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传统技击太极拳
内家功夫--------从洗髓经、易筋经到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

内家功夫--------从洗髓经、易筋经到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

作者: 太极拳习练者 | 来源:发表于2018-09-07 15:26 被阅读1次

    形意拳(包括所有内家拳)心意抽合能量周身传簇的中心在丹田气海,即上下行能量都要归聚到丹田气海,在丹田气海翻转一下再上下运行,这个过程就是河车运行。所以气沉丹田的本质就是河车运行。河车运行在初始阶段生成精气神中精的能量,在内里周身传簇后,精气神的能量相互融合相济阴阳转换为真气,融合相济阴阳转换的方式就是在命门、尾闾、会阴、丹田进行河车运行。丹田气海的能量(就是真气)首先要向距离其最近的带脉一圈传簇扩张,即带脉得气。

    心意抽合压缩旋转是涨筋,而带脉得气则是腾膜的第一步!此时带脉一圈奇痒,鼓涨如鼓,敲之有声。带脉得气后延后背两肋向上传簇扩张到肩井、劳宫、百会,向下传簇扩张到脚,逐步实现周身腾膜。腾膜后能量在周身骨肉之间传簇,形成一层能量膜,不但不怕打,自身也能击打硬重之物,周身开始显现出超出凡人之像--------但不会超出太多,毕竟是人胎凡体。

    ,    劈拳单摘出前钻就是钻拳,是故劈生钻。

    钻拳直出就是崩拳,是故钻生崩。

    崩拳用两手齐出就是炮拳,是故崩生炮。炮拳含冽劲。

    炮拳的冽劲单手打就是横拳,是故炮生横。

    五行拳发力均为一气之起落,因五行拳是将上下运行的能量横向打出,所以必须以腰胯的旋转发力,旋转催身体压缩落地,即起横落顺。在旋转发力的同时,因上下贯通之力属于上行能量传簇,故起手是向上的钻劲,向上的钻劲到头顶后下行到脚为压缩,压缩的向下之力为钻劲翻转而下,故起钻落翻。起横落顺与起钻落翻,意即起为横钻,即周身用旋转将上下贯通之力发出,劲力为螺旋向上;落为顺翻,即劲力尽处为周身压缩发出的向下“盖”的直力,此为起横不见横,落顺不见顺,即发出的混元螺旋劲力表现在胳膊上是直力。

    以上横钻顺翻对应太极拳的起手棚劲,落手挤按劲。

    以上起落钻翻是五行拳的发力过程,即展的过程,展的过程是与束的过程相反的。

    束就是蓄力过程,就是心意抽合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生成下行能量,以提引上行的上下贯通之力。上下贯通之力上行的过程就是展的发力过程。

    五行拳由内外三合约束身体生成五行能量传簇,久而久之,身体内里随着外形动作就在各个部位之间生成有闭合回路的能量传簇,这些能量传簇被身体感知到,称之为气圈。

    五行拳共同的能量传簇气圈有:命门、尾闾、会阴之间河车运行生成的精气圈;丹田气海能量翻转生成的丹田气圈;带脉横向能量传簇形成的带脉气圈、脚跟脚踝脚压缩旋转面生成的“气”气圈;玉枕、百会压缩旋转生成的神气圈;带脉、肩井之间生成的竖向旋转气圈、脊柱夹脊与百会生成的开合气圈;肩井、劳宫之间的臂弓气圈;两胯之间的劲力转换生成的两仪气圈;两膝之间生成的“鸡腿”气圈等等。功夫越深,感觉到的身体各部位之间的能量传簇气圈越多。

