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外部环境
推荐书籍:
《戊戌纪略》 袁世凯 著
《戊戌变法史事考》 茅海建 著
《戊戌变法的台前幕后》 马 勇 著
慈禧太后,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女性掌权者,坎坷而复杂的人生经历让她给后人留下了可以细细品味的一段历史。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家族的风云人物,不过对于她的真实出生仍然存在争议,有的专家认为她是汉人后代,后来被满人收养;有的专家认为其家族出身低微,是经过后人包装才成为了官宦子女。不管其血脉如何,以及到底是何方人士,这位清朝太后经历了幼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这三大人生伤痛,后来自己疼爱的妹妹也离她而去,年幼的外甥登基称帝,也就是后来的光绪皇帝,她视小皇帝如己出,皇帝夜不能寐时亲自陪伴,皇帝生病时衣不解带予以安抚。如果单纯从尽母责的方面来说,慈禧太后做到了。
曾经的母慈子孝,怎么会演变为软禁?曾经的主动归政于帝,怎么会反转为垂帘霸政?曾经半个世纪的政局稳定,怎么会沦为众矢之的?
我们常说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对于人际关系来说也是如此,曾经的亲情满溢,经年累月的外部冲击使得这段亲子关系发生了质变,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就是如此。那就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戊戌政变”。
清朝皇帝的亲政有明确的时间与年龄限制。慈禧太后一直陪伴着光绪皇帝成长,但是在光绪法定亲政年龄的前两年,老太后就提出要提前归政于帝,但是众人都劝阻她不要这样做,因为皇帝从政经验不足,并且外国列强虎视眈眈,大清需要一位政治经验丰富的大人物从旁协助皇帝,以稳定民心、控制大局。我们不能否认的一点是,根据史料记载,慈禧太后第一次掌权的半个世纪里,当时的大清国内政局稳定,并没有大规模的动乱,义和团运动是帝后关系陷入冰点以后才出现的。后来,慈禧太后果断起驾去到颐和园,准备颐养天年,而亲政的光绪帝则逐渐迈出了变法维新的脚步。
康有为、梁启超等变法维新派的出现打破了慈禧与光绪本来较为融洽的关系。康有为虽然只面见过一次光绪帝或者一次都没有,但是他却不断上疏光绪帝,其目的是希望皇帝可以将太后手中的权力收回,彻底掌握国家发展命脉。更为荒唐的是,康甚至捏造了一个颐和园藏有巨额财宝的谎言,希望皇帝准允他去查探、收缴所谓的财宝,但他的真实目的是希望藉此机会逮捕慈禧太后。“妄人”康有为的疯狂想法与举动将自己以及一众维新派人士彻底陷入了危机之中。除此之外,当时英俄双方在山海关附近蠢蠢欲动;而且光绪帝准备召见日本的伊藤博文,想聘请他成为大清维新的“顾问”。这种种内忧外患,慈禧太后决定再次垂帘听政。真实记载中,慈禧太后在回宫当天乘船到达万寿寺,拈香拜佛,歇息少许,然后去到西直门,又歇息少许,最后缓缓回宫,一路上不疾不徐,这难道真是要政变的节奏吗?直到康有为之弟康广仁被抓后,全盘招供了康有为谋害慈禧太后的种种计划,才彻底激怒了老太后,让她转变了想法,并且使得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关系也降到了冰点,长达十几年的决裂,不仅是双方亲子关系的结束,更加是国难的开始。
我们需要知道的一点是,在老太后正式下懿旨的前一天,康有为、梁启超收到消息就起身外逃了,慈禧太后给康有为定的罪名是“结党营私”与“莠言乱政”,她老人家希望可以“清君侧”,但万万想不到她与康有为无冤无仇,但是这个“改革先锋”却一直筹谋着取她的性命,是可忍,孰不可忍。以致于后来民国时期的交通部大佬梁士诒,在早年间慈禧太后审阅应聘者简历时,仅因为其名字与康、梁二人名字相似就被pass掉了,虽然他和这二人真的没有任何关系。可见,太后的怨气之重。
此外,“戊戌政变”开始时,慈禧太后并没有决定要将光绪帝软禁于瀛台。按照清朝的规定,当太后回宫后,皇帝就需要搬到瀛台去居住。后来,由于消息的误传,慈禧太后认定外国列强要扶植皇帝,而伤害自己,遂下令全面“封锁”瀛台,软禁皇帝。
“戊戌变法”并没有令大清走上全新的道路,康有为等一系列外部因素使得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关系彻底质变,慈禧满心的委屈与不满得不到疏解,而是藉由国家大事来抒发郁结,国如何为国?家如何成家?百姓如何安身?
时间一直在流逝,历史一直在前进,而当时的国家却在不断陷落!
(此文章系笔者根据《罗辑思维》第29期节目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