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则徐则林
1
上中学时家乡的公路扩建,因此住在马路边上的大伯家不得不搬迁,住进了提前搭建的一间小房子里。但家里的很多东西是放不下的,于是有些暂时用不上的物件都被搬到我家。
大伯是教书的,堂哥在上大学,他们家的物件和农村人家有很大不同,那些被搬到我家的东西中最多的就是书,还有一把民谣吉他。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吉他,可是不会玩,也没有自学的书,只得作罢。但是对于已经上了初中的我来讲,那几大箱的书还是可以翻阅一下的。
乡下人小时候除了上学的课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这样的课外书。上小学时读的唯一一本课外书是《安徒生童话》,这还是嫁到市里的小姑姑带来的,那时候她的儿子每到暑假和寒假都会来乡下的外公外婆家住段时间,我们就陪着他一起看。
现在家里突然有了这么多的课外书,我和哥哥便每天不停地看,除了吃饭睡觉,手里总是捧着书。什么四大名著、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鲁迅的《朝花夕拾》、《野草》等等,还有很多很多,就不在这一一列举了。
如果说当时的我是为了逃避枯燥的假期作业的话,我是不会否认的。
那时候年龄尚小,很多书根本看不明白,虽然国外的书里人物的生活环境与文化不同,没有代入感。即使是国内的书也大多是一知半解,就拿红楼梦来说吧,看到后面总是会忘了前面的故事情节,人物也太多了,根本就没法分清谁是谁?
可我还是咬咬牙坚持看完了,因为总比做假期作业要有趣的多吧?再加上四大名著其它三部都已经看过了,这部红楼梦要是不做一个了断的话,那以后我怎么敢到小伙伴们面前吹嘘说,我也是个看完了四大名著的人呢!
2
真正让我培养起了阅读习惯的还是在医学校读书的时候。
周末一个下雨天闲来无事,几个同学就走上街头闲逛,一家叫做芝麻开门的书店吸引了我的目光,名字取的很有意思。
书籍就像一座未知的大门,走进去你会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知识,估计店主取的就是这个寓意吧!
因我的执着同学跟着一起走进了书店,不得不说里面的装修风格我很喜欢,书架与四壁采用的都是原木的暖黄色,周围走廊上摆放着几排座椅也是这个色调,与大多数新华书店的无座位相比,又显得非常具有人性化。还有一般书店顾客在店内看久了书,工作人员就会赶人家走。但是这里除了座椅上坐满了人以外,连书架旁边也站了许多人,有的干脆就席地而坐,看这里的阵势应该是不会赶人的吧!
书店内看书的大多还是像我这样戴着眼睛的学生,以及一些看似较为文艺的青年男女。但在建筑类书籍的书架旁边,有一位中年男人却让我眼前一亮。他头发乱糟糟的、皮肤黝黑、上身穿一件土黄色外套、下身是一件黑色西裤、脚上踏着一双黑色劣质皮鞋,衣服和鞋子上还有斑斑点点的水泥痕迹,应该是位民工大哥。
这种人在书店里边一般都很显眼,这也是我一进门就能注意到他的原因。
整个上午在书店看书的过程中人来人往,有的在里边转一圈什么也不干就走了,有的人随手拿起一本书翻一翻又放回去接着也走了,还有人来了之后找到了自己要买的书便匆匆地付了钱又走了。只有那位中年人始终在那个书架旁边,他一会儿站着,一会儿蹲着,有时候就坐在地板上,眼睛始终不离书本,似乎已经沉浸在了那本书的世界里一样,对于周围人的来来往往他都无动于衷。
将近中午时分,早已有点不耐烦的同学们说肚子饿了要去吃饭。我看向那位民工大哥,他正坐在地板上继续保持着眼睛不离书本的姿势,时间在他那里仿佛静止了一般。
我告诉同学说还不饿,要不你们就先去吃,要不就等会儿。其实我是想等那位民工大哥去吃饭了之后再去。因为我想知道他这样的状态,究竟能够坚持多久,都中午了他肯定要去吃饭的。
这时我万万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好家伙!只见他拉开自己的上衣拉链,然后从里面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一个袋子,里面装着两个面包和一个水杯,接着便坐在地上一边看书一边啃面包。
我顶你个肺!原来是有备而来的,可是为什么他站起来的时候,那个袋子怎么就不会掉出来呢?
