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散文想法
在体制教育里也能自我实现,走出教育的第三条路

在体制教育里也能自我实现,走出教育的第三条路

作者: 王塞 | 来源:发表于2019-04-07 21:45 被阅读0次

    1、

    现在的环境,似乎有足够的理由让家长焦虑。

    民办学校竞争太激烈;普通公立学校学习环境差;体制内抹杀孩子的个性,孩子没有自由没有自我;完全体制外吧,又没有那么强的经济实力。

    也许在很多家长看来,自己面临的就是完全两难的选择:要么体制内,要么体制外;要么完全的鸡血,在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要么就是用钱给孩子铺路,让孩子出国,实现更自由的成长。

    在非此即彼的选择的夹击之下,家长们尤为焦虑,尤为艰难。

    有没有一种可能,孩子既能就近接受体制内教育,取得好成绩的同时,又不失去自我,得到长远的发展呢?

    我们今天就说说第三条路,也就是通过家长的调节和参与,最大程度的利用环境,让孩子在现行体制中实现比较均衡的发展。

    2、

    要说明的是,我认为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做的还是比较好的,识字算数方面,孩子在一般的学校也可以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中国的孩子不是基础不好,需要补课,而是后劲不足。学前忙,小学累,初中苦,高中拼,大学混。

    一个上了大学就失去了人生方向的孩子,是很难有幸福感和取得人生长远的发展的。

    所以,家长的第一个任务,是要帮助孩子平衡松紧,帮助孩子适当放松。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跟风似的用无数的课外班把孩子的时间填满,也许会缓解家长的焦虑,但是,从长远看,这是舍本逐末,只是赢在起跑线没有任何意义。

    家长的策略应该是在学前和小学阶段帮助孩子放松。让孩子多阅读多玩耍,发展兴趣,培养孩子的人文素质,随着孩子心智和身体的成熟,再逐渐加码,帮助孩子寻找发展的方向的同时,为高中和大学的更加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做铺垫和保障。

    给孩子留一些空闲时间和探索的空间,着重培养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帮助孩子发展素质和兴趣,按照个体的成长规律来安排教育的进程,是非常重要的。

    也就是学前玩,小学问,初中读,高中拼,大学勤。这是更符合人的成长节奏的安排方式。

    如果家长觉得完全照做不容易,至少也要在孩子学龄前和小学的阶段,帮孩子挡一挡来自环境的压力,给孩子争取更大的成长空间。

    如果学习对于孩子来说,不是超出年龄范围和能力范围的纯粹的苦差事,孩子会对学习有更好的认知,而不是从内心的反感排斥。

    孩子有足够的阅读和休息时间,有好的学习态度,也就是夯实了学习的基础,更容易取得好的成绩。

    3、

    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的看待练习和考试,发挥孩子主动性。

    家长帮忙放松并不是说给孩子完全的自由,相反,适当的练习和考试是对学习过程必要的补充。

    我家女儿知道我反对占用很多时间写作业,所以有一次故意拿回她的试卷告诉我,她觉得做这个试卷没有必要。

    我看了试卷上的题目,告诉她,这样的练习是有必要的。我们看过织布的过程,按照课本按部就班的学习就好像是经线,可是如果要织出结实的布匹,就要加入纬线。练习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加固知识、引发思考。

    练习是必要的,考试也是必要的,但是,我们要清楚,学习不代表着刷题,学习不是为了考试,成绩只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和工具。

    大家都听说过第十名现象,意思是一个班里最有出息的学生,往往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前几名,而是班上处于中游的第十名左右的学生。

    第十名左右的孩子其实是集体中最原生态的保留了本真的孩子。他们既没有差生的自卑,也不会像优秀生那样想赢怕输,或者为了迎合别人而变得虚假,而是真的为自己在学习。

    第十名现象值得家长反思,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的看待学习和考试。

    学习是为了求知,成绩只是检验学习成果和学习态度的工具。不要为了考试和分数,过分透支孩子的精力体力和兴趣爱好,为了考试而学习,成绩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要引导孩子和自己比,而不是和别人比,把与别人的竞争转化为对于优秀和卓越的不懈的自我追求,正确的看待挫折。

    有自我和学习成绩并不是一对矛盾体,相反,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真正有效率的学习,在于学生是否能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孩子不是出于压力学习,不去迎合考试标准,而是有自己的节奏和追求。

    这样的孩子,也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能最大程度的保留自我。

    4、

    家长要帮孩子培养人格品质和思维能力。

    有人说,现在的教育是错位教育,老师培养人格,父母辅导功课。我深以为然。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具体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培养他乐观、坚毅、柔韧的品质也许更为重要。其实这些人格和品质,就是一个人的软实力。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班的大学同学毕业之后各奔东西,开始时,你觉得大家的起点一样,但其实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看出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

    这就是软实力在起作用。

    真正的决定人生方向的,不是看的见的成绩技能和证书,而是一个人对自我、对世界的认知,他的思维习惯、个性品质等等这些看不见摸不到的深层次的东西。这些软实力决定了一个人究竟能走多远,这才是人生真正的竞争力。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的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完成孩子软实力的建设,也就是人格的构建。包括对自我的认知和肯定,对自我情绪的接纳,对不良情绪的调整,对他人的认知和包容,对他人对自己看法的态度等等。

    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这些认知以及价值观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教育的全部过程之中,这也是家长应该着力的方向。

    平时和孩子聊一聊,在学校发生了哪些事,孩子事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应该怎样处理,帮助孩子正面解读这些事件。

    听孩子讲述一件事情,认可孩子的感觉,搞清楚孩子的思考方式和道理,让孩子根据结果反思原来的方式和道理是否合适,再由其自我调整反馈,启发孩子自己面对和解决问题。

    家长引导孩子形成批判性思维和成长性的眼光,孩子能正确看待自己、看待困难,那么,不管在什么环境里,孩子都能够得到成长。

    5、

    美国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认为:如果我们以失去自我的方式融入群体,我们就会像一锅粥一样,每个人都失去个性、独特性和完整性。

    但是这并不是融入群体唯一的方式。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我们不必成为一锅粥,而是可以像沙拉一样,保持各自完整的成分和不同的口感,这样,我们虽然看上去与环境融为一体,但还是保留了自我。

    现在的教育环境确实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不可能把孩子养在真空里,或者一味逃避现实,必要的暴露也是对孩子的锻炼。

    毕竟,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不仅环境能影响人,一个善良、纯洁、有进取心的孩子也能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伙伴,给环境注入积极的元素。人和环境之间,也可以是良性的互动。

    想要建立这种良性关系,充分的利用环境,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建立是非观和批判性的眼光。如果孩子跟随自己的内心的节奏,自重爱人,有正面解读的能力,那环境的问题就不会变成孩子的阻碍,反倒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在两难的选择之外,一定还有第三条路。关键是家长如何平衡,如何引导。

    不管孩子在什么学校,在什么环境,只要家长做个有心人,他就是在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体制教育里也能自我实现,走出教育的第三条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pe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