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文正公嘉言钞—书札6

曾文正公嘉言钞—书札6

作者: 投机猫 | 来源:发表于2020-02-23 16:58 被阅读0次

【原文】 凡沉疴在身,而人力可以自为主持者,约有二端:一曰以志帅气,一曰以静制动。人之疲惫不振,由于气弱,而志之强者,气亦为之稍变。如贪早睡,则强起以兴之;无聊赖,则端坐以凝之。此以志帅气之说也。久病虚怯,则时时有一畏死之见,憧扰于胸中,即魂梦亦不甚安恬。须将生前之名、身后之事与一切妄念划除净尽,自然有一种恬淡意味,而寂定之余,真阳自生。此以静制动之法也。复李雨亭启超按:此问疾书也,摄生要诀,尽人皆当服膺。

【我读】久病不愈的人,最后能身体自愈的,一般有两种:一种“以志帅气”,一种“以静制动”。人之所以会疲惫没精神,是因为气虚,但意志坚强的人,气也会变强。如喜欢睡懒觉,可以强迫自己起床,让自己振奋起来;空虚无聊的时候,可以端坐让精力集中。这就是“以志帅气”。长时间患病的人,往往会胆小,经常有怕死的念头,寝食不安。对待这种情况,必须将生前的名利、死后的牵挂和其他的一切杂念全部铲除干净,这样的话,心自然清净,会有一种恬淡。心神安定之后,真气自然产生,这就是“以静制动”。


【原文】 吾辈读书人,大约失之笨拙,即当自安于拙,而以勤补之,以慎出之,不可弄巧卖智,而所误更甚。复宋滋久

【我读】 我们这些读书人,往往都有做事不够灵活的缺点,只能用勤奋加以弥补,说话做事小心谨慎,千万不要学那些八面玲珑的人,东施效颦、自作聪明,让事情变得更糟。


【原文】 平日非至稳之兵,必不可轻用险着;平日非至正之道,必不可轻用奇谋。复胡宫保 

【我读】打仗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一定不能轻易使用冒险的计策,一定不要轻易使用偏门邪道。


【原文】 治军以勤字为先,实阅历而知其不可易。未有平日不早起,而临敌忽能早起者;未有平日不习劳,而临敌忽能习劳者;未有平日不忍饥耐寒,而临敌忽能忍饥耐寒者。吾辈当共习勤劳,先之以愧厉,继之以痛惩。复宋滋久

【我读】 带兵以勤为第一要义,这是我亲身经历证实的真理。平时不早起,与敌人对阵的时候忽然能够早起的,是不可能的;平时没吃过苦,与敌人对阵的时候,忽然能习惯于吃苦,也是不可能的;平时不能忍受饥饿寒冷,到了与敌人对阵的时候忽然能够忍受饥饿寒冷,更不可能。我们作为率军将领,应该以身作则,主动勤劳艰苦,让士兵新生惭愧、有上进之心,再用严格的军纪来惩治那些怠惰的。


【原文】 阅历世变,但觉除得人以外,无一事可恃。复方子白 

【我读】 经过这么多事,越来越觉得除了人才之外,没有其他东西可以依靠。


【原文】 大抵世之所以弥乱者,第一在黑白混淆,第二在君子愈让,小人愈妄。复胡宫保 

【我读】 世道之所以越来越乱,第一是因为黑白混淆是非不分,第二是因为君子越来越退让而小人越来越猖狂。

相关文章

  • 成事 | 变革的数据尺度

    “先哲称利不什不变法,吾谓人不什不易旧。” 这是《曾文正公嘉言钞 • 书札》中具有数据尺度的一款嘉言,且是针对变革...

  • 曾文正公嘉言钞—书札6

    【原文】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磋则不成令器。 复邓寅皆 【我读】不开凿,...

  • 曾文正公嘉言钞—书札6

    【原文】 凡沉疴在身,而人力可以自为主持者,约有二端:一曰以志帅气,一曰以静制动。人之疲惫不振,由于气弱,而志之强...

  • 成事 | 诚心求之,虚心处之

    在《曾文正公嘉言钞 • 书札》中,有一些以“叙述方式”表达的嘉言,是很有读头的——以平心而论的道理,让人心悦诚服。...

  • 拾缀 | 说“风骨”

    读思《曾文正公嘉言钞 • 书札》,遇见“风骨”概念,即:“风骨者,内足自立,外无所求之谓,非傲慢之谓也。”由此,引...

  • 成事 | “赏罚之任视乎权位”的思辨

    读思《曾文正公嘉言钞》非耐性、耐力、耐心不可!否则,一些平常、平实的“书札”抄录就读不出旨趣来了。 今天,我们读思...

  • 成事 | 但求一长可取

    “议论人”,可谓我们的一种“文化”,估且不言“背后”二字,古今如是。 在《曾文正公嘉言钞 • 书札》中,也常有这种...

  • 冯唐《成事》| 读书笔记 6

    《曾文正公嘉言钞》原文 《成事》原文(部分)

  • 拾缀 | 寻味“得人论”

    再次重读《曾文正公嘉言钞 · 书札》,一句“阅历世变,除得人以外,无一事可恃”让我陷入了深长的思索。 人生一世,除...

  • 拾缀 | 攀登于高明,沉潜于精明

    在《曾文正公嘉言钞 • 书札》中,有一个“明论”,是非常撼动人的心魄的。 【1】 曾公指出:“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文正公嘉言钞—书札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wj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