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治天下的一大流派,是用扫的,扫帚治天下。李白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挥剑作扫帚,虎视何雄哉。
扫帚治理的扫天下理论,创始人是东汉的神童陈蕃。
陈蕃是《三国演义》一书开头第一段中的人物。
他是一代名臣,风头一直很健,直到被杀。他做地方官时,有两张很出名的挂挂床,史称“陈蕃榻”。一张是他任乐安太守,官邸中给当地贤士周璆“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另一张是他任豫章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只有徐稚徐孺子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王勃《滕王阁赋》“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说的是豫章那张挂挂床。
创立扫帚治国这个伟大理论时,陈蕃才十五岁。
陈蕃字仲举,老家汝南,他爸爸有个朋友,汝南郡功曹薛勤。这人当山阳太守时,老婆死了不哭,送葬时还说:“蛮幸运的,不算夭寿,没遗憾了。”话说有一次陈蕃替父亲送信给薛勤,第二天薛勤回访,对陈父说:“足下有不凡子,吾来候之,不从卿也。”然后与陈蕃聊了一整天。
功曹这个官,主要管人事,识人的眼力不错。过了些日子,薛勤又过来串门,看见陈蕃住处乱糟糟的,庭宇芜秽,就责备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陈蕃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他是不打扫房子的,因为他要打扫天下。
就是这么一句没大没小的回怼,开创了扫帚治天下的名门大派。这句话的要义,有两个方面:一是治天下的方法,是扫除,又硬又猛,是运动式的,狂飙突进一刀切;二是不扫一室,就是大丈夫不做小事,不究细节,是粗蛮的,是灭绝师太那样的正义行动,所以有时候就不免是有决心没技术,有胆魄缺能力,常常给人志大才疏的印象。
陈蕃一生功业的成败,就在这一句话中。
陈蕃扫天下是很强势的,手腕很硬,当时谚谣说,“不畏强御陈仲举”,“九卿直言有陈蕃”。他在上疏中还发明了一个成语,叫“疾恶如仇”。到了晚年,他要打扫太监集团。
东汉末年,太监集团很强大,《三国演义》唱过“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临江仙》之后,第一段从战国入秦,立即说到了陈蕃与太监集团的生死斗:
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这一句话说了陈蕃少年时创立的扫天下理论,暴露出致命缺陷,送了性命:不治细节,瞬间失败。
《后汉书》中,这个故事惊心动魄。
陈蕃和窦武手里拿的是亮闪闪的铁扫帚,古往今来,扫帚派拿到这样威猛的铁扫帚,虽然不算少,但也不太多,在正常年份,说千年一遇不为过。
宠信太监的桓帝死了,新即位的灵帝是从河间找来的,宫里没有关系网。
找他来当皇帝的,是窦武。窦武是外戚,汉朝外戚与中贵,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他的女儿窦妙,是桓帝的正宫娘娘,现在是太后了。
灵帝年纪还小,当时才十一二岁,作不得主,能作主的正是窦太后,窦武的那个女儿,并且陈蕃对太后有恩。
当时太后和灵帝两人之下的三巨头,就是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司徒胡广,三人共参录尚书事。胡广学问很大,胆子很小,年龄很老,比陈蕃还老,是陈蕃的老前辈加老同事,扫天下的事他估计做不来了。
