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点心理学】习得性无助

【一点心理学】习得性无助

作者: charlie_hao | 来源:发表于2019-04-07 21:53 被阅读0次

一切都从认识到,感知到真相或者说自身状况开始。

算是开设一个新栏目,心理学这个东西原本在我看来根本没什么用处,后来渐渐发现它的奇妙和神奇之处,我想问题容易越想越多,越想越深,有时候就是钻牛角尖,甚至比那还要严重。心理学会帮助自己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思考,以及更多的理解自己,理解大众的情绪以及行为模式。心理学知识可能每知道一个,就有可能会改变现在的自己一次。所以开设新栏目的也是积累,为了更好的成长。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

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

1965年,一位名为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Seligman)的科学家开始了电击狗的实验[1]。他试图扩展巴甫洛夫——这可是个能够让狗在听到铃铛响的时候分泌唾液的家伙——的研究范围。塞里格曼想把研究引向另外一个方向,当他摇铃的时候提供给狗的不是食物而是电击。为了让它们保持不动,他在实验的过程中用狗项圈限制了它们的活动。

在狗被建立了条件反射之后,塞里格曼把它们放进一个大箱子里,这个大箱子里有一个低矮的栅栏将它一分为二。实验者设想如果他们摇铃(并不电击),狗将会跳过栅栏以逃脱电击,但结果它并没有这么做。它只是坐在那里做好被电击的准备。于是他们决定试试铃响后电击。结果狗仍然只是坐在那里并且承受了电击。当他们把一只之前从来未被电击的狗放在盒子里,然后电击它——结果它跃过了栅栏。

习得性无助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举个例子,在疗养院这个鼓励服从和被动的地方,病人的每一个独特的想法都遭到关注(和反对),那么这些病人的健康和幸福感会急剧下降。相反,如果这些疗养院里的人被赋予责任和选择权,他们就会保持身体健康和心态积极[1]。

还有,如果你很长一段时间保持单身,你会判定孤独是生活的真相并且错失跟人约会的机会[1]。

很多时候,被打击到了,是我们自身的原因,当我们习惯了某种模式,因畏惧失败或恐慌再也不敢走出去。其实外界环境或者人际环境已经不再是从前那样了。突然间有一种,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感觉。

相关文章

  • 学习| 积极心理学—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不知不觉,你居然习得了可怕的无助,从此,它将长久伴随着你,轻易不肯离去。 “习得性无助”是积极心理学...

  • 心理学实验之一习得性无助

    心理学实验之一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定义 习得性无助是指,当一个人经历了重复的失败和惩罚后会自动放弃抵抗,形成任人...

  • 习得性无助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还是第一次听到习得性无助这个词,是在我的心理学课上听到的,之前真的是我孤陋寡闻了? 习得性无助是...

  • 习得性无助—心理学小知识3

    习得性无助——还有希望嘛? 这是《心理学导论》第十三版中的小节标题。习得性无助是一种习得的,在面对困难、惩罚或消极...

  • 我不行,我做不到

    有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叫做“习得性无助”。百度上说,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一个...

  • 你知道习得性无助吗?

    文章摘自“樊登读书会”(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习得性无助,这是一个心理学的专用名词。什么叫习得性无助?这个无助是哪...

  • 今日关键词--习得性无助

    心理学常有一个名词--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

  • 浅谈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 动物患了习得性无助,会表现出沮丧,压...

  • 心理学效应

    有一个心理学概念是:习得性无助 鸵鸟效应,

  • 习得性无助 研修日记9.13

    心理学家有一个实验,叫作“习得性无助”。什么叫习得性无助?这个无助是怎么来的?是学来的,是你自己学来的。从哪学来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点心理学】习得性无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he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