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寒的选歌里读电影

作者: 一筒Yvonne | 来源:发表于2017-02-27 23:42 被阅读57次


还记得三年前,看完韩寒的电影处女作《后会无期》之后,循环了几天原声带的歌曲,不禁感叹,韩寒的音乐审美也和他的文学一样有深厚的造诣,所选的旋律小众而耐人寻味,所改编的歌词也是富有内涵,它们在电影中出现的时间点恰到好处,与其说烘托了气氛,倒不如说与情节相辅相成,即使单拎出来听,依旧还记得电影的情节。

这次《乘风破浪》里的配乐,依旧没有让我失望。正如陈可辛对韩寒的评价,他太会讲故事了,从电影感,节奏,到审美都太好了。

首先是饱受争议的主题曲《男子汉宣言》,被冠以“直男癌”的批判。其实我刚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对这种评论是不以为然的,为什么就不能是反讽呢?故意这么说,以此抨击当下的大男子主义呢?等到看了电影之后,就会明白,根本就不是那回事。韩寒解释说,这首歌与后来的《男子汉誓言》分别描述婚前和婚后的表白,一体两面地反映出新婚男子内心自卑迷茫、却努力打起精神过好生活的心态,是对妻子的撒娇。


韩寒《乘风破浪》主题曲—男子汉宣言 - 腾讯视频

在徐正太和小花的大婚之日,徐太浪却“不合时宜”地唱出这首歌,说的不正好是正太的一生吗?

“我可是没有本领的人,我这个家全都靠你”。

正太算是个没有本领的人吧,在那个说我想静静没有人问你静静是谁的年代,他以为开录像厅囤足够的BB机就会发财致富,却最终还是穷困潦倒。反观小花,既烧得一手好菜又上得了夜班,即使身材娇小长相甜美,言语间却透漏着一丝霸气,为了正太甘愿将自己作为终极考验应对各种男人。结尾的彩蛋揭晓,原来小花是KTV的花姐,原来我们一直以为小花是大哥的女人,何尝不是正太才是大姐的男人呢?

但正太就真的是个没有用的人了吗?他热血心肠,重情重义,对老婆是如此,对兄弟亦是。和小花从四岁到结婚,一直喜欢这种腻腻的感觉,即使后来小花死了,他也再无婚娶,从一而终直至白头;面对小偷,行侠仗义,拔刀相助;兄弟出事了,也一定冲在前面,他可以因为妻子怀孕放弃报仇的念头,但为了兄弟,他忍不了。

当阿浪唱出这首歌的时候,他已经从心底里和那个中年的正太和解了,他原谅了他一直憎恨的父亲,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正太问他你的车怎么开得那么好的时候,阿浪淡淡一笑说可能是遗传吧。

他一直以为自己和父亲不一样。印象中的父亲是一个迂腐、暴躁、蛮横、一事无成的中年男人,蹲了六年的监狱,让母亲在产后抑郁中死去,殴打儿子,不理解儿子的梦想。而自己则充满热血和理想,在不断的努力中取得功成名就。他瞧不起父亲。直到他回到过去,以父亲兄弟的身份,经历他所不知道的父亲的青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身上始终留着父亲的血脉,他有今天的成功离不开父亲年轻时候的特质,他们,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父亲也努力经营着生意,保护着亭林镇的良家妇女,想着给老婆孩子更好的未来准备了一笔储蓄和投资。只不过,他赌错了历史发展的方向。等到六年后出狱,兄弟散了,妻子死了,他自己也被时代淘汰了。他迷茫、懦弱、忧愁、焦虑、失败,于是他只能希望儿子能够遵循妻子的心愿成为医生,而你,却对他不屑一顾。他连这最后的尊严都找不到了,只能在你的训斥和怨恨下成为一个默默站在角落里的耄耋老人。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想成为大人物,至少,和我们的父辈不一样。他们顽固不化、不思进取、对我们指手画脚,而我们叛逆、任性、张扬,就是想用力地表明我们的态度,我们会更意气风发,会更乘风破浪,会更家缠万贯,也会更出人头地,我们不需要被安排的人生。你以为他们不是吗?你只是不认识他们人生中前30年的样子。

就像张爱玲说的,如果你认识以前的我,就会原谅现在的我。所谓的中年危机,就是在命运的剧变下和家庭的责任中所独自承受的无人可依靠的压力,对我们的父辈宽容一些吧。倘若他们失意了,犯错了,沦为一个庸庸碌碌的人,请你明白,他们不过是选择了一条平凡之路。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这部电影的另一首主旋律是香港的经典歌曲,刘家昌先生发行于1985年的《在雨中》。

正太、阿浪和六一三兄弟走进KTV唱的一首歌,可以注意到电影的一个细节,正太说他喜欢这首歌,出生于1999年的阿浪居然唱得比六一还好听,你可以说,这有什么,这是一首经典老歌啊,我90后也会唱。但我宁愿相信,难道不是因为阿浪小的时候经常听父亲放这首歌吗?想必他潜意识里,也并不是完全不接受父亲的一切吧。

分享韩寒/亭东小伙伴的单曲《在雨中》

这首歌,既反映了徐正太崇拜香港电影主角的侠肝义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情怀与缅怀。