    气圈就是由对拉拔长形成的闭合能量传簇回路,气圈的对拉拔长使得身体各个部位都形成弓。

    五行拳与内五行传簇的联系就是,五行拳是由五脏中不同部位发出的。五行的心肝脾肺肾可以分为三个排列层次:肾在最底部,肝脾在中间,肺在最上,心在中间。钻拳发于肾,崩拳、横拳发于肝脾,劈拳发于肺,炮拳发于心。五行传簇要将五行拳打到化劲的阶段才能够感觉到,五行不通则达不到化劲的程度。化劲时,肾抱肝脾,肝脾抱肺,肺抱心,五行相抱,才能够打出五行劲力。

    形意拳除了五行拳,还有十二形。十二形拳是仿效十二种动物的动作特征而创编的实战技法,分别为龙形、虎形、熊形、蛇形、形、猴形、马形、鸡形、燕形、形、形、鹰形。十二形原为单式,后被发展为套路动作。

    有一天我与师叔聊天,就聊到了十二形,师叔说,其实就功夫而论,十二形的套路动作就是画蛇添足,五行拳五个动作都多了,再简单点就劈拳、崩拳二个拳就足够了!

    这个我是深有同感的!在刚开始学拳时,不明就里,把十二形套路动作都学了。后来练进去了,知道了形意拳的精妙,就只有精力习练、钻研五行拳了,十二形早就忘记了。到现在我的形意拳也是除了五行拳,什么也不会打。

    十二形单式是值得练一下的,但是套路动作就是多余了,我不建议大家习练。习练单式时,与五行拳一样,同样是一气之起落,内外六合,心意抽合压缩旋转,起横钻落顺翻。

    我在《传统太极拳技击的原理、习练方法及应用》一书中介绍的太极五行,其实就是形意拳习练方法,大家可以按照习练。本书就不介绍具体习练方法了。

    四,习练形意拳要注意的问题

    先说一下形意拳的习练方法。

    在太极拳没有出现之前,形意拳的习练方法一直是秉承内家拳出现的过程而制定的习练方法,即先用肌肉紧张发力打明劲,打出外三合,习练出以心行气心意抽合与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然后再用以心行气打暗劲,最后习练出化劲。

    但是太极拳出现后,就改变了内家功夫的习练方法,即太极拳不专门习练外三合,而是直接习练内外合一,所以习练太极拳就没有使用肌肉紧张发力打明劲的阶段。

    形意拳也应该借鉴太极拳的习练方法,即直接习练内外合一,而不是先用明劲习练外三合,因为外三合太不容易习练了,外三合把许多人搞得手足无措。因为不明白为什么要外三合,就不知道并且不会让身体主动去追求周身整体压缩旋转,而是只是用外三合无谓地对外形动作做要求,反而把拳练得四不像了。

    从我们门派的师父传授方法来看,师父直接让弟子像习练太极拳那样不打明劲,而是直接习练内外合一,直接习练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其效果是很明显的,弟子们大约在一年之内就能够习练会以心行气压缩旋转。而如果用先打明劲的方法习练出心意抽合,至少得用三、五年的时间。

    再说说练拳要慢的问题。

    大家看了我的书,就知道了内家拳的原理---------但是这只是大脑知道了,而身体本身却并没有知道、明白或者感受到内家拳的以心行气压缩旋转,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大脑怎么使劲也是没有意义的,必须要让身体明白了以心行气压缩旋转才能够习练出功夫。

    所以,习练五行拳的本质就是在让身体去理解和感受、体会周身整体压缩旋转,让身体感受、体会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生成的上下行能量在体内的传簇运行,让身体感受出三节,让身体感受出横顺、起落,让身体习练出拳意,这就是在听劲,让自己的身体听自己的劲力是怎么回事----------只有让身体把我写的内容理解、感受、体会到了,才是功夫。如果只是大脑明白了,但是身体却什么也不会,则就是花架子。

    形意拳的化劲就是吞化,用吞入对手劲力的“通”的功夫“化”对手的劲力,如果身体不能习练出上下相随的能量传簇,不能把身体练通,只凭大脑知道应该吞住对手劲力,而身体不会吞,那不就是花架子吗!

