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社会,选择单身的人越来越多。最新统计,中国单身人口超过2.4亿,美国单身人口超过1个亿,日本单身比例大约在35%左右。传统成家立业的观念,对于新一代的影响似乎慢慢在削弱,如果没有找到合适在一起的人,那么凑合过可能还不如一个人。就像歌词里说的那样”往往爱一个人有千百种可能,但滋味不见得好过长夜孤枕。”
单身社会
【美】艾里克•克里南伯格 著 沈开喜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
本书对越来越普遍的单身现象以及独居生活给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带来的巨大影响进行了研究。
本书以美国社会为研究背景。在1950年代,美国人口中只有22%的人在单身生活,而今天,超过一半的美国人正处于单身,其中有3100万人在独自生活——这差不多占到了美国成年人口的1/7。独居人口占到了美国户籍总数的28%,成为美国最普遍的家庭形式,甚至超越了核心家庭的比重。本书认为,这一数字绝非一时潮流,而是代表了美国自婴儿潮以来最重大的社会变革——我们正在学习单身,并由此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传统思想认为独自生活将导致孤独和与世隔绝的孤立,本书却向我们揭示了绝大多数单身者正热忱地投身社会与社交生活中,他们比同龄已婚人士更热衷于外出就餐、锻炼身体、参与艺术和音乐课程、公众活动、演讲以及公益活动。甚至有证据表明,比起与配偶居住的已婚人士,独自生活的人们身心更为健康,而他们都市公寓的生活方式,相较郊区独栋家庭住宅也更为绿色环保。
本书通过对三百多名不同年龄和阶层的男女进行深度访谈,对不同类型的独居人士及其生活进行了分析:年轻的专业人士愿意支付高额的公寓租金以换取自由和隐私;三四十岁的单身人士不愿为了不尽如人意的伴侣而牺牲自己的事业或生活方式;离婚人士不再信任婚姻是幸福与稳定的基础;还有那些宁愿独居也不愿与朋友或者孩子共同居住的老年人。通过这些对话,克里南伯格得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论:在如今这个媒体无处不在、人与人高度紧密相连的社会中,独自生活令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更懂得享受伴侣的陪伴。
本书用令人耳目一新的统计数据、第一手资料以及对于独居人士的生动刻画,颠覆了人们对于单身的传统认知,并为单身社会这一形式给出了结论性的评价:单身社会,正成为一次空前强大、无可避免的社会变革。
读《单身社会》
以明读书会会员 姚雅婕
这本《单身社会》我在单身的时候读过一遍,结了婚又读了一遍。推荐这本书,并不是想标新立异去鼓吹单身,而是因为单身这一群体,或者说这种社会现象值得我们认真对待,而处于婚姻生活中的人,依然需要面对孤独和种种困难,所以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要具备一点单身和独居的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以美国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书中所指的“单身”,主要指主动选择独居的人。所以我们也就暂且不说大量相对落后地区的被动单身群体。
更喜欢英文的书名,Going Solo,因为单身,或者说主动单身,可以被视作方兴未艾的社会现象。上个世纪的时候,家庭还是主要的社会基础单元,独居被视为一种过渡的生活方式,但是今天的统计数据说明,“超过50%的美国成年人正处于单身”,独居“成为了美国第二大户籍形式”。虽然仍然有大量的学者和政治领袖鼓吹婚姻与家庭的众多好处,但这仍然不能阻止大量美国成年人选择独居,其中大量的独居者是女性。作者还列举了瑞典、挪威、芬兰、丹麦、日本、德国的例子,以说明在经济更加发达的地区其实单身人口的比例更高。
来看我们周围的情况。相信像我一样,许多人身边都会有些单身独居的朋友。然而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如果一位单身女子选择独自生活,她必然会遭到周围人的怀疑和议论,甚至会被怀疑存在治安威胁,但是三十年后的今天,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大城市,人们已经接受了女生可以独自租房生活这一现象,虽然仍然不乏议论和猜测,但是没有陌生人会擅自干涉这种选择。我同龄的单身朋友们,虽然都面临着或大或小的结婚压力,但是不少人依然希望保持单身的自由状态,拒绝为了结婚而结婚。虽然没有统计数据,但我想,即便在中国,聚集在经济发达地区主动选择单身的人口比例也会高于其他地区。
艾里克•克里南伯格与《单身社会》那么,为什么在经济更加发达的地区,单身人口的比例会更高?
作者总结了几个因素:首先,经济发展和现代国家福利提供的社会保障,让更多的人可以负担起独居的生活,而不必为了生存与其他人结合为家庭生产单位;其次,个人主义的兴起与现代道德准则对“自由、适应性、个人选择的尊重”,让人们渴望为个人谋求最好的发展;此外,“女性地位的提升、通讯方式的变革、大规模的城市化,以及人类寿命的大幅延长”也都推动了单身群体的发展。而这些因素都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有意思的一点是,作者说单身的选择在童年时期就埋下了伏笔,家庭人口数量的下降和住房面积的提升改变了房间分配方式。“许多选择了独自生活的年轻人从小就形成了这样的想法”,因为他们从小就拥有了“自己的卧室”,这让他们从小就具有了隐私的观念,并培养起了独处的能力,因而在成年之后,会希望保持这种自由的状态,延续无责任的“第二青春期”的状态。
(这不禁让我想到大学集体宿舍的情况。曾经拥有独立房间的孩子在几乎完全是公共空间的集体宿舍中的矛盾,也许并不能简单归因于个人品性和生活习惯,或许是失去私人空间的生活所带来的被剥夺感以及内心紧张情绪的一种爆发。如果更多的大学允许学生走读,会不会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改善同学关系?)