陈蕃和窦武,一个太傅,掌政权,一个大将军,掌兵权,再加上窦武的必杀神器,他的女儿窦妙皇太后,比皇帝还能作主。这三人一起,组成一个超强铁三角,天时地利人和几乎占尽了,清扫个太监集团怎么可能扫不动嘛。
所以陈蕃是很自信的,他想想自己德高望重,又曾经有恩于太后——当年桓帝要立田圣为皇后,是陈蕃力争,她才当上了太后的——就觉得太后肯定是他一边的人,肯定会听他的话,就上疏要求杀众太监。
没想到,太后不同意。
《后汉书·陈蕃传》说:“太后不纳,朝廷闻者莫不震恐。”
陈蕃郁闷地与窦武聊起此事,发现窦武也有意扫除太监,顿时心喜翻天,“以手推席而起”。
两巨头开始布局,积蓄力量,提拔了一批自己人到朝廷,“共定计策”。其中一个与陈蕃齐名的李膺,太学中人称“天下楷模李元礼”,此人与太监斗,经验丰富,有个叫张朔的作恶无数,逃到他哥哥张让公公家,藏在柱子里,也给李膺掘地三尺,劈开柱子将他正法了,后来皇帝将他打入监狱,他还要攀引太监;还有尹勋,当年桓帝与太监策划,灭掉权倾朝野的大将军梁冀,带队的就是他,经验也丰富。这些提拔的人,在《后汉书·窦武传》中点到名字的就有九个。
“于是天下雄俊,知其风旨,莫不延颈企踵,思奋其智力。”《窦武传》中说。
事情就是这样:机事不密。
《易》曾经曰过:“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东汉第二代皇帝汉明帝的诏书中也告诫过:“机事不密则害成,可不慎欤。”
接着是拖延症害死人。
那是公元168年。按照《窦武传》的叙述顺序,“共定计策”一段之后,才是五月,陈蕃又跑去催促窦武动手。所以陈蕃推席之事,最迟是五月,也许是三四月。可催了也没用,窦武还是一拖再拖,不动扫帚动拖把。他们的扫除计划已搞得天下皆知了,却不能速战速决,当自己是个拖拉机手。
总之,依计而行……他们忽然发现,这个超强铁三角,其实并不铁。
话说窦武听了陈蕃的催促,向窦太后说,要尽诛太监,窦太后就有些不爽,说历来有太监,要杀也得有罪,“岂可尽废邪?”
内部出现分歧,原因在于“扫天下”这个理论,眉毛胡子一把抓,太过粗暴,太后受不了。窦武以为自己女儿好说话,不料女儿有自己的社会关系要维护,她毕竟与太监相处久了,有感情,做不到说杀就杀。而太后深居内宫,也未必知道这些太监在外面是怎么回事。
窦武退了一步,说,那就先杀管霸和苏康。
这两个杀掉了。
这两个太监,太后窦妙本身就看不惯。桓帝不喜欢窦妙,喜欢田圣等九个宫女,窦妙内心早就懊恼了。桓帝一死,梓宫尚在前殿,她就杀了田圣。还没有杀够,准备杀掉所有妃嫔,管霸和苏康都是中常侍,苦苦劝太后不要杀了,太后不得不停手。
估计她余怒在胸,一听她爸想杀管霸、苏康,就做了个顺水人情,将这两个太监砍了。
窦武想争取更大胜利,接着杀太监曹节,又在太后这里遇阻了。他在太后耳朵边说了好多次,太后始终不同意。
这让人想起春秋时郑厉公说过的话:“谋及妇人,死固宜哉。”当时郑厉公派雍纠去杀权臣祭足,可是雍纠的老婆是祭足的女儿啊,祭足的女儿就向祭足告了密,祭足就杀了雍纠。郑厉公派女婿去杀丈人,也算是抓瞎,他说雍纠的这句话也不正确,郭靖谋及黄蓉,就百战百胜。所以清朝的潘纶恩说:“人有机密,非患谋及妇人,特患谋及浅人耳。”
既然太后不同意,碰了好多次老鼻子灰,几个月下来都说服不了,窦武捏着扫帚柄不动了,坚持“谋及浅人”,也不晓得换个方案。
就连刘瑜也看不下去了。
刘瑜是远房的皇亲,天文学家、数学家,三年前做了议郎,这次窦武打算扫除,提拔他做了侍中,侍中尹勋升尚书令。这年八月,他上书皇太后,说“将相不利,奸人在主傍,愿急防之。”又给窦武、陈蕃写信说:“星辰错缪,不利大臣,宜速断大计。”
窦武是颗大算盘珠子,刘瑜这么拨了一下,他就动了动,准备实施计划了。先是免了黄门令魏彪,让他的亲信小黄门山冰代职,再将长乐尚书郑飒郑公公送进了北寺狱。总算又抓了一个。
陈蕃说,这帮家伙,抓一个杀一个就是了,为啥还要关起来审问?窦武不同意,让人审问郑飒,口供中有曹节、王甫两个大太监的事。
