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乾隆帝的书画、瓷器的人们,都称他老人家拥有“农家乐”般的审美和艺术爱好,那也许是他长期受父亲高冷风格压抑,或是审美疲劳后的一种另类追求吧。
但说到艺术造诣和创造,在中国历代帝王,乃至整个历史长河中,他都应该是名列前茅的。单就诗作而言,他一人留存的就有4万多首,和整部《全唐诗》的数量相去不远。
乾隆曾写过一首关于宋代官窑的诗:“李唐越器久称无,赵宋官窑珍以孤。色自粉青泯火气,纹犹鳝血裂冰肤。”
诗作本身不是本篇研究的内容,对于阅宝无数的乾隆爷来说,看到了一件什么样的赵宋官窑器物,会让他生出“珍以孤”的感叹,现在也已无从得知,我也只能借助国家博物馆中陈列的这件“官窑粉青釉海棠式套盒”来谈谈我对宋官窑的粗浅认识。
宋代五大名窑分别是: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据有人统计,汝窑现在有记录的不超过100件,几乎全藏在顶级的博物馆里,都是稀世珍宝。在故宫博物院据说有17件,而国家博物馆只有两件,其中有一件在“中国古代基本陈列”馆。在“中国古代瓷器”展厅中看不到汝窑的瓷器。
宋代分北宋和南宋,官窑同样也分“旧官”和“新官”。南宋人顾文荐在《负暄杂录》中写道:“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这几个字被后世专家认定为官窑存在的依据。宣政是宋徽宗的执政的宣和年间,已是北宋的末年。不久,发生了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北宋官窑也不复存在。
宋高宗在临安称帝后,为了烧造高质量的瓷器,先后新建了官窑“修内司”和“新窑”。“修内司”和“新窑”就是南宋的官窑,学术界称之为“新官”。1985年,文物专家在杭州发现了两处官窑遗址: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1992年,建起南宋官窑博物馆以外开放;2002年又进行了扩建和陈列改造,2003年5月18日对外免费开放。
明代人曹昭,写成了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物鉴定专著《格古要论》。其中对官窑器是这样写的:“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色好者与汝窑相类。有黑土者谓之乌泥窑。”
对照《格古要论》这段话,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官窑粉青釉海棠式套盒”。套盒高9.9cm,口径16.8cm,足径18.6cm。子母口呈五瓣海棠花式,内为碗形,直壁高墙。粉青色釉,香灰色胎。器物胎薄釉厚,很明显是多次施釉完成的。釉色溢青流翠、含蓄内敛,莹润如玉。釉面片纹纵横交错,大片纹间闪现小冰裂纹,是宋官窑佳品。
其实,在很多人的眼中,包括我在内,这件器物并不吸引人,甚至可以说很不起眼。这或许就是一种修养和审美的体现吧,我也是多去到国家博物馆,写了这个展厅中多件展品后才关注到它的。“官窑粉青釉海棠式套盒”,就这样静静地躺在国家博物馆的展柜里,等着您来看、来读、来品、来赏。也欢迎方家给我以指导,让我能更好地发现它的美,蕴含的品质和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