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难读,《道德经》尤其难读。每个字你都认识,但串在一起就读不懂了。从老子的整体思想来理解每个字的含义,可能有霍然开朗之感。
01圣人没有心肝吗
如《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无常心”,有的学者认为应该是“圣人常无心”。“无常心”,没有一贯的心思、观念;“常无心”,没有主观之心、偏私之心。老子常说无为、无欲、无名……此处“无心”与老子的思想更符合。老子思想的主旨,就是要让你摒弃主观的看法、成见。
这个“常”字容易引发误解,圣人经常无心,那么什么时候有心呢?“常”其实是“恒”,为了避汉文帝刘恒的名讳而改“常”。“圣人恒无心”,意思就一目了然,圣人是没有偏私之心的。
02圣人的心是纯朴的心
“以百姓心为心”,圣人没有自己的心,把百姓的心当做自己的心。那么,百姓之心是什么心呢?百姓的心如果是妄心、偏心、邪心,圣人也以这样的心为心,不是很荒谬吗?
一种解释说,老子的观念才是真正的人性本善,百姓的心本来就是善的,因此,老子才会说:“以百姓心为心。”
这样的解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当我们说善的时候,就有个恶的存在,与善相对。人类本来没有善的观念,是因为后世有了恶,以前纯朴的状态才名之为善。“以百姓心为心”,不如说是老子无为思想的反映。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以百姓心为心,就是让百姓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但是百姓差别之心起来了,善恶之心起来了,怎么办?《道德经》第三十七章:“(百姓)化而欲作,吾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无名之朴,就是没有分别之心、善恶之心的纯朴状态。圣人要以这样朴素的观念去引导教育误入岐途的百姓。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浑其心”,就是无名之朴的状态。
后面说“百姓皆注其耳目”。耳目所闻所见,当然千差万别。即使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人看来,也是不一样的。盲人摸象,摸到腿的说大象像柱子,摸到肚子的说大象像一堵墙,摸到耳朵的说大象像一把蒲扇……其实让他们睁开眼睛,他们眼中的大象也因他们主观观念的差异而产生差别。
百姓以耳目观物,老子说:“圣人皆孩之。”老子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百姓,这样说也没有错,但总觉得没有说到点子上。高亨先生说,“孩”通“阂”,关闭的意思。老子说:“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人以耳目看世界,反而看不到世界的真相,所以要关闭感觉的器官,才能达到不起偏私、与万物合一的境界。高亨先生的解释是对的。
03圣人的心是包容的心
最后讨论这一句“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这是老子的名句。善者我对待它善,不善者我也对待它善。普通人因分别的心而使事物有善恶的差别,北宋王雱注解此句说:“善恶生乎妄见,妄见生乎自私。公于大道,则虽目睹善恶,而心无殊想矣。”得其旨趣矣。
但“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可信任的人我信任他,不可信任的人我也信任他,可以这样解释吗?我觉得不是这个意思,“信之”之信,是取信于人的意思。
《道德经》十七章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第一个“信”是指政府的公信力不足,第二个“信”指百姓不信任政府。政府不能取信于民,所以百姓不信任政府。
《论语》记载,子贡请教孔子,足食、足兵、民信之,三者之中哪个最重要?孔子说,“民信之”最重要,因为“民无信不立。”
“民无信不立”,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个角度是说,不能取信于人则不能立足于社会;另一个角度说,政府不能取信于百姓则国家不能立足。
信有两义,一是指信任对方,二是指取信于人。就此章来说,“信者”,指诚信的人,“吾信之”之“信”应指取信于人。诚信的人,我要取信于他,不诚信的人,我也要取信于他,这才是真的诚信。而不是说不管别人值不值得信任,都应该相信他。这样的人不是圣人,怕是愚夫了。
圣人能够做到“德善”、“德信”,才有资格“为天下浑其心”。否则你有偏私之心,怎么替天下人找回纯朴之心。圣人能够做到“德善”、“德信”,也才有资格“阂”百姓之耳目。如果做不到,恐怕就是遮百姓之耳目,行自己之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