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论语集注的作者宋朝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之一。
源源不绝的活水,使方塘清澈似境,映照天光云影,佳趣天成。人活着所以美好,就在能够学习,学习使人日新月异,而精进不已,至真至善。
在古代受教育是贵族的专利,一般平民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由于平民没有机会接受教育,民智未启,一般人的生活就如一潭死水,人生的境界永远无法提升,更不会有参与政治的机会了。
武力和智慧,都是力量,而学习是提高智慧从而提升人生境界的唯一途径。 可有的人天生聪慧,智商较高,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而有的人资质平平,孜孜以求,才得稍进。
人天生的资质也许不平等,但这种不平等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只要我们有决心、信心和恒心,天才可以一目十行,我们可以一行十目,下别人十倍乃至百倍的功夫,一定会取得不俗的成绩。
“成功是一分的天才、九十九分的努力!”爱迪生那样头脑的人都有这种认知,我们一般人怎能不重视学习,不努力用功,中国人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除非我们妄自菲薄,甘于平庸,困而不学。
当然,学习也不是一味死学,也是要讲求方式方法的,思考追问和自省尤其重要。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个人做任何事,特别是学习,必须有强烈的自觉心。
一个人遇到问题,不自问也不问别人“怎么办”,圣人也拿他没办法。求学就好比游泳,我们必须入水,才能学会游泳。求学问,也必须钻进问题里面,面对问题,接受问题的挑战,问题才有解决的可能。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国维先生以词来形容成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独出心裁,别具新意。
这第一境是:繁华落尽,独立高楼,天涯茫茫,我们想那该是孤独茫然,不知何所往的人生况味。那第二境是:勤勉从事,衣带渐宽,为伊消瘦,那是在找到了奋斗的目标,一往直前,义无反顾的狂热。第三境是:寻寻觅觅,蓦然发现,我们必须忍受孤独煎熬,才能有所发现,发现我们所探寻的答案。
物理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因为这个原理是阿基米德发明的,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这是一个有关浮力的原理,阿基米德在发现这个定理之前,百思不得其解,有一次他放了太多的洗澡水,人一进澡盆,水就溢了出来,他恍然大悟,跳出了澡盆,大喊着:发现了,发现了!
那一份狂喜,真是不言而喻,这就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所获得的无上愉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