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心脑血管病、癌症以及帕金森是影响寿命的三大杀手,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占居民死亡构成的40%以上,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以缺血性心脏病为例,尽管现代医疗对此类疾病的管理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它仍然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科研人员一直有兴趣应用干细胞疗法来恢复缺血性心脏病的心脏功能。
随着干细胞疗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想要了解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安全性和疗效。那么,当前火热的干细胞技术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领域到底如何?它安全吗?
9月26日,《干细胞转化医学》(Stem Cell Translation Medicine)上的最新论文评估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尤其是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力衰竭。这些数据分析将有助于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未来临床试验提供信息。
或许,我们可以从这篇论文的数据统计结果中找到答案。
这篇论文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了系统性荟萃分析,检索了Embase、PubMed/Medlin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数据库中的临床试验,总共有23项临床研究1148例患者符合本次分析的标准范畴。其中11项研究评估了急性心肌梗死,包含509例患者;12项评估了缺血性心力衰竭,包含639例患者。
在11项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试验中,其中7项采用了自体间充质干细胞,4项采用异体间充质干细胞。而在12项与缺血性心力衰竭相关的临床试验中,9项采用了自体间充质干细胞,3项采用异体间充质干细胞。
结果发现,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患者总体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有显著的改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因此,这项荟萃分析的系统评价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脏病看起来是安全的。未来的临床研究需要一个设计良好、动力充足的随机对照试验(有严格的不良事件报告和心功能评估),以进一步建立一个明确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风险-收益曲线。
这23项临床试验数据的荟萃分析结果告诉人们,成体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梗和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整体结果是积极的。
目前一些临床试验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前段时间,《循环研究》杂志(Circulation Research)在线公布了一项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CardiAMP)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队列研究中前10名患者的治疗结果令人满意[3]。这是首次公布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关键性试验的结果数据。III期临床试验是治疗作用确证阶段,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的审查提供充分依据。这也意味着这款疗法离上市更近了一步。
事实上,全球还有更多的相关领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中,当前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脏病的临床试验就超过了25项。在这些临床试验中,绝大多数处在临床II期。由于监管、财政和制度的限制,目前还没有更大规模的疗效试验。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临床试验汇总表[2]
备注: 表格内容整理自Stem Cell Translational Medicine,具体项目信息可以利用编号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查询
未来,随着临床试验规模的扩大以及试验设计的更加完善,相信干细胞治疗心脏病的风险与收益会更加一目了然,到时候患者就能有更直观的判断。
参考文献:
[1]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dult Stem Cell Therapy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Ischemic Heart Failure (SafeCell Hear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2] Concise Review: Rational Us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3] 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BioCardia's Phase III Pivotal CardiAMP Heart Failure Trial Reported In Circulation Research Journal
对本文有任何想法,可在评论区给小编留言噢~我会及时回复哒~ 更多干细胞科普/案例可了解公众号博雅干细胞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