,一起读吧。
4. 生死这一课是迟早要学的,尽早学习,向死而生。
每个人都可以直面死亡,不仅是对孩子的教育,也是给自己的一个成长机会!
正如美剧《this is us》(中译名:我们的一天)第一季第五集里,KEVIN和两位失去爷爷有些无措的侄女对话,
“生活充满了色彩,每个人一路走来,为生活带来了自己的颜色。祖先在大陆画了一个点,从此有了一个家庭灿烂的图景,每个人都成为了融为一体的颜色,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每个人最终都会去世,那些我们爱的人,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在这幅画上面了,我们一起拼凑成生命灿烂的图画,这就是生活最大的幸运”。
向死而生,直视朝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