“你说人生艳丽我没有异议,你说人生忧郁我不言语,只有默默地承受这一切,承受数不尽的春来冬去”

这首歌唱的是阿正吧。人生艳丽吗?当然了,热血的青春,忠贞的爱情,义气的兄弟,还有火锅那一晚的抱负和豪言壮语。人生忧郁吗?是啊,孤独地苍老,落寞的晚年。

这首歌唱的也不仅仅是阿正吧。不管是在哪个时代,都在经历着更迭,天翻地覆的变化。谁也没有办法预知未来,所有在面对命运选择的人,都既觉得自己即将飞黄腾达,也隐隐地担心自己所选择的行业、事业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走向夕阳和没落。

就像片名,乘风破浪,英文名却是Duckweed,浮萍。

我们不过是一片在雨中的浮萍,在时间的长河中乘风破浪,只不过有些人像小马,有才气、有远见、有机遇,被命运的浪花推得高一点,而有些人像正太、像六一、像罗力,被命运的浪花拍得低一点。还有更多人像千千万万中的我们,兜兜转转,起起伏伏,总有些事情无能为力,追求无果,那就看开吧,那就认命吧。道一句que sera sera,顺其自然吧。

除了这两首描写主角的歌之外,另外两首出现在小马和罗力身上的歌也很出彩。

马化腾当然不是小人物,但作为小马当然算是了。他的专业在当时看来就是无业,他研究的即时通信也没有人理解,他连自己都断定自己以后是最没钱的那个,即使被绑架,他的兄弟居然都没发觉。

于是他选择了告别,他要去找他的世界。但他却连一封辞别的信都被雨水浸湿得仅剩两行。

心里的千言万语变成了一曲《别送我》,歌词表达了“别送我”和“送别我”之间的矛盾心情。

分享陈鸿宇/苏紫旭/刘昊霖/寒洛的单曲《别送我》

请送别我吧,请送别我吧,此去不知道归期,很有可能就是最后一面了啊。别送我吧,别送我吧,我怕彼此伤心难过,就当我是天上的云朵吧。

兄弟一别,从此就后会无期。(咦,怎么韩寒的兄弟情都是后会无期,可能始终都纪念着他已故的好朋友徐浪吧。)

罗力也是个小人物,不是因为他是黄志强的手下,而是因为他唱的那《一方天地》。

分享张本煜的单曲《一方天地》

妻子松子喜欢日本,在还没有能力带她去的时候,他打造了一个充满日本风情的料理小空间,两人面对面席地而坐,喝着日本的清酒,不正是小人物间所拥有的温馨么?我能给你的不多,只有这一方天地,但这一方天地是我的全部,质朴却诚挚而恳切。

可惜,松子要的不是这些,她要的是能买金链子的钱,要的是坐在豪车里的富贵。

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无奈,大人物有大人物的宿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在有生之年,

别让叛逆成为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代价。

别让离别成为故人何在烟水茫茫的遗憾。

别让珍惜成为薄情寡义贪慕虚荣的浪费。

都是小人物,就别说什么大话了。

有一天,我们也会变成唠叨、暴躁的中年人。才终于顿悟,他们最大的成就,就是把我们抚养成人啊。

一代又一代。

相关文章

  • 从韩寒的选歌里读电影

    还记得三年前,看完韩寒的电影处女作《后会无期》之后,循环了几天原声带的歌曲,不禁感叹,韩寒的音乐审美也和他的文学一...

  • 飞驰人生.后会无期

    我选了韩寒的两部电影名字作为标题,并不是因为我找到了什么相关联系,只是觉得放在这里它合乎情理。 少时读不懂韩寒的书...

  • 胭脂扣:爱你不如爱自己

    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不应该听张国荣的歌,听了张国荣的歌,也不应该看他的电影。看他的电影,也不该选《胭脂扣》。看...

  • 韩寒的电影

    一时之间,引发网友们对科目二之难考的热议。 等等,发现哪里不对劲了吗? 科目二没过的人,明明是片中的角色,不是沈腾...

  • 人生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规划

    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里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人生如梦,人生如歌,怎样的人生才是想要的........

  • 飞驰人生:一生很短,去做你内心最热爱的事

    1 《飞驰人生》这部电影可以说是韩寒的缩影了,电影开篇,张驰的自述里有着韩寒个人的赛车经历。而当张驰介绍自己的车坛...

  • 韩寒的飞驰人生,从写作开始

    由韩寒指导的电影《飞驰人生》上映至今,累积票房已经超过15亿。 从《后会无期》到《飞驰人生》,韩寒的导演生...

  • 再谈“道理明白了那么多,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是韩寒《后会无期》电影海报的标语,咱们这里不去过多讨论电影里的具体情形,从浅显的道理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明白...

  • 读韩寒作品的感觉

    韩寒的文字,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两个字,真实 韩寒的大名从初中就一直听到,但是知道最近才开始读韩寒的文章和书籍,最开...

  • 《飞驰人生》:韩寒电影已经来到了一个极点?

    我们如何界定韩寒电影的风格?韩寒电影为何能够再三取得成功?韩寒电影接下来还会迈向更大的成功吗?这个“地球上迭代速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韩寒的选歌里读电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fa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