窦武是对的,按程序办事。可时间是错的,当是时也,你死我活,对手不可能和你讲程序,你讲程序是会讲死的。他和陈蕃虽然提拔多人,朝廷里排了一长队的亲信,但这王甫、曹节混了这么多年,势力当然也庞大,从朝廷到地方,塞满了他们的人,而且心狠手辣,铁扫帚操在他们手上,那真是要横扫的。
《资治通鉴》是这么说他们的:
王甫、曹节等奸虐弄权,扇动内外,太尉段颎阿附之。节、甫父兄子弟为卿、校、牧、守、令、长者布满天下,所在贪暴。甫养子吉为沛相,尤残酷,凡杀人,皆磔尸车上,随其罪目,宣示属县,夏月腐烂,则以绳连其骨,周遍一郡乃止,见者骇惧。视事五年,凡杀万馀人。
窦武这个大将军,性子可能比谁都缓,就是俗语说的那个急惊风撞着的慢郎中,表情很笃定,让刘瑜将拷问结果上奏。
大将军决心是有的,决断是没有的。
窦武本来住在宫里的,这紧急关头,回家休假去了。小皇帝和“浅人”太后都在宫里,他就这样,将他们留给了太监集团。
长乐五官史朱瑀,偷偷拆阅了窦武的奏章,发现窦武要求将所有太监族诛,顿时怒了:你要杀坏太监,你杀好了,我们好太监有什么罪,为什么也要族灭?
朱瑀刹那间想出反击的计较,大喊道:“陈蕃、窦武奏白太后废帝,为大逆!”
他不说陈、窦要杀太监,而是加了个大罪名,要废皇帝。急怒中想出这一招,可见他是老奸巨猾,手段比陈蕃、窦武高明多了。
朱瑀当夜就召集长乐宫的亲信太监十七人,喢血为盟,誓杀窦武。
曹节听到这般响动,睡中惊起(《后汉书·宦者列传》说曹节在喢血十七人中)。据《窦武传》的叙述,曹节的能力比朱瑀还要强些,他的一系列动作,真个是雷厉风行,一往无前,巨细靡遗,就算早有详细的应急计划,也不能做得更完美了——
他当即控制了小皇帝,让奶妈赵娆看管着;
拿信符传令关闭禁中各道大门;
召来尚书官属,拔出刀剑,让他们在白刃之下写诏;
拜王甫为黄门令,让他持符节到北寺狱捉拿窦武的亲信尹勋、山冰,搞掉;
从北寺狱放出的郑飒;
劫持皇太后窦妙,夺了玺书;
守住南宫,关门,设置路障检查站;
派郑飒执符节,带着大队人马去抓窦武。
——就是这样,曹节一下子占领了中枢,控制了师出有名的名,内部分工合作,任务明确,切断对手反攻路线,切断对手获得援助的可能,最后才是让郑飒提一支队伍直捣敌窠,捉拿主脑。
部署周密,一击必中。
这大将军就不该是窦武,曹节才是八面威风的大将军,他的扫帚横扫千军,才是完美实战。陈蕃扫不动,窦武不会扫,曹节就演示给他们看,应急能力超出了“扫天下”的扫字功,已经是技术派了。
窦武几个月的部署落空,给太监倒袭,也只好赶紧奋力应变了:不受诏,驰入步兵营,与侄儿窦绍抗拒,射杀使者,将数千军士屯都亭下,说太监造反了,并许下诺言,尽力者封侯重赏。
准备开战了。
这时王甫让周靖带兵讨伐窦武,联手护匈奴中郎将张奂。
张奂与太监并无交情,还因此搞得有战功无封赏,这次他在边境大破敌军,振旅而还,根本不知道都城发生了什么事,就接到了王甫矫诏。
一代名将,带百战之兵回来,没有成为大将军窦武的援兵,倒成了太监集团的友军。这事再次证明曹节、王甫的处事能力,远超窦武、陈蕃。
王甫的军队已经比窦武强了,王甫又让人向窦武军队大喊:窦武造反,你们是禁兵,应该保卫皇上,怎么跟着造反?先降有赏!官兵本来就怕太监,陆陆续续的,一上午几乎全都投降了太监。
天时地利人和全失,这位大将军带兵的才能,也比不上太监。
窦武、窦绍只好逃跑,可是逃不脱,自杀了,脑袋被挂在洛阳都亭。
这时陈蕃出发。
“扫天下”的理论派创始人,与扫天下技术流实战派当面较量了。
陈蕃不怕死,带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是的,太监拥众千万,且都是职业军人,还得到张奂的百战援兵,陈蕃却带着八十多个书生,要去斗一斗。对手的手里有铁扫帚,他手里的连苕帚也算不上,鸡蛋碰石头,自然是反而被扫荡。
《后汉书·陈蕃传》讲的这段事故,写得很生动。
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攘臂呼曰:“大将军忠以卫国,黄门反逆,何云窦氏不道邪?”
