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需要童话?

作者: 一张闲纸 | 来源:发表于2016-05-21 20:24 被阅读0次

我们获得了太多有关太阳和雨水的知识,甚至丧失了对太阳和雨水的感受力。

——河合隼雄

我们需要找回对事物原始的感受力,所以,我们需要童话。

一、最初的恐惧,你还记得吗?

每个人记忆里多少都会有些黑暗的恐怖场景,其中一部分来自于儿时听来的童话故事。

《小红帽》的故事对我来说是最早的梦魇。小红帽给外婆送东西,却被狼吞进了肚子里,最后,猎人剪开狼的肚皮救出了小红帽和外婆。这个故事让我最早获得了对死亡、狼以及猎人的恐惧,尽管故事的意义在于教育孩子一个人单独外出时,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他可能是狼一样的坏人),否则后果就是被坏人吃掉。

其实,这个故事最早的版本到“小红帽被狼吃掉”就已经结束,是格林兄弟在创作时加上了被猎人解救出来这段。我可以想象格林兄弟的善意,是出于平衡儿童在阅读时产生的恐惧心理,为了不让这个故事显得太恐怖。可结果呢?以我当时幼小的心智,并不能充分理解这份正义感或者说是责任感,最后,把“猎人”这个可以正义的力量,理解为是一种可以与“狼”匹敌,甚至比“狼”更强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在我当时无知的心灵深处基本就等同于恐惧,而非正义的胜利或其他。

对恶的暴力制裁让我无法看到正义的可爱,只感受到一种更深的恐惧,当时我无法理解这种恐惧。直到现在我可以用理性去思考问题,我才开始发现,每一次对于正义、良知、善,产生怀疑的时候,正是更接近真相的时刻,而这些只是来源于童话阅读中一次恐惧体验。

童话的力量远超于它表象下的教育意义,它更多的价值隐藏在你的无意识当中。或许你早已不记得高中语文老师讲得那些文学名著,但记忆深处一定有几个忘不了的故事,很可能它只是你奶奶讲得的民间传说,而这就是童话的力量。

二、不悲伤不是真快乐

《快乐王子》不是一个让人感到快乐的故事。

当快乐王子的雕像浑身贴满黄金叶子时,他被视为快乐的天使,而当快乐王子把全身的金叶子以及宝石全部送走,只剩一颗铅心时,人们却只把它看做一堆长得难看又有碍市容的垃圾,而他身边只有一只燕子爱着他,直到死去都和他待在一起,最后,上帝把快乐王子和燕子带到了天堂。

通常我们将这个故事的教育意义界定为:快乐王子和小燕子用他们的善良和牺牲精神帮助了贫苦的人们,所以他们的爱感动了上帝,死后上帝带他们去了天堂。

我们希望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一颗善良和爱的种子,然而,童话无法这样明确的升华核心价值,尤其在你追求的是心灵的升华之时,以上这种界定是徒劳的。尽管儿童的心智不够成熟,但他们拥有强大而原始的感受力,这个故事当中,爱与牺牲带来的崇高体验,远不及悲伤来的真切。

1.为什么快乐王子的雕像不快乐?

快乐王子的快乐来自以前有颗人心的时候,住在自己的王宫里,每天都自由自在,王宫外有一堵高墙,他从来也不担心围墙外的东西,直到他死去,成为一座雕像,看见城市中所有的丑恶和贫苦,尽管有一颗铅做得心,却忍不住悲伤哭泣。

快乐王子的快乐实际上来自于拒绝,与人世间的隔离让他不懂得悲伤,所以,人们叫他“快乐王子”。其实,那时候的快乐王子不是真快乐,他只是不悲伤。当快乐王子死后成为一座雕像,他才真正开始体验到人的悲伤。

2.为什么帮助快乐王子的人不是那些对他称羡不已的人,而是一只燕子?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善良、爱和牺牲,而这些都和付出成正相关,就像全身拥有金叶子的快乐王子要一片片地将身上贵重的东西分享给需要的人那样。可是,当他只剩一颗铅心时,人们却不再爱他。这样的良善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失衡,当一个人将他们付出的爱和善意当成理所当然之时,恶意便产生了。

燕子本来是不属于这座城市的,它只是从城市上空飞过,看到快乐王子在哭泣,心生怜悯,慢慢地爱上这个善良的王子。燕子是介于人间和天堂,快乐和悲伤之间的一个意象。因此,燕子对快乐王子的爱没有悲伤,不像快乐王子对城市的爱。

儿童之所以看完快乐王子的故事没有感到快乐,而是觉得悲伤,说明一颗纯真的心灵始终保持着原始的感受力,也可以说是警觉。恶意不只是存在于造恶者本身,也存在于围观者的内心。任何单方面的爱与牺牲都无法带来真正的快乐,因为快乐是人发明的东西,需要在人世间获得。如果获得不了,只能寄希望于上帝,就像故事的结尾,快乐王子和燕子被上帝带往天堂。

