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长辈们总是喜欢给孩子们讲道理的年代,说明我已经不小了,但可惜的是今天的长辈依然喜欢讲道理。若在我仅有的生活范围横向比较的话我还算幸运的,因为我的父母不太讲道理(并不是不讲理)至少在我的印象里,可我不能因此而感谢他们,仅就这一个问题我会说他们做的还不错,并没有大量的罗里吧嗦的无意义的输出。我问过我的同学们,相比之下我很少被长辈们讲道理,从更广的范围看我是幸运的。以至于当我的父母的兄弟姐妹们,也就是我的姑姑、姨、叔等长辈们想给我讲道理时我根本不予回应,于是他们见这个倔强的小孩儿的表现完全不是自己所期待的,自说自话两句也就作罢了。至于他们心里怎么想的,我也不是太在意。
上段的我尽管看起来叛逆,但到了今天我依然从理性的角度讲觉得自己是没问题的。因为有一件吊诡的事我们本应该清楚,所谓由上至下的“讲道理”和真正的说理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讲道理并不等于在讲理,反过来说,人很可能以“讲道理”的方式在不讲理。而这样的思考在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中是极为罕见的。另外,所有做长辈的心里都清楚,自己口中的讲道理有多少成分其实只是想让小孩子们听自己的话,或是让小孩子们不要闹以破坏自己的心情或事情。
讲道理和说理到底有何不同呢?简要聊聊我能想到的一些问题。从现实角度出发,我们知道讲道理首先是极为主观的,同时会让听者感到极为不适。这根本就不是一场平等的对话或谈论,而是单方面由上而下的劝说,是赤裸裸的将对方拉进自己一方的诱骗术,几乎没有可谈论的空间。第二,目的。说理的目的是说理本身,无论在场有多少人谈论,这一群人或两个人的目的是充分表达自己,并从对方的叙述中充实自己。而讲道理的目的只是吞噬,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从表面上看,被讲道理者服的是讲道理的人,而不是理本身。无论讲道理者是谁,哪怕是知名的伟人、公众人物,最终的落点仅仅是抬高自己,就太没意思了(李敖就有这个弊病,虽然他的东西是有意思的,但最后总会落到自己身上,抬高自己)。还是那句话,人并不重要,张三李四王二麻子,还是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是谁无所谓,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表达出来的东西更重要,如果真的有意思的话。第三,说理者不能只靠经验,尤其是日常的生活经验,而讲道理者们的依据却大多来自于现实的生活经验。现实的生活经验是好东西,这毋庸置疑,但它的短板和盲区也是非常明显的。缺少理性的逻辑推理和系统性分析的结论通常很难有说服力,或持久的说服力,讲道理者一般又缺乏积累,他们便会很自然地把本来应该是平等的探讨变成为证明自己是对的的表述。更何况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最初的个人表述最终沦落为对对方法的劝说和争取更成了必然,实属说理的悲剧。第四,词语的名不副实。人们在日常表述中通常是使用口语,不会如写论文一样说“我们要说理”。当日常交流探讨时我们可能会说“我们要讲道理”。如果是一位经常学习提升的人,ta说的“讲道理”往往很可能就是说理,而不是由上至下的拉拢式的讲道理。人类的语言天生具备如此迷惑性,人类应该时时刻刻记得,我们只不过是用语言这个工具来表达其背后的思想实体,我们要时刻盯着这背后的东西。第五就不写了,作为每日一篇的文字练习,草草述之一二已然尽兴。任何一个问题若深入思考下去总会有更多更新的出路。
总之,人活一世,尽管生存规则复杂多变,狡诈与阴险也层出不穷,表面上可以浑浑噩噩,但心里依然要清楚。例如是讲道理还是说理,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因为某些目的可以把讲道理当成说理来表述,但心里要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