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二月十九,传说观音菩萨生日,老家附近有一座观音庙,从记事儿起就已经在那儿了。记得儿时顽皮还披过金童玉女的袍子被大人扯着耳朵打过一顿屁股。
每年观音圣诞日附近的婶子大娘都会每家凑个十块二十的,买些香火,做一顿素食,用她们朴素而虔诚的方式为菩萨庆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从最初的无知到现在的敬畏。我虽然无神论,也从开始制止过母亲,到现在不支持不反对,心里有个信着的东西,是幸福的。
昨天母亲问,我们能否腾出时间接送孩子,我不明所以,问她是否身体不舒服,后来说出了这个缘由,我连夜给她送回了老家。母亲一场病过与我们相处开始变得小心翼翼,生怕给我们带来麻烦。我尝试着改变相处方式,说话尺寸,效果不大。母亲生病前能因为一些琐事儿跟我论的头头是道,那会儿也嫌她啰嗦起来没完,有时敷衍了事,有时跟她争上几句。
母亲不算传统意义上的佛信徒,也没有戒荤吃素,只是对这些充斥着满满的虔诚,那会儿也跟母亲理论过,问她信的是佛还是道,进而问她信太上老君还是如来佛祖,母亲像大多数农村老太太一样,分不清什么是儒释道,大家拜就跟着拜,大家烧香就跟着烧香,供奉的是什么虽然说不清楚,那份虔诚确实从心里透出来的。
观音大概更符合老百姓对神明的想象,也更普及,观世音的形象应该是本土化最成功的佛教代表,母亲也能顺嘴说出,“观音为何倒坐,世人不肯回头”之类的话,对菩萨神像旁的两尊侍者的来历也能说的头头是道。
之前带母亲出去旅游,遇到神龛香炉的母亲也是纳头便拜,我负责偷摸在功德箱里塞钱,塞的太多了她也是不高兴的。有一次在一处景点,进了山门就是一个巨大的香炉,母亲还没进正殿,三炷香点燃在蒲团上就磕下了头,后来我问母亲,你知道拜的是谁吗?她摇头,的确是不知的。还有一次在少林寺,我跟母亲说,因为达摩的原因,这边都流行单手行佛礼,母亲也没管那么许多。只是少林寺各路菩萨太多了,我跟母亲商量这得有选择的拜,母亲也是听劝的,只是观音是一定要拜的。
母亲六十三岁了,关于信仰这一块儿我们谁也没说服过谁,她没有要求我们跟着她信这信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她改变信奉了一辈子的东西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