“气急败坏”的我无奈之下,只得跟着同学去吃饭了。
3
后来没多久我又去了几次这家书店,还是能经常看到那位民工大哥,每次都是坐在建筑类书籍的书架下面,到了中午就掏出面包和水来吃喝,然后继续看书。但都是在下雨天,也许只有下雨天他才有时间吧!
这家书店的环境和气氛虽好,可书的种类还是无法和新华书店抗衡,在这家书店看了一段时间后,我和同学就转战新华书店了。相较于那家书店,来新华书店看书的人还是比较杂的,有学生、有上班族、有退休老人。
虽说人比较杂,但是一个长头发打着耳洞,穿着短袖花衬衫、胳膊上有纹身的青年男士出现在新华书店也是很少见的吧?这不就是古惑仔里的陈浩南吗?他不去大街上拿刀砍人,到书店来做什么。
浩南哥(暂且就叫他浩南哥算了)在文学类书籍的书架旁,也是时不时地站着、蹲着或坐在地板上。从上午看到中午他竟然丝毫没有要去吃饭的迹象,也没有从口袋里拿出面包的举动。
同学们这次没能把我拉去吃饭,我是吃了秤铊铁了心的要跟他玩谁能坚持最久的游戏。同学看到我心意已决,便泱泱离去。
我坐在地板上继续看书,累了就抬头观察一下浩南哥,他还是沉浸在书本里,根本就没有要去吃饭的意思。大概下午一点的时候,他起身将手里的书放回书架,我以为是要走了,可他围绕着书架转了一个来回,又拿出了一本重新坐在了地板上,继续看着这本新书。
肚子在咕咕叫着,不停地向我抗议。到下午五点多的时候我已经饿的拿书的力气都没有了,两腿发软,眼冒金星,嘴唇也干裂了。
当我一个人走出新华书店的大门时,看街上的人都感觉有重影,走的时候还不忘对着书店里的浩南哥说了一句——算你狠!
而后每次去新华书店,我都经常可以看到这个人,直到毕业离开这座城市。
才子之乡果然名不虚传,这两次的遭遇深深地刺激了我,从此我便每个星期六都会抽出时间去书店看一天书,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即使参加了工作多年,我依然保持着阅读的习惯,虽然不可能每周都去书店,但每周看一本书的习惯是保持下来了。
4
是的,也许有人会说我这样似乎是在跟人赌气,激励自己读书的方式好像有点偏激,而且我读的书也不是专业书,对自我的专业技术提升起不到作用,不能转化成职业能力,换不来升职加薪等实际利益,这样的读书没有任何意义?
好吧,我承认,确实是这样的。
看了这么多年的书,没有给我带来多少好处,反倒是被很多人误认为是个书呆子。投入了大量时间在阅读一些所谓的无用的书上面,有点得不偿失,曾一度让我很不解。
可是,在这个人人都急功近利的时代洪流中,多去看一些所谓的无用的书,就像在闹市中劈出了一块清静之地。其实看书是与书本进行对话、与自己对话的一个过程,我们从作者的思想中汲取养分,从书中人物的世界里找到自我。
虽然我们可能无法改变什么,但至少可以让我们的内心得到平静、思想变得丰富、谈吐变得文雅、像个有教养的人,而不至于在面对世事时显得那么的无知,动不动就不加思考的对他人进行抨击。
于丹说:“我把现在的阅读分成有用的阅读和无用的阅读。所谓有用的阅读就是为知识的阅读,为了拿一个文凭,为了在职业中提升自己的阅读。在这个时代,有用的阅读当然是重要。但是,比这更美好的境界是无用的阅读,就是为生命,为成长的阅读,它不见得会给你一个直接的文凭,不一定给你专业的技能,但是它让你的心灵辽阔,给你幸福和安全感。”
易中天说:“读书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谋生的,一种是谋心的。谋生的书你去看它,可以获得利益,是有用的;谋心的书是无用的,但可养心,养生之道首在养心。”
芝麻开门遇到的民工大哥,利用下雨天无法进行室外作业的空闲时间,到书店看关于建筑的书籍,可能是想自学考建筑相关专业的资历证书。而新华书店遇到的浩南哥,不务正业,整天游手好闲,偶然间去到书店后看了几本书,从此便“深陷”书的海洋不可自拔。
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猜测的,我没有与他们进行过交谈,从而也就不能得知他们在新华书店努力看书的目的。
如今我只想知道,那些曾激励我每周去书店看书的人,你们现在还好吗?
也许民工大哥已经获得了他想要的建筑专业相关的资历了吧!也许浩南哥也在书中找到了人生的真谛,从此脱离了帮会、有了家庭、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了吧!
——Th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