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毁童年”的黑暗系童话

作者: 小米二世 | 来源:发表于2014-06-24 12:26 被阅读2580次

    说起“童年”,似乎总有一股温情脉脉,它是人心底怀旧的一隅,不管它事实上是否果真如此美好。但也不乏有人以“毁童年”为乐,比如构成童年重要回忆的“童话”,如果你留意的话,网上有很多文章通过还原童话早期血腥版本的方式来“毁童年”,这显然激起了一些固守着童话的美好天真王子公主happy ending模式的读者的强烈反感,作为反感的表现之一也很有“童年的孩子气”——竭力否认这些童话的血腥早期版本的存在——就这一点来说,这些受伤者还真是适合读童话呢。

    饱醉豚有篇文章《一个恋尸癖、一个恋童癖,成了白雪公主的老公》,便是众多“毁童年”的文章之一。饱醉豚在此文中,通过文本分析论证了救白雪公主的王子是个恋童癖兼恋尸癖。网上林林总总对格林童话早期版本黑暗系的表述,还有,诸如:《蓝胡子》中蓝胡子杀妻成性,《灰姑娘》探讨的是婚前性行为,《白雪公主》其实原版是个乱伦故事(她和生母都爱上了英俊的父亲,引发爱情争夺战,最后生母设计毒害女儿)……这些重口味的格林童话版本确实不大适合儿童阅读,据说现在市面上的格林童话是删减后的洁版。

    此文不是要进一步地“黑童话”和“毁童年”,在受伤者的玻璃心上再踩上一脚,而是要釜底抽薪,说明这些“黑暗系的童话”根本不属于“童话”的范畴,因此,受伤者大可不必气愤纠心,当然,你也可以认为此文作者居心叵测,是一篇“高级黑”。

    尼尔.波兹曼在他的《童年的消逝》里花了大量篇幅探讨了“童年”这一概念的发明。在波兹曼看来,童年是个社会学概念,“童年不同于婴儿期,不属于生物学的范畴。至于谁是或不是儿童,我们的基因里并不包含明确的指令。人类生存的法则也不要求对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进行区分,事实上,如果我们把‘儿童’这个词归结为意指一类特殊的人,他们的年龄在7岁到——比如说——17岁之间,需要特殊形式的抚育和保护,并相信他们在本质上与成人不同,那么,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儿童的存在还不到400年的历史。……童年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和心理条件,与科学、单一民族的独立国家以及宗教自由一起,大约在16世纪产生,经过不断提炼和培育,延续到我们这个时代。”

    在童年概念的演化进程中,以下几点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一、高度发展的羞耻心

    二、识字文化

    三、教育的观念

    童年这一概念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成人对儿童隐瞒一部分生活的秘密,尤其是性秘密。秘密的存在和羞耻心高度相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暴力和性都不适宜让儿童知晓,暴露这些给儿童是不体面的,当儿童逐渐走向成年后,这些秘密(羞耻)才被以认可的方式逐渐透露给儿童。秘密的存在和羞耻心的发展,形成了儿童需要保护的观念。

    在一个口语化的世界里,至7岁左右,儿童大脑发育完成,具备成人的理解力,事实上已和大人无异,但印刷术的发明创造了一个文字的世界,并发展出了识字文化,未成年人必须通过识字,习得阅读的技巧,进入印刷术创造的抽象的符号世界,了解用非自然符号记录和整理的文化秘密,只有掌握了这一能力的人才是文化意义上的“成人”,“成年”被重新定义,“童年”的概念也随之被发明。儿童在掌握语言技能后,又被要求学习阅读,童年就从学习阅读开始的。

    随着识字文化的发展,又有了通过初级教育来教人们读书写字,为继续学习奠定基础这样―个概念,这就是现代文字教育的观念。随着有组织的正式教育的发展,其结果就是延长了从儿童到一名承担成人世界责任的成人的时间——这段时间就是“童年”。

    也正是基于以上关于羞耻心、识字文化和教育观念这三个维度的考量,波兹曼认为西方中世纪并没有“童年 ”的概念。

    现代教育观念下,儿童被视为需要保护、养育、接受教育并且免于知晓成人秘密的一群特殊的人,“童年”的概念在十六、十七世纪以后被普遍承认,儿童被视为要特别“分离”和“关照”的人群,他们进入学校,学校教育也开始认同儿童自身的特殊天性,儿童的服装也开始和成人服装相区分,儿童的语言也开始变得和成人不同。针对儿童的儿童文学则出现地更晚,直到十八世纪晚期,职业作家才把注意力转向青少年。

    如果说,童话是专门给儿童看的文学作品的话,那先决条件也就是,“童年”的概念被普遍接受,儿童被视为特殊的人群,他们被认为不适合阅读某些“不体面”的印刷内容,儿童文学还要适合儿童的天性(认知、思维),等等。著名的格林童话,产生于十九世纪初,也就是儿童文学刚刚出现还没有蓬勃发展的时期,而更重要的是,格林兄弟只是收集、加工、整理德国民间文学,这些故事的应该产生于一个“口语文化”而根本没有“童年”概念的时代,所以这些故事含有儿童不宜的暴力、血腥甚至性的内容一点也不奇怪,因为这些故事本来就不是儿童文学。

