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村里最悲伤的姑娘,叫小芳》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个大唐艳遇故事。
故事的男主人公,叫元稹。
粗通诗词的人都知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句,作者便是元稹。
这诗句听起来,很痴情很煽情的感觉吧,而且引用频率很高。但是其实写出这样句子的人,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用情赤诚。
举凡才子,一般都比较风流,况且唐人三妻四妾都很寻常,所以元稹如果只是风流,我也真的不会诟病他。只是这位老兄的为人,实在令人不齿。
要说风流,张爱玲的前夫胡兰成,在逃难途中一路艳遇不断,从小护士到小寡妇,从女房东到黑帮老大的女人,几乎遇佛杀佛花见花开魅力爆表,我觉得他风流,却并不下流,甚至于某种角度说,还可算得有情有义,为啥呢?你看他后来逃到台湾,生活稳定后,真的一个个去寻访当年爱过的那些花儿,并且把能找到的接到台湾,从此厮守。胡兰成是旧式文人,骨子里风流成性。但是对待张爱玲,他毕竟算得珍重,是离了婚再与之缔盟的,没有让张作他妾室,这里至少见得张在他心中地位不同。而后来那些女子,他也没有轻易辜负。张是新派女子,胡是旧式文人,他们的离散是注定的悲剧,但是对于胡,抛开政治因素,他至少人格不算得很低劣。可是,元稹,完全可算是下流胚子一个。
故事就从一个众所周知的元杂剧说起,叫做《西厢记》。那是一个很动人的爱情故事,大家都知道。《西厢记》是王实甫写的。但是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从元稹的《会真记》改编而来的,《会真记》基本是个自传体小说,小说中的张生就是元稹自己,小说中的莺莺是元稹的表妹崔双文。而所谓"会真",陈寅恪先生说: "会真即遇仙或游仙之谓也。"在唐代语境中,"真"或"仙"不仅指美貌女子,而且语含轻佻,甚至"多用作妖艳妇人,或风流放诞之女道士之代称,亦竟有以之目倡妓者"(陈寅恪语)。所以《会真记》,用现代话说,那就是《艳遇记》。
和我们熟知的《西厢记》不同,《会真记》的结局并不是大团圆。张生与莺莺成其好事之后,便去长安赶考,在长安的张生曾给莺莺写过一封信,同时捎去花粉和胭脂。莺莺给张生回了信,随信送给张生玉环一枚、头发一缕,文竹茶碾子一个。信中说:"临纸呜咽,情不能申……因物达情,永以为好耳。"姑娘的一片痴心,却被张生传阅众人,然后向众人表示:这样的女人,注定是妖孽。我已经决定跟她断绝往来。因为红颜是祸水,我虽然德行不够,没能抵抗住妖孽的诱惑,但现在我可以忍住我的情感了,所以以后再不会与她往来。
你看,多么伟大的君子节操!玩弄了感情之后,再在无良文人圈里将对方肆意意淫,最后还要博一个君子美名。仿佛人家姑娘的感情,就是你拿来练“忍者神功”用的。拜托,是你死皮白赖冲上去要跟人家来一场惊天动地的恋爱的,到头来原来你却是那个被妖孽迷惑了心智的君子啊。元稹,婊子做了,牌坊也立了!
元稹假托张生之口讲述这个故事,其实一切都是他自己所为。因为崔家已经失势,而他元稹正前途无量。美色不可辜负,且尝之。得手之后,便换做一副君子面孔,并昭告天下:我,多么君子多么能抵挡美色诱惑啊!
援引鲁迅先生的句子,那我就不惮用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一下元稹的用心:到长安后的元稹初次考试不第,无聊中大概就靠讲述此行途中艳遇史打发寂寞空虚冷,将其与崔氏的故事绘声绘色演绎给了众人听,但是无奈手中凭证不够,只怕当时还有人笑话他讲大话,于是给崔氏书信一封,等崔氏回了信,这下,如同现代人手握艳照,吹牛的资本更雄厚。
可怜崔氏,一片真心空付,还落得个妖孽的骂名,并被人作为验证自己定力的标本,从此标榜:你看,面对那样的尤物,我,悬崖勒马了!多么伟大多么英明!
我呸!什么东西。始乱终弃,不觉羞愧,还要往人家身上泼粪。
《会真记》里又写,一年多后,张生在长安考中当了官,在长安娶别人为妻,莺莺也另嫁他人。有一次,张生因事经过莺莺的家乡,请求以表兄的身份见莺莺。莺莺拒不相见,只赠诗一首:"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二人从此老死不相往来。在此为崔氏点赞:当年你将我抛弃,现在还来纠缠做什么。有这份心意,好好去对待你现在的女人吧。崔氏曾经被他的甜言蜜语所惑,但是到底看穿了他的嘴脸,也算得吃一堑长一智。闺阁女儿的一片真心被这般玩弄,终究,你能伤我一次,却骗不了我第二次。
到了元朝,王实甫大概实在看不下去这么薄情寡义的故事了,索性给《会真记》写了个全然不同的结局,才有了如今我们熟知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西厢记》,于是故事里的崔莺莺的一片痴心,终于没有所托非人。
元稹赴京应试后,因文才卓著,被太子少保韦夏卿赏识,娶了韦夏卿的小女韦丛。七年后,韦丛病死,过了两年元稹即纳一小妾,再过数年,他又娶了一个名门望族的女人裴淑为妻。陈寅恪先生因而对其评价说"自私自利!综其一生行迹,巧宦固不待言,而巧婚尤为可恶也。岂其多情哉?实多诈而已矣"。
原来元稹竟是一位中国历史上的"漂亮朋友"(莫泊桑小说《漂亮朋友》,男主利用女人跻身上流社会),靠女人上位,还如此刻薄寡恩,始乱终弃之后再掉头将被他抛弃的女人斥为祸水,展现一番自己的君子风范。他在《会真记》中还往自己脸上贴金:"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好一个"善补过者"。原来始乱终弃的代名词,竟是“善补过”,真真好笑。
元稹的始乱终弃并不是孤例。和韦丛成婚的第七年,韦丛身染重病,卧病在床,这时候元稹任监察御史,去成都出差,与名妓薛涛如胶似漆。第二年韦氏病逝,元稹离开成都,回到长安后,他又把薛涛扔在成都,任由她终身未嫁凄凉收尾。他也曾写诗表达对薛涛的思念:"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但也只是写写诗而已,没有任何行动。因为薛涛不过是妓,可亵玩,不可当真的。
所以姑娘们,永远不要相信男人的嘴巴,能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样美丽情诗的人,也不过这样刻薄寡恩。永远不要去听他对你说什么,要看他为你做了什么。否则,只怕你空付了一片真心,结果不是被爱了,却是被玩儿了。
元稹卒于大和五年(831年),时年53岁。
民间传说,他,死于雷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