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得知孩子患上抑郁时,父母是什么感觉?反正我妈妈至今否认我有病,她认为我就是自己想太多了。其实我的症状一点都不轻,常年半休学状态、高中被劝退学、工作生活一团糟、社交功能遭受“毁灭性损害”。别人眼中如此明显的“有病的人”,她却认为非常优秀,手动扶额。
除了亲子之爱左右她的判断,我相信,“精神病”这三个词带给她的羞辱感太重了,代表着无能、无力、无望和无助。妈妈是很勇敢坚强的人。发生大火灾时,她勇敢地冲进现场,一个小时内,带领一群人,在“呲呲”燃烧的大火声中搬出大量机油,避免了一场爆炸,保全了周围邻居的安全。但是要她承认自己的孩子脑子有病、自己无力控制,似乎是更难的事情。
所以,在和抑郁父母的交流中,我经常泪流满面。
那种心情就像一首情歌“在漫天风沙里,望着你远去,我竟悲伤地不能自己”。孩子变得无法沟通,进入一个难以理解、无法自拔的漩涡。双方隔着一片厚重的玻璃,孩子在玻璃的那一头哭泣撞头伤害自己,父母在玻璃这头拼命拍打玻璃,下跪求孩子别伤害自己,却无法拯救一颗绝望的心。
好啦,说点有用的,我们要怎么帮助他们呢?
首先,积极就医!
抑郁双相躁狂是心境障碍,是病,得治!我很赞成王智雄医生在四群讲座中提到过的,很多孩子存在就医不足的问题。在症状控制不好的情况下,教育和心理是很低效无力的。
怎么做呢?找看儿童青少年的专家,问网友,不方便直接过去医院的可以先上APP问专家咨询、找精神科顾问。和有经验的顾问谈,效率会高很多,省去多次奔波的时间精力浪费。其实这么做了,不一定就能找到适合孩子的治疗方案,但是效率肯定会高很多很多。
看精神科从来就不是一锤子买卖。肿瘤很复杂,但是他有CT、B超等影像学的证据来辅助,再不济,可以取活检,在显微镜下研究这个肿瘤是什么东西,是驴是马拉出来溜溜。精神科是根据“症状”来诊断的,而很多病的症状可以非常像。医生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来判断你是什么病。有经验悟性高的医生可以快速缩短这个过程。
我最喜欢行动力强的家长了。
其次,降低期待值,肯定鼓励为主。
对家长来说这一关可能很难,特别是一些本身很优秀的家长。原本孩子颜值智商双高,能考哈佛剑桥,一毕业就是人生赢家、年入百万。好了,现在病了,别说事业成功,独立生存都让人担心。对于很多家长,从内心深处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我深深地理解家长,优秀了一辈子,努力了一辈子,期望孩子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更美的风景。然而,他们会不自觉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失望、焦虑之情,这种情绪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重说三:巨!大!的!压!力!巨!大!的!压!力!巨!大!的!压!力!
抑郁的孩子本身就敏感自卑、无价值感,尤其是双相抑郁,特点是情绪的剧烈波动。父母更要保持乐观淡定的情绪,发自内心对孩子深深认同、鼓励!相信我,他肯定能感受得到!这样,他才有勇气坚定地去做各种尝试克服困难,而不用首先考虑父母能不能接受、失败了父母会不会唉声叹气。然后更加闭塞、胆小、懦弱。
最后,把孩子当正常人看。
除了监督检查吃药,记录观察孩子的变化,没有必要把他当病人。抑郁只是孩子的一部分,就像糖尿病、高血压是某些人的一部分。
很多父母是有创伤的,长期的精神压力,导致对孩子情绪的变化非常敏感。持的态度是,孩子是病人,需要休养。
休养容易,回归就难了。休养阻止不了是,身体的长大。很多人认为孩子的心智会自然地随着年龄增长而成熟。怎么可能?
那么多常年不出门的宅男宅女是怎么出现的?如果原因是社交恐惧,首先可能是不敢接触人,然后就是不会,最后就是不想。接触人多无聊,玩电脑多开心。工作多烦,啃老多轻松。我们看起来似乎很容易的“走出家门、接触人群”对他们是来说是巨大的障碍,是生命器官“用进废退”的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况且这些人,还大多是没有心境障碍这个麻烦的鬼东西的。
在病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带动孩子去做事、参与生活,不要想着刻意改变他。这种刻意会给他压力,因为他感到自己其实无法去满足别人的期待。该鼓励鼓励,该要求要求。
我记得以前,我开心的是有人拉着我做事,跳健美操、购物、聊天、运动。他们不当我是怪异不合群的人,尽管一开始有难度,也很难坚持,但是对稳定情绪帮助非常大。这需要父母付出巨大的耐心、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带着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孩子,带动孩子。
抑郁对父母孩子双方都是很困难的挑战。
就算你的世界中满是风雨,我们也只能活在这个世界。
困难,跨越过去了,就是另一片天地。
跨不过,可以换一条路。
风雨过后,继续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