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
在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李商隐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远在家中的妻子,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诗中对妻子的无限柔情和唯美意境,千年之后,依然令人回味无穷。
人生总是聚少离多,“相见时难别亦难”;生活苦多乐少,“ 东风无力百花残”。归期何时,“巴山夜雨涨秋池”;恨别依依,“此情可待成追忆”。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这仍然是个秋天的雨夜,李商隐寂居异乡,因思念妻子,愁肠百结,夜不能寐。
他的居所,平日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那一片绿意和秋天的红叶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变得黯淡模糊,雨夜的凄寒、月色的冷清,又哪里比得上乡愁的磨人呢?
这样美丽的哀愁,非李商隐莫属。他的诗总是那么美,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清代诗人叶燮曾说过:“李商隐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可见李商隐在诗坛的成就之高。
而纵观其一生,他的愁,一半因愁肠百结为爱情,一半因为仕途。
爱情,毋庸置疑,毕竟他顶着“情圣”的头衔,他的爱情诗道尽了世间爱情最美的模样,句句深情绵邈,感人至深。
仕途,更不用多提。众所周知,他在政坛上几乎一直都在被排挤,夹在激烈的“牛李党争”之中,被两方排挤、打压,进退维谷,远离政治中心,困顿不得志。
就如他的那首《蝉》诗所述,“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一生拼尽全力,却也只得一微职,想回家的时候,才知故园已荒芜,他无处安身。
他的一生,官职低微,前途渺茫,却又无奈奔波劳碌于朝野与幕府间。
他一生共十居幕府,地域遍及东西南北、中原边疆,长期过着辗转漂泊,寄人篱下背井离乡的生活,使他时时有命运不由自主和天涯羁泊、孤单寂寞之感。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端居》就是他独居异乡时因思念妻子,却未收到家中音信而作,愁肠百结,思亲情深。
《端居》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唐•李商隐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四句,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前两句写诗人得不到家人音书而产生归家之梦,以及中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
后两句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题目“端居”,即闲居之意。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开头两句的意思是,爱妻从远方的来信很久都没有收到了,我得不到家人音讯,只有在睡梦里才能回到家乡以解乡愁。
可是中宵醒后,恍然发觉离别已是悠悠数年,顾望四周,只有空荡荡的床榻和寂寥凄寒的秋夜相对,不由得心生凄凉。
远书:远方的书信。 素秋:秋天的代称。
首句,诗人远别家乡和亲人,时间已经很久。妻子从远方的来信,是客居异乡寂寞生活的慰藉,但已很久没有见到它的踪影了。
在这寂寥的清秋之夜,得不到家人音书的空廓虚无之感变得如此强烈,为寂寞所咬啮的灵魂便自然而然地想从“归梦”中寻求慰藉。
即使是短暂的梦中相聚,也总可稍慰相思。一觉醒来,竟是悠悠相别经年,魂魄未曾入梦。
“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
“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两皆落空时怅然若失的意态。
而双方山川阻隔、别后经年的时间、空间远隔,也隐见于言外。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寂居异乡,平日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那一片绿意和秋天的红叶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变得黯淡模糊,雨夜的凄寒、月色的冷清,又哪里比得上乡愁的磨人呢?
阶:台阶。
红树:秋霜染红的树叶。
愁:这里指乡愁。
次句,写中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素秋,是秋天的代称。但它的暗示色彩却相当丰富。它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皎洁凄寒的秋月、明澈寒冽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清寒气息的秋天景物。
对于一个寂处异乡、“远书归梦两悠悠”的客子来说,这凄寒的“素秋”便不仅仅是引动愁绪的一种触媒,而且是对毫无慰藉的心灵一种不堪忍受的重压。
然而,诗人可以用来和它对“敌”的却“只有空床”而已。
这里本可用一个比较平稳而浑成的“对”字。但“对”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
而“敌”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那种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这就和离开整体意境专以雕琢字句为能事者有别。
第三句,“阶下青苔与红树”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
但并不是客观地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
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
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
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
这两句中“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
最后一句“雨中寥落月中愁”“雨中”与“月中”,似乎不大可能是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
但当诗人面对其中的一幅图景时(假定是月夕),自不妨同时在心中浮现先前经历过的另一幅图景(雨夕)。
这样把眼前的实景和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像这样地中宵不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
同时,这三组词两两互文错举,后两组又句中自对,又使诗句具有一种回环流动的美。
如果联系一开头的“远书”“归梦”来体味,那么这“雨中寥落月中愁”的青苔、红树,似乎还可以让读者联想起相互远隔的双方“各在天一涯”默默相思的情景。
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以排遣,不禁令人满腹怅然,亦生怜惜之心。
此诗借景抒情,格律工整,具有一种回环流动之美。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