三、超越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人就像个被审定了时的娃娃,到时间了就会终止活动。这个设定无法越过也不能改变,本来生命大限的问题不由我们控制,操心也无济于事。可人偏偏就有一种爱思考的属性,让上帝发笑,也让人显得与众不同。

死亡,我们无法真正理解,因此,我们在童话里寻找方法,让生与死沟通起来,甚至在童话里死亡没有那么可怕,生也没那么痛苦,它们可以变化成一种审美意象,停留在你的记忆里,时不时帮你清除蒙在生与死之上的灰尘。

《狐狸的窗户》中安房直子给我们编织了一个美丽的通道,只要你用桔梗花把拇指和食指染成蓝色,再搭成一个菱形的小窗户的样子,就能够透过它看到你想念的人,那个已经在另外世界的人。

第一次读到这个童话时,我已经成年,算得上心智成熟的年纪,但这个手指搭成的窗户让我动心,不自觉地用手搭了窗户瞧一瞧,虽然并没有把手指涂成蓝色。我身边没有离开我,又让我思念的人,所以,思念的感觉我不明白,我能感受到的不是死亡或者分离带来的悲伤,也没有对于生传递的那种俗套的爱与希望,我只感受到在死与生之间有一个通道,一扇窗户,而它是那么亲切,我可以随手触及。这种超越生死的审美体验,让我感到舒适。

童话并不能让我们袒露在真相的世界里活得深刻明白,却能让我们在真相的世界里过得舒适自在。

四、纯真掉了,捡不捡?

这是一个节操掉了无人捡,再甩块肥皂以证清白的时代。我们既可以光明正大掉节操。一本正经谈理想,也可以狐假虎威论正义,引经据典跑火车。尽管宽容更可以放大个人,缩小自我,但烦恼并没有因此减少。

人在看到一张婴儿的脸比看到一张年轻人的脸,更容易透露出笑容,原因是你可以在孩子的脸上发现自己也有的一种东西,简单的仅有的东西,我们暂且把它称作“纯真”。

小时候,我们常抱怨大人不理解自己,长大生儿育女、为人父母后,面对自己的小孩又会抱怨小孩总是不懂大人的苦心。其实,我们都只是太健忘了,忘记了自己小时候的那些小心思,忘记了拥有小孩身份时的那种心情,反而在大人的角色里沉浸太深。

纯真和童心在长大后的世界里无法带来可观的价值,因此被抛弃,就和旧玩具一样没有吸引力。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只举一个例子:迪士尼乐园。纯真不仅有人文价值更有经济价值,不仅可以形而上,还可以接地气。不然为什么在迪士尼乐园里会有那么多和小孩一样玩得开心的大人。

如果这个时候,我问你一个问题:假如你的纯真掉了,捡还是不捡?

相关文章

  • 我们为什么需要童话?

    我们获得了太多有关太阳和雨水的知识,甚至丧失了对太阳和雨水的感受力。——河合隼雄 我们需要找回对事物原始的感受力,...

  • 《养家之人》:我们为什么需要童话?

    《养家之人》从去年上映前就引发了一众热议。 到了近期腾讯等平台打开了VIP通道,更是吸引了一众小可爱的眼球。 可是...

  • 我们永远需要童话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相信童话。 白雪公主不会起死回生,灰姑娘不会嫁给王子,火柴点燃不了小女孩的梦想,丑小鸭也...

  • 我们都需要童话

    北京的冬天终于有了正常的样子,今年下了好几次雪,雾霾天也见得少了。 我刚好看了雷蒙的这本《雪人》。书虽然看着厚,但...

  • 童话森林

    成年人需要童话吗?需要!童话可以治愈我们疲惫不堪的心,让我们暂时忘却尘世的烦忧。来上神的童话森林吧,给你看好东西哦!

  • 童话是小孩子的专属吗?

    有人说,小孩子不需要童话,因为孩子本身就活在童话里,只有大人需要童话来引领我们找回初心。曾经我觉得,应该让孩子活在...

  • 第46周 第二性 思维导图和知识笔记

    思维导图 知识笔记 1.童话里的王后 为什么要从童话故事讲起呢?我们在之前讲过童话世界,在那个学习单元,我们讲到,...

  • 相信奇迹,美好就藏在我们的心里

    人之所以需要童话,并不是因为不知晓童话的虚假,恰恰相反的,正是因为知道童话的理想主义色彩,我们才更加热爱童话。我们...

  • 不管多大,我们都需要童话

    这周末和朋友一起去看了近期上映的帕丁顿熊2 虽然迟到了一会,但一点也没有影响到电影的观感,因为从我们坐下起每隔两三...

  • 我们需要真正的教育童话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里,学生的各种假期都是在户外、在自然界中度过的。孩子们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组织学生到雪地里滑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为什么需要童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ho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