王甫时出,与蕃相迕,适闻其言,而让蕃曰:“先帝新弃天下,山陵未成,窦武何功,兄弟父子,一门三侯?又多取掖庭宫人,作乐饮燕,旬月之闲,赀财亿计。大臣若此,是为道邪?公为栋梁,枉桡阿党,复焉求贼!”遂令收蕃。
蕃拔剑叱甫,甫兵不敢近,乃益人围之数十重,遂执蕃送黄门北寺狱。黄门从官驺蹋踧蕃曰:“死老魅,复能损我曹员数,夺我曹禀假不?”即日害之。
王甫这一段话,看上去义正辞严,陈蕃的回答是“拔剑叱甫”。虽然时机和形势不容他逐条反驳,但看起来“扫天下”理论派,在这关键时刻的论战中,又输给了太监,真让人气闷。而他贵为太傅,还被太监的司机踩在脚下责问:死老魅,你还能把我们裁员吗,你还能把我们减薪吗?
这句话听上去怎么都像在嘲笑他:“死老魅,复能扫我天下不?”
整个过程中,除了突入承明门之时的一声呐喊,《后汉书》没有记录陈蕃一言半语,而是以身殉了他那个著名的理论。
完败。
这一战,陈蕃、窦武策划已久,遭太监临时反击,一败涂地。太监们行动快捷,团结如一人,亲自上阵,杀伐决断,下手狠辣,不给人喘息余地。而陈窦行动迟缓,指靠太后,计划粗疏,意见分歧,犹豫不决,将自个儿活活拖死了。
蔡东藩《后汉演义》评论说:
窦武之死,其失在玩;陈蕃之死,其失在愚。彼曹节王甫等,蟠踞宫廷,根深蒂固。太后嗣主,俱在若辈掌握之中;即使谋出万全,尚恐投鼠忌器,奈何事已发作,尚出轻心耶?武之误事不一端,而莫甚于出宫归府,不先加防;蕃与武密谋已久,仍不能为万全之计,至闻变以后,徒率官属诸生,持刃入承明门,岂寥寥八十余人,遂足诛锄阉党乎?诛阉不足,送死有余,何其愚也?
扫帚派扫天下,粗枝大叶倒也罢了,必须是心狠手辣,一往无前。这门功夫,陈蕃窦武缺了一点,到头来事败身亡,心慈手软顾念旧情的太后,也给送到南宫,相当于幽囚了。
给陈蕃窦武平反的,是董卓。董卓就是心狠手辣之人,他的扫帚功很猛,力大无穷。公元190年,就是陈蕃死后22年,董卓控制了洛阳,又认为洛阳气数已尽,需要迁都,“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洛阳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前赴长安,搞得异常悲惨。有人劝他不要蛮干,他的回答也是扫帚派的名言:“吾为天下计,何惜小民也?”
