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寓言故事真读懂了?未必!

作者: 丁与卯摄影 | 来源:发表于2022-02-02 19:30 被阅读0次

大家好,“丁与卯”如期相约。日更挑战第380天,原创千字文第406篇。

深耕简书,开会员返贝,点击蓝色链接:

成为丁与卯旗下首开年度会员奖励200贝


前不久,从樊登读书中听到一个故事,说是《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作者,讲了一个隐喻,很有意思。

书的作者在南亚见到很多人抓猴子,怎么抓呢?人们弄一个小口的罐子放在那儿,罐子里有猴子喜欢吃的玉米,它们就会把手伸到罐子里抓玉米。

但是你会发现,猴子的手伸进去的时候刚刚合适,但抓了满把的玉米以后,手就拿不出来了,所以猴子被罐子套住,人们很容易就抓住了它们。

大家说猴子可以松手,但它不愿意松开到手的玉米,所以宁肯被人抓住,猴子也要抓着罐子不放手。

我们很多人借此嘲笑猴子,为什么不放手呢?实际上,我们很多人又何曾放下?猴子放不下的是到手的玉米,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彻底放下名利?

所以,说句扎心而又实在的话,与那个猴子相比,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别。

现实生活中,很多高人一直都在劝人“放下”,可是收效似乎甚微。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

最终才发现,这是人性弱点使然。我们常说,“拿得起,放得下。”其中,暗含了一层逻辑关系,未曾拿起来过,谈何放得下?!


后来,还有听说一个狗熊掰玉米棒子的歇后语,狗熊掰苞谷——掰一个丢一个。其实,这其中还有一个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

说是有只狗熊,走进玉米地里,掰了个棒子夹到腋下,走了几步又掰了个棒子夹到腋下,但原先的棒子却掉了。狗熊在玉米地里忙活了半天,最终手上就只有一两个棒子。

这个故事本来是告诫我们,不要只顾着追自己没有的东西,而丢弃自己手中已有的,最后,得到的只会更少。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狗熊掰玉米”是生命的一个普遍规则,人这一辈子其实也是一个不断获得又不断放弃的过程,生命的结束就是最后的一次放弃。

欢迎关注@丁与卯(全网平台同名),体悟生活哲理,留存时代印记。感恩一路同行,拙作定期更新,欢迎互动交流!齐帆齐商学院2021年度进阶营,第318篇,806字,累计532316字。

相关文章

  • 406.寓言故事真读懂了?未必!

    大家好,“丁与卯”如期相约。日更挑战第380天,原创千字文第406篇。 深耕简书,开会员返贝,点击蓝色链接: 成为...

  • 不明白

    以为自己懂了,其实未必懂了,最担心的是不知道自己没懂,为什么觉得自己懂了又觉得没懂,谁能客观的告诉你你理解的这个真...

  • 最大的温情,是长在心底的善良

    体验是最大的成长,很多道理听过很多次,但未必真听懂了,但体验过也许就懂了。 昨天在我老师的分享课中,我从她身上深刻...

  • 读了那么多文章,为何生活还是一塌糊涂?

    你读了那么多文章,未必是真的读。大多数时候,你只是在用眼睛看和扫而已。你懂了那么多道理,未必是真的懂。大多数时候,...

  • Leetcode【406、763、861、1094】

    问题描述:【Sort】406. Queue Reconstruction by Height 解题思路: 这道题是...

  • 3.《现代诗两首》课堂实录——王小东

    一、导入 二、默读 1.指名读 2.通过哪个词句读懂了什么? 师:不仅读懂了,还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真了不起。 3...

  • (十一)||读书,我为何?

    2014/8/8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道理,但你未必就真懂了很多道理,不过看这些道理还仍有它的意义。那就是当你在经历...

  • 花钱未必真浪费,稳定未必真安全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一起来继续研习李笑来老师的文章。 一 认识浪费 首先,我们来看这样两个生活的场景。 女孩子们...

  • TOP 86 - 91

    406. 根据身高重建队列[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queue-reco...

  • 身子懂了才是真懂了

    身子懂了才是真懂了 扎西德勒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中,咏春跟很多国术一样,需要练听劲和本能反应。很多动作都是需要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06.寓言故事真读懂了?未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ur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