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蜕变.遇见更好的自己十点半读书社万卷好书
一生必读的万卷好书049-1:《富爸爸穷爸爸》(上)

一生必读的万卷好书049-1:《富爸爸穷爸爸》(上)

作者: 北京杜豆豆 | 来源:发表于2018-11-26 19:41 被阅读337次

文/杜豆豆

没成家之前,穷和富在我心里是没有多少概念的。因为打小既没有穷到衣不暖饭不饱,凄凄惨惨的境况,也没有富到锦衣华食,肥牛车马的状态。只记住了老爸常说的一句话,健康平安就好。所以,一直活得还算是安然自若。

有了工作,成了家,没有了家人的接济,渐渐发现自己经常陷入囊中羞涩,捉襟见肘的状态,我想自己有必要端正一下理财观了。

与这本书的邂逅纯属偶然。大概十几年前,我在一家书店闲逛,门口的畅销书榜里,赫赫然写着这本《富爸爸穷爸爸》,架子上摆了一摞。我拿起一本翻看了几页,发现他对穷爸爸的描写,像极了我自己的父亲,读书、找个好工作、升职加薪攒钱。难不成我的老爸就是因为这样的财富观被束缚了么?

于是,我果断地买了这本书。这本书虽然是罗伯特·清崎和莎伦・L・莱希特两人合著,但看起来基本都是罗伯特·清崎的思想和实践。

罗伯特・T・清崎是第四代日裔美国人。他出生于夏威夷一个教师家庭,曾在纽约读大学,毕业后加人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并被派往越南战场。从战场上归来后,罗伯特开始了自己的商业生涯。1977年他创立了一家尼龙钱包公司,收获了第一桶金,并将产业扩大到数百万美元的规模。1985年,他开始涉足国际教育,专门教授商业和投资课程。47岁时就宣布退休,做起他最喜欢的事情――投资。他发明了一种教育玩具――“现金流”纸板游戏,并用它教会人们去玩那些在以前只有富人们懂得的金钱游戏。

莎伦・L・莱希特( Sharon L.Lechter)是一位注册会计师,玩具和出版业的一位资深经理和咨询专家,曾担任过财务总监、税务指导、杂志创刊者和联合出版者等不同职务。因为重视孩子的成长,她开始把人生努力重点转向教育,加入了创造第一本电子书籍“会说话的书”的努力,如今该产业已发展成为一个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国际市场。

《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已经出版,就高居销量榜前列,至今已畅销近20年。它的系列书籍发行到了109个国家和地区,总销量超过3500万册,被誉为“全球最佳财商教育系列”巨著。

在这本书里,作者一改理财书的术语解释套路,没有空洞的说教和晦涩的名词,而是讲了一个个连环套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为什么穷人会穷、富人会富?正确的投资理念是什么?如何摆脱为钱而工作的困境?如何不再像老鼠赛跑一样挣扎在工作的牢笼里?这些颠覆传统观念的理念,不仅会影响到我们对理财的看法,甚至还对我们的事业观和人生观,也是一种新的冲击。

下面,我就通过8个重点来为大家解读一下这本书的核心内容。

1 、富人不为钱工作

清崎有两个爸爸,一个穷一个富,他们都很爱清崎,但是两人对财富的看法却全然不同。

穷爸爸有着高学历、好工作。他毕业于美国最顶尖的大学,拿了博士学位,在教育厅有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可是一辈子都在为各种账单发愁。他总是说:“贪财乃万恶之源”,认为自己付不起奢侈的生活,永远不会成为富人,对钱不感兴趣。他是清崎的亲爸爸。

富爸爸没什么好学历,也没什么稳定工作。他连初三都没有毕业,一辈子折腾创业,发展自己的公司,最终成了夏威夷的大富翁。他的金钱观念和穷爸爸完全相反,他认为“贫穷才是万恶之本”,要想摆脱财务问题,就要学习金钱这门课程。他是清崎好友马克的爸爸。

清崎对比了两个爸爸的观点,认为穷爸爸之所以穷,恰恰是他的金钱观限制了他,如果你都不想变富,没有动力,怎么可能成为富人呢?

于是,他决定跟随富爸爸学习,搞清楚金钱的奥妙。

富爸爸的第一课,就是教他们明白“富人不为钱工作”。

不过富爸爸的教学方法很有趣,他并不是靠说教,而是让清崎和马克到他的杂货店里打工,每小时30美分。三星期过去了,两个小伙伴觉得没有拿到合理的报酬,也没学到什么财富的奥妙,于是跑去找富爸爸要求辞职。

富爸爸给愤怒的两个小伙伴解释了大部分人的工作状态:找到一份工作,可干着干着,就发现工作乏味、薪水低廉、看不到未来,然后辞职转工,可是新工作依然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于是恶性循环,人们就这样被生活推着,走入一个个困境中。在面对这样的困境时,有些人会埋怨雇主或者工作,试图改变环境,比如跳槽、怠工或者抱怨、忍受;有些人则会反省自己,思考如何破局。

事实上,改变自己永远都比改变环境容易。在不如意中推动自己改进,才能让自己适应生活,才能活得游刃有余。

那到底该如何破局呢?

