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的终极关怀和最高境界,不是书法本体,而是书家假借汉字的线条结构,通过笔墨的运动变化,章法的自然结合,影射出作者的艺术思想和生命状态。所谓艺之高境在味外旨之,韵外之韵,神龙见首不见尾是也。
第一张狂草,虽然写的“佛说四十二章经”,但并非追求佛家的禅定、入静之境 。反之,此作通过高速运动线条,和结构的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纵横捭阖,最终达到作品的整体动态平衡,表现出作者勇猛精进、不让先贤的执着精神;这正是儒家的入世、治世和谐有序的思想。
第二幅“慈云书……缘起”,作品表面透出了浓郁的道家之气,作者打破传统的行距字距,使其纵横无行无列,通过点画和结字的自然穿插避让,因字生势,因势生结构,因结构生点画,使其自然变形、夸张,字和字相生又相克,相互制约又互不干涉,使作品整体透出自由自在,放浪形骸,顺从书之自然之态,令其作品进入无拘无束和大自由之意境 。其字和点画,处在无为又不为的自然状态 。这不正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大自在,大自由的思想境界吗?
第三幅“鸿恩……汉阙”此作以平常心书之,还原汉字本来面目。世间万物皆有因果,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只之因。无念便无相,字之敦厚朴实是色相,点画灵虚是空相,此即佛家八正道 :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遵循正确人生原则的职业和生活),正精进(正确的修行)、正念 、正定 ,其中最重要的是正见。此作对联正是追求的这种“平常心”,结字用笔不做任何夸张修饰,更无故作惊人之笔,“一心”写字,无杂念、妄念,正暗合了禅宗祖师慧能言“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思想。
自书自作,难免有偏爱护短之心 。艺无止境,学海无涯,佛法无边,道法自然,中和为美,尽善尽美,乃我书法之大梦矣!
戊戌大暑后三日,新野人随记于【归一堂】
余言 : 解读书法,万不可仅仅解读其点画结构章法,那是书法的第一层,是技术的层面,是最基本的技术,只是准艺术,不应为艺术,艺术的高境是字外之韵,字外之意境,字外之思想和情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