    至于格林童话故事里,出现仙女、巫婆、王子、公主、小矮人等适合儿童的奇幻色彩内容,由此被删节成洁版,供儿童阅读,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读物,那也是用现代的“儿童”概念来重新加工的结果,这是另一码事。所以,那些宣称被“毁童年”的读者们,既然已经长大成人,似乎没有必要隐瞒这些“童话故事”前生中的重口味内容,除非你们还自认为自己是需要“回避成人秘密的儿童”。

    2014-6-24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阿群1986:白雪公主的父亲是“恋童癖”患者,白马王子只是“恋尸癖”患者,他们各自的病症和病因不同。白马王子没有“恋童癖”。
        小米二世:@阿群1986 好吧,也就一个引子而已,我的文章其实和这个关系也不大
        阿群1986:特意去查找饱醉豚老师的文章,但是现在百度和简书都搜索不到文中提到的文章标题
        小米二世:@阿群1986 好吧,我看得没您仔细,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童话”概念本身就是一童话:relieved:
      • 0f85ae80c1a5:@正在管理中 没错~我最喜欢安徒生《瓶子的故事》~咦?我再去体会下
      • 0f85ae80c1a5:@正在管理中 好啊好啊,写好了一起艾特你。不过情节特矫情~~~
      • 古池笑月:@宋堇萱 从小大爱安徒生的童话,更有种凄美的味道。还有,他的有的篇章里确实会有两个男子间的情谊
      • 古池笑月:@宋堇萱 很期待你的那个轻情感故事
      • 6c853e55ef54:但是元童话被ZF封禁了,我们仍活在洁版世界里。
      • 小米二世:@Yanjun 嗯,对的。我写的时候也想到这茬
      • Yanjun:@m1ch3ll3 国外电影的分级制度和这个也有些类似。
      • LostAbaddon:@宋堇萱 我猥琐怪蜀黍的形象又要跃然纸上了么?太好了!
      • 0f85ae80c1a5:@LostAbaddon 呃……只是提示一下,打算送一个沙发而已。为了平复你的心情,我应该考虑给你塑造一个角色
      • 小米二世:@LostAbaddon @宋堇萱 选取的标准应该部分来自哪些是应该对儿童隐瞒的“不体面”内容。happy ending是偏面的,比如安徒生童话里就有悲伤的结局,更重要的是暴力和性的内容。最正统的童话反而是后期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创作的《夏洛的网》、《柳林风声》等。把儿童视为需区别教育对待的人是现代的观念。

        另,如果无视暴力性等内容,只要有神怪就算童话的话,《权力的游戏》也算儿童影视了 :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 LostAbaddon:@宋堇萱 你突然这么爱特我一下,还是在情感故事后,让我心里那叫一个小鹿乱撞啊~~~
      • 0f85ae80c1a5:@m1ch3ll3 某种意义上说,这未必是一件坏事。不过我遇到吊诡的是,一个从小生活在童话中宛如公主般的小女生,一谈恋爱居然现实得令人发指。好像觉醒睡美人一样……所以,童话应该是用来吓人的才对。顺便提一下,我在酝酿一个轻情感故事 @LostAbaddon
      • 小米二世:@宋堇萱 嗯,我能说其实我小时候根本没看过童话么~我家里没有童话书。唯一的童话印象来自动画片,而且根本分不清哪些是格林童话哪些是安徒生童话。我不是在童话的氛围中长大的
      • 0f85ae80c1a5:@LostAbaddon 那我得有多么老了 :squirrel:
      • LostAbaddon:@宋堇萱 专注瞅Gay一百年不动摇!
      • 0f85ae80c1a5:@LostAbaddon 嘤嘤,我也是总结完才发现==========
      • LostAbaddon:@宋堇萱 你怎么总是专注与Gay………………
      • 0f85ae80c1a5:@LostAbaddon 嗯,这必须是社会学的一个好问题。好像在元文化问题中有著名学者做过研究,但细节我一时想不起来了。栗子么,我读安徒生发现他的童话在兼顾优美的同时也没隐晦真相和结局。还有,他是GAY。。。
      • LostAbaddon:@宋堇萱 我也很好奇当初从黑版元童话演化到洁版童话的过程中,到底选取的标准是怎么来的,比如哪些黑版故事可以被白化,哪些直接被排除在外。我还很好奇白化的过程和效果与当时社会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 0f85ae80c1a5:@LostAbaddon 我还认为,小米如果在童话原型和格林批判上面再挖掘一下,说不定有更好的效果。这一点上,安徒生做得还不错
      • LostAbaddon:@宋堇萱
        “你哭着对我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 0f85ae80c1a5:@LostAbaddon 推荐你和小米一部正在映的电影:沉睡魔咒。我认为,此片是继迪士尼在《冰雪奇缘》把节操卖给票房后的又一力作,用相爱相杀的手段告诉我们:童话里那都是骗人的
      • LostAbaddon:简单说,就是论述了这么一件事:
        洁版才是童话,黑版只能算是元童话,不是童话。
        大致就是这么句话。

      本文标题:那些“毁童年”的黑暗系童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dj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