富爸爸认为,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们应该“为钱而工作”。一方面,这是一种恐惧心理。因为怕钱不够花、怕被炒鱿鱼、怕被瞧不起,很多人会选择安稳的工作,成为金钱的奴隶。另一方面,每天的重重压力和各种挫败,也让我们不断地花钱去买这买那,试图去补偿和安慰自己的脆弱小心灵。恐惧与欲望控制了人们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其实大多都是下意识的、根本没有经过慎重考虑的。最终,你会发现,你努力了,拿到高薪水了,但是你并不快乐。这根本就是错误的。

如果你能直面自己的情感,认识到你没有必要去否认自己的恐惧和欲望,被它们所控制。并且能够理智地思考:我到底可以从这份工作中得到什么?如果我离开了这份工作,我会失去什么?你就走出了破局的第一步。

慢慢地,你将不再围着钱转,你会开始思考工作本身,它如何运作、它的适合环境、它包含的内容等等,你会从中发现新的机遇,寻找到赚钱的机会。

孩子们”辞职“后,没有了薪水,这时,反而让他们打开了创造力,看到了之前没看到的机会。他们借着富爸爸的启发,发现了杂货店里卖剩下的漫画有可租用的价值,于是,两人开了个小阅览室,开始了自己的第一笔小生意。

2、区分资产负债

一说资产负债这样难懂的会计术语,很多人就要挠头了。但是,如果你想搞清楚要如何让金钱流到你的钱包里,你至少要会区分资产与负债。

看似不容易,其实很简单:资产是把钱送进你口袋的东西,负债是从你口袋中拿走钱的东西。你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获取资产,慢慢你就变成富人了。

穷人的消费模式,是从工作中获得报酬收入,然后再把它们拿去支付日常生活的费用。

中产阶级呢,大多会有自己的房子,但是基本都是靠贷款买房,看似资产值很高,但其实并不是流动的现金,没有实现额外的收入增加,每个月还多了一笔贷款支出。

富人的消费模式则不同,他们一般不会让自己产生负债,有点钱他们会首选去投资资产,而不是买房买车。只有当资产的收益足以买房时,才会去投资房地产。

从这三种消费模式的比较,你是不是脑子里已经很清晰了?有了钱,如果你的消费模式不变,你该是那个阶层,依然会是哪个阶层。它不过是你理财智慧的外在体现。

所以,我们会有很多人,在重复这样的类似故事:

两个大学毕业生新婚了,先住在一套小房子里,因为两人在一起收入是两份,而且可以少付一份房租,但日常开支并没有增加多少。后来,两人想要孩子,房子太小要换个大的,就要努力工作挣钱,终于,有了足够的积蓄可以付大房子的首期了。于是,他们贷款买了一套大房子,然后就开始有了负债,除此之外,还要装修、买家具等等,其他债务也跟着来了。再后来,孩子出生了,他们不得不更加努力工作挣钱,钱赚得越多,各种缴税、孩子的教育等开支也越多,基本余生的30年都用来还债了。

这就是我们大多数工薪阶层的真实写照:财务永远是紧张的,没有多余的钱投资,不敢冒险,收入完全靠工资。问题根源到底在哪里呢?其实,就在消费方式上,在于他们搞不清资产和负债的区别。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不陷入负债的泥潭呢?有几个启发可以参考:

(1)房子不一定是资产。如果房子买来价值不上升,现金被大量占用以至于失去了投资其他资产的机会,而且你的收入只依赖工资,房子要靠贷款买的话,房子对你就是一项负债。

(2)富人会越来越富。比如,穷爸爸的收入和支出总是等值的,没有多余的钱拿来投资,因此负债总是比资产多;而富爸爸的支出靠资产收益就可以平衡,多余的钱就可以投资产生更多的收益,自然就越来越富。

(3)真正的富有是可以留下多少钱并且留得长久。如果你没了工作,资产和收益还能够平衡吗?支出低于或等于资产收益吗?答案是否定的,你就不算富有。

所以,投资致富的可行之道就是:开源节流。一定要记住,投资产、限支出

3、关注自己的事业

麦当劳大家都熟悉吧?如果我问个问题:麦当劳的事业是什么?你大概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卖汉堡了。

然而他的创始人雷‧克罗克却不这么认为,他说麦当劳的事业是房地产,建分店才是他的正经事儿。汉堡对雷来说,不过是个职业。

这怎么个说法?事业和职业不同吗?当然不同。

如果你在某个工作上的努力,更多的是让雇主富有的,是让政府抽税的,是抵押给银行还债的,你这个工作就是职业;但事业不同,事业是经营自己的资产。比如,雷‧克罗克卖汉堡,需要付出努力,会有收入、需要缴税或者贷款,这是职业,但他如果出售连锁分店,他就是在经营能够产生收益的资产。

我们总以为,上了大学、找了好工作,就可以实现财务上的自由。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你很容易就会只关注自己的工资,而忘了自己还有事业可以做。而事业的核心,就是获得更多的资产。

那如何获得资产呢?