独居具有许多的优势,比如两性生活上的自由,距离刚好的友情。此外,独居避免了不必要的社交,因而可以将有限的精力分配到满足自身的需求上,当然也有利于个人技能的提升和事业的发展。
单身生活会要求哪些能力?
自由必然有其代价,比如需要负担更多的家务,需要学会与自己相处,需要建立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单身可能面对更多的压力,比如承担更多急难险重的工作。人们会倾向于认为单身的人应当承担更多的工作职责,因为他们没有家庭需要照顾。同时,在一些高强度工作领域,比如“银行、法律、媒体、医药领域”,会默认工作优先于生活和感情。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是摆在单身人士面前的困难,特别是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
对于单身女性来说,维持自我认可可能也是一件需要努力的事情,特别是对一些错过了婚育年龄的人来说,因为社会对女性的角色仍然包含了照顾家庭和繁衍后代的巨大期待。对抗社会压力,除了寻找并建立小团体(也就是编织社会支持网络),还可以通过提升照顾自己的技能来达成(养宠物也是一种移情的选择)。
在消费市场,单身人士也面临歧视。比如旅游时需要支付两人份的住宿费,比如合作式公寓的董事会更不欢迎单身人士特别是女性,从而提高了单身人士的居住成本。(“合作式公寓,是一种法人或公司体制的地产所有、住房使用权的置业形式。合作式公寓通常是会员制的,所有成员以股份形式拥有一个单位的住房,而所有会员的资源被整合,因而在购买与住所相关的其他服务和设施时,可以享有更好的价格优势。”)
美国的单身人士面对的这些压力,我们可能也有,甚至更甚。对于大城市的居民来说,置业的压力尤其沉重。(不知道政府是否允许单身朋友们共同购买房屋,偿还贷款?)
许多人可能会认为单身最可怕的一点是孤独感,然而,作者告诉我们“有伴侣、已婚、有孩子的人所面临的生活难题并不见得就少一些,这其中也包括了孤独感”。虽然婚姻具有种种的益处,比如节省生活成本,养育后代,建立社会纽带,但是对于减少内心孤独的作用仍然值得怀疑;此外,这些益处也许更多是建立在女性的牺牲上的。难怪,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在衡量了婚姻的成本与收益之后,不愿意接受婚姻生活的束缚,而选择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何面对孤独终老?
一个现实是,不论我们是否走入婚姻,都可能面临着孤独终老的局面。考虑到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女性可能更需要面对独自老去的问题。衰老意味着我们越来越失去对身体的控制权,进而失去安全感和自尊,尤其是当我们不得不入住到养老院和医院的时候。
当我们老了,伴侣离开,是否愿意与子女同住?(还有一个现象需要注意,就是老年离婚。)同时,我们的子女是否愿意与我们同住?同住意味着要彼此妥协,对于许多老人来说,可能还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包括照顾孙辈,而这也许不是老人期望的生活,毕竟辛劳一生,刚刚才终于卸下重负。再者,许多独居老人,特别是没有子女的老人,存在与社会严重隔离的问题。他们独自居住,缺少社会交往,抵御风险的能力非常脆弱。1995年芝加哥热浪中独居老人的过世,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应对这样的问题,我想我们只能早作准备,其中包括经济上的准备,心理上的准备,以及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以避免与社会隔绝。此外,对于老人,特别是那些孤寡老人,我们可以做什么?除了经济上、医疗上的支援以外,还有帮助老人建立相互支持的交往圈、加强老人与社会的联系、改善老人的居家环境(比如安装便利安全设施)、更多更细致的工作与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而这也需要更多的政府资金投入。
如果孤独终老或者在养老院和医院里结束生命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结婚并不能改变什么,早作准备,更好地告别也许是更好的选择。(推荐阅读《最好的告别》。)
如果一个人也可以生活得很好,为什么要结婚?
过去人们为了生育和财产而结婚,现在人们可能会说为了爱情而结婚。然而事实是,基于爱情的婚姻并不比结合了现实利益的婚姻更稳定,而离婚的成本远高于分手。况且为了爱情,就一定要结婚吗?不结婚就不能拥有爱情了吗?
我想,单身与爱情并不相互排斥,我们可以享受单身的美好,同时勇敢去追求爱情。而婚姻是一个需要共同遵守规则的游戏,是一场不断卷入对方生活的冒险,是彼此的妥协和共谋,即便在婚姻之中,两个人也不会融为一体,依然存在需要彼此尊重的边界。
我也时常问自己,为什么要结婚,婚姻对我的生活有改善吗?答案很模糊,不过至少婚姻没有摧毁我,庆幸自己在拥有共同空间的同时仍然保留了一小块自留地。就目前来说,这种状态让人满意。
本文作者 姚雅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