    那么怎么才能够让身体把以上内容都理解、感觉、体会到了?

    就得慢,慢慢地打拳,让身体细致入微地理解、感受、体会。不但让身体感觉体会能量传簇,还要闭五行反观内照,才能够达到涨筋腾膜的神行程度。

    打拳时,让身体慢慢地、细细地感受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生成的下行能量,再慢慢、细细地感受、体会上下贯通之力在体内的传簇,让心脏慢慢、细细地感受、体会与能量传簇的联系,让心脏的抽合慢慢与能量传簇合拍,再反过来控制能量传簇。

    其实打五行拳在蓄力阶段一点也不能快,应该与打太极拳用一个速度,只是在发力阶段稍微快一点,只有这样慢慢、细细地打拳,才能够让身体学会功夫。

    打拳时其实身体在时刻与外界阴阳转换能量,心意抽合的抽时,就是蓄力阶段,除了自身的压缩旋转,还要感受到身体在吸收外界的能量,发力时要感觉到周身能量从身体各个部位均向外发。

    在身体逐渐感觉到上下相随的能量传簇以后,上下贯通的上行能量就会自动地把胳膊、拳头向前推行,拳头就好像是自己往前走,虽然这个拳头自己往前走的能量不大,但是这就已经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即一个是说明这时拳头打出的已经不是胳膊的肌肉紧张发力了,已经是周身整劲了;另外这个拳头自动向前走的能量就是在涨筋,将来同样的能量会贯通到腿上、脊柱上,周身就连城一体了。

    这个胳膊自动前行的感觉,就是前辈大师说的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就是人随拳走。

    这个驱动拳头自动向前走的劲力,就是太极拳中的棚劲,这个劲力是上下贯通的上行能量通过脊柱三关、肩井传簇到胳膊的。

    由以心行气控制的周身整体压缩旋转最先作用于脊柱、腰胯、腿脚,即这些部位先生成、传簇上下行能量,在体内形成一根能量筋,当这个能量筋的能量强大到一定程度后就开始向外扩张流串,这个过程就是涨筋易筋的过程。拳头自动向前走的能量就是涨筋发出的。

    所以,习练形意拳要习练涨筋腾膜,易筋易髓,而不是拳头的劲力。等涨筋腾膜的劲力出来了,你就会感觉到以前拼命练拳头劲力是多么的幼稚可笑!

    对于形意拳,总体就先介绍这么多,在后面的各节中介绍前辈大师的拳论,依据拳论再详细介绍形意拳。

    所选之前辈大师的拳论,分别是李洛能先生、曹继武先生、戴龙邦先生、郭云深先生的拳论,李洛能先生为形意拳开创者,所以先介绍李洛能先生拳论。形意拳在曹继武先生、戴龙邦先生时代叫心意六合拳,李洛能先生师承戴龙邦先生,而郭云深先生又师承李洛能先生。这四位先生是形意拳中名震四方的前辈高手,他们的拳论就是形意拳的本来面貌。

    其实各位先生的拳论大同小异,但我写此书时的思维飘忽断续,同一个问题,在一个拳论中可能一带而过,而在另一个拳论中联系上下文意思,就可能突然想起来一些相关内容,就多写一些,所以大家不要见怪。

    另外,对于我习练的形意拳和太极拳,我是重在习练,与师兄弟经常交流切磋,但是与外人交流切磋尚少,主要是师父和师叔与其他门派交流切磋,所以我对于形意拳的打法理解的不是很深刻,在介绍的内容中就以习练方法为主,打法为辅。

    读懂前辈大师的拳论是需要实践经验的,在振兴内家拳的过程中,打法是很重要的,所以内家拳的打法是作者与读者共同的短板,这个问题大概需要将来举办传统武术、内家拳自己的实战对抗赛事时,才能够通过实战技击的实践经验,再参考前辈大师的拳论去解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家功夫--------从洗髓经、易筋经到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yc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