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鹿先生
01
“天哪,这么多年没见,你咋这么胖了呀?”
“……”
“读中学的时候你身材多好啊,大家还说你以后没准能当模特呢。真是没想到,你变化这么大。”
“……”
“你还记得那个谁谁谁吗,她原来胖成啥样儿来着,上个月我逛街的时候见着她,差点没认出来,人家现在脱胎换骨,瘦成一道闪电了。所以,你可别上火啊,注意饮食,加强锻炼,一定能瘦下去的,千万不能放弃自己啊!”
“……”
02
周末小信陪老妈在公园散步,“很不巧”地遇见了一位有点脸熟却叫不上名字的老同学。小信面露尴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可对方却一副很会聊天的样子,她反复打量着小信,开始滔滔不绝起来,于是有了上面了这段对话。
小信脸上还强挂着笑,但心里其实早就炸了。“我到底做了什么败人品的事儿,怎么会遇到这种人,哪壶不开提哪壶,还自以为很会聊天!”
总是有这样的人,自以为和你很熟络,一见面就聊起你的伤心事,然后抛出假惺惺的同情,得意洋洋地以为这样可以表现亲近,殊不知这样做有多讨人嫌。
03
哥哥结婚,对全家人来说都是大喜事,可唯独却成了阿湉的受难日。因为十里八街的亲戚朋友,见了阿湉的第一反应,准是讨论她脸上的痘——
“啊呀,湉湉你脸上怎么长了这么多痘痘啊?”
“原来你皮肤白白嫩嫩的,怎么现在这样了呢?”
“是不是在南方读书饮食不习惯啊?要少吃辣椒呀。听说吃中药能管事,要不你也试试?”
还有个一脸猥琐的大叔,阴阳怪气儿地小声告诉阿湉,“你呀,赶紧找个男朋友,保准很快就好了。”
阿湉一脸懵逼,如果结婚的不是自己亲哥,这个婚礼现场真是一分钟也待不下去了。其实说白了,大家都是来吃喜酒的,和阿湉聊天,不过就是打个招呼走个过场,原本是不关痛痒的小事儿,可是阿湉想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就不能换个开心的话题呢?
04
很多人可能会说,你明明就是这样子的啊,为什么不让别人说呢?别人这样开诚布公地说你的伤心事,说不定也是因为出于对你的关心和同情呢?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多少人所谓的同情心,其实只是在单方面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而对当事人毫无用处,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就好比你陷入了一个地洞里,面对周遭的环境感到很恐惧,你大声向外面求救,“我被困住了,这里很黑,我快受不了了”。
A看到之后,趴在洞口,冲着里面大喊,“哇!里面特别恐怖,对吧?”,然后拿起一块面包自顾自地吃起来说,“里面没吃的,你们一定很饿吧?真让人伤心。”
B看到了之后,说了声,“嘿,你别怕,我来陪你”。然后爬进洞里,陪在他身边说,“我知道这下面是什么样子,你并不孤单。”
如果是你,这种情况下,你觉得A和B,谁会让你觉得更舒服呢?这是TED演讲《同理心的力量》中举的一个例子,说的是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区别。人们在蒙受苦难的时候,更多的是需要感同身受,而不是悲天悯人。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对你既没有同情心,也没有同理心,他们只是单纯地想让你过得不舒坦而已。
05
“你期末考试挂科啦?”
“和对象怎么分手的呀?”
“北京工资很低吧?还不如回老家呢。”
……
你有没有发现,总是以这种揭伤疤式的问句开始聊天,真的会让两个人在不知不觉中渐行渐远。而真正长久的友谊,即便是偶尔有调侃,但也绝对会注意分寸,顾忌你的感受。
因为当我们受到伤害的时候,需要得更多的是同理心,是你能了解我的处境,知道我的痛处,能够设身处地地从我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自顾自地展现你泛滥的同情,然后一次又一次地揭开我的伤口。
所以,下次有人再以这种错误的打开方式聊天,不要和他多费唇舌,优雅地戴上耳机,让他一个人逼逼去吧。
文章欢迎转载,私信即可获得授权。
如果喜欢的话,麻烦大家点个爱心支持阿鹿。
网友评论
我认识一个总在赞美别人的姑娘,而且感觉每一次的赞美都是真心的。
这跟教育有关系,她的父母没教她挑别人的缺点,从小教育她发现别人的优点。
于是,我也从一个批评家学会如何去赞美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