扫帚派扫天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扫帚到过以后,灰尘照例又会回来。
《明史》说,明初俭德开基,武臣豪民的奢侈作风,“太祖皆重惩其弊”,开了节约风气。王世贞说,嘉靖三十六年他在山东当官,待郡守礼颇简,十年后到山西当官,饭局豪奢,宾主纵饮,已经处处皆然了。从汉至宋,也是这个模式。
清末小说《林公案》概括过这个特色:“且说英吉利领事义律,驻华已有十多年,素知中国官场办事大抵虎头蛇尾,初时雷厉风行,隔了几个月,只须输金运动,就可烟消火散的……”连外国人也知道了。
董卓的义子吕布,也可以算是扫帚派,他最后一扫,显然不愿意虎头蛇尾,于是生命戛然而止。
那是陈蕃死后三十年,吕布受困于下邳。骑将侯成丢了十五匹马,侯成亲自骑马追回,一高兴,要吃酒祝贺,可又不敢私下吃,就先送给吕布,变成公家吃。吕布大怒,说:我不是禁酒了吗,你们想造反吗,想灌醉我谋杀我吗?把侯成吓得脸色惨绿,真的造反投降曹操去了,吕布遂被曹操活捉。
据《三国演义》的演义,吕布照镜子发现自己酒色过度,便下了令禁酒——就是自己天天喝酒喝着喝着忽然觉得不能喝了,于是下令全体不能喝,这算是“扫帚治酒”。
不能说吕布太任性,“扫帚派”的扫帚扫过来,是不大讲道理的。
与扫帚治国的“扫天下”派相对的,是“修齐治平”派,全称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派,在《孝经》和《礼记》中可以找到理论依据。
《礼记》的意思是,要达到天地间生命的大和谐,就要治好国,要治好国,先齐家,要齐家,先修身,要修身,先正心,要正心,先诚意,要诚意,先致知,致知在格物。然后倒推过来就是: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所以一切的基础是格物,这是技术流。治国平天下,是个精细的技术活。
《孝经》说,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说居家的技术,可以移于居官。
与扫帚治国的“扫天下”派相反的,是“烹小鲜”派,理论依据是《道德经》:“治大国,若烹小鲜。”按照古人解释,这不是吹牛皮,说治大国像烧鱼那么容易,而是说,这是技术流,是个精细的技术活,《韩非子·解老》说:
故以理观之,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所以唐朝的王起说:“惟烹也在于不挠,惟鱼也贵于克全。苟司味之有术,谅为政而则然。”
王起赞同“烹小鲜”派,行事也许夹杂着“扫天下”派的功法。他在河中节度使任上,曾用扫帚治理。当时发生蝗灾,粮价腾贵,他下令积粟之家运粟出售,违者斩,有神策军不听,便斩了,如此百姓度过了荒年。这是“扫帚治国”派的成功例子。他后来做山南东道节度使,做到了“民无凶年”,那应该算是“烹小鲜”派了。
不过王起不是“修齐治平”派的。他“理家无法,俸料入门,即为仆妾所有”,自己穷得日子也过不下去。所以王起他完全无法齐家。皇帝知道了,每月拨出文工团仙韶院的钱三十万给他。人们认为,你一个大臣的身份,与伶官分钱,这也太可耻了。但王起没办法啊,家里没钱,这笔钱他就笑纳了。所以王起他在修身上有多大功力,也要存点疑。
扫帚治国气势雄壮,可往往技术生疏,免不了为段子手所喜。
清朝刘蓉写过一个自黑的段子:他小时候在养晦堂西室读书,屋里有个坑,一天天扩大,也没觉得不妥。一天他爸爸进来,说了半天话,估计是听儿子说了许多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忽然笑着说出了一句有名的话:“一室之不治,何家国天下之为?”
《古今笑史》也说过一个段子:胡长孺受征去见元世祖忽必烈,召见时,笠帽戴歪了也没觉得。忽必烈问他所学,他说:“治国平天下之学。”忽必烈笑道:“自家一笠尚不端正,又能平天下耶?”
南宋乐庵先生李衡批评陈蕃的“扫天下”派,引述《孝经》和《礼记》的理论后,从技术上类推说:“事若小处做得卤莽,大处可知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