首先,你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资产。真正的资产,是不需要到场就可以运作的业务。比如,股票、债券、基金、有收益的房地产、票据、版税或者其他可产生收入或者增值的东西。最关键的是,你要喜欢它。因为唯有喜欢,你才会用心去经营

再者,你需要建立起牢固稳定的资产。比如,你投了十块钱出去,就要让这十块钱成为你的赚钱机器,在它能产生足够稳定的收益之前,不要去买任何增加负债的东西。富人和穷人在消费上的一大不同点就是,穷人有点儿钱就去买奢侈品,而富人总是最后才会把钱花在珠宝上。

4、关于税收

在中国,很少人会注意到税收,总觉得和我们个人的生活相隔甚远。实际上,税收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为什么人们要纳税?

因为政府需要钱来运作。从历史上来看,最初税是向富人征收的。但是,之所以现在人人都有了纳税的义务,是因为政府预算的机制问题。

在企业,如果预算节省了就是节省了,说明这个企业管理高效。但在政府,不是这样。如果预算这一年结余了,下一年就会被削减。没有哪一个政府官员喜欢紧紧巴巴地做事情。

因此,政府部门就会想办法加大机构规模、加大费用开支,尽可能花掉当年的预算,以便下一年得到更多的预算。由此,支出越来越大,税收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从哪里找这个钱?自然就延伸到了每个人头上。

但是富人很聪明。他们懂财务,知道如何合理避税。比如作者,因为企业所得税率比个人所得税低,他就会把生活上的一部分指出转为自己公司的支出来避税。

(未完待续)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您觉的文章有用,别忘了在文末点赞哦。

作者简介:

杜豆豆,IT从业20余年,爱好广泛,本科时修英语、计算机,研究生修美学、心理学。早年创过业,后就职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现工作于某研究院。性格淡泊宁静,书痴一枚,闲时码码字。兼任多家平台签约作者。愿倾尽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

更多好书,请访问我的文集:《一生必读的万卷好书》

相关文章

  • 一生必读的万卷好书049-1:《富爸爸穷爸爸》(上)

    文/杜豆豆 没成家之前,穷和富在我心里是没有多少概念的。因为打小既没有穷到衣不暖饭不饱,凄凄惨惨的境况,也没有富到...

  • 2018-09-04

    今天阅读了《富爸爸投资指南》,这本书和《富爸爸穷爸爸》《富爸爸的财务自由》是系列书籍,在很多必读书单上都有出现,我...

  • 富爸爸,穷爸爸:财商教育的第一本书

    《富爸爸,穷爸爸》系列是投资理财入门必读的书籍。这一本《富爸爸,穷爸爸》则是入门中的入门,侧重于观念的改变。最新的...

  • 一生必读的万卷好书049-2:《富爸爸穷爸爸》(下)

    文/杜豆豆 昨天,我们讲了《富爸爸穷爸爸》书中的前4个重点。今天,接着讲另外4个重点。 5、关于财商 管好钱袋子,...

  • 读《富爸爸》

    必读为什么富人越来越富 本书所写的对穷爸爸和富爸爸做了思想、观念做了一一对比。 我们大部...

  • 2018-07-01

    《富爸爸,穷爸爸》 读了《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

  •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

    在《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中就提到过,穷爸爸和富爸爸在概念上的区别是:穷爸爸认为政府在经济上帮助你,对于你的要求有...

  • 好书推荐《富爸爸穷爸爸》

    你给这本书打几颗星? 答:五颗星!原因:这本书打开了我的金钱观,让我认识到,如果我想成为富人,首先我要有富人思维。...

  • 穷爸爸富爸爸教给我的思维

    01因果 穷爸爸有穷的原因,富爸爸有富的原因。富爸爸知道穷爸爸为什么穷,但是穷爸爸不知道富爸爸为什么富。大家都相信...

  • 穷爸爸富爸爸人生四象限

    富爸爸和穷爸爸因为怀抱不同的人生信念,造就了不同的人生。穷爸爸一生都在为别人而工作,但是富爸爸却为自己而工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生必读的万卷好书049-1:《富爸爸穷爸爸》(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fj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