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二三事

作者: 惠风和畅806 | 来源:发表于2017-03-05 22:31 被阅读88次

有个60年代的知青忘年交 。当他深情回忆知青生活的时候,一直强调在昏黄的煤油灯下面读书,是他艰苦知青生活中的幸福情节。

他说,那时候,书是奢侈品。想要读一本书,需要花费比读书更多的时间去找书,等书,因为每本书后面都排着长长的队。那时候的书都不放在书柜里的,都在隐秘的犄角旮旯,总有很多层布包着,因为不能被人发现,否则就可能被举报没收。他说,那时候他们白天都要下地干活,读书只能在大家都睡了之后,小心翼翼的拿出书来读,昏黄的煤油灯下,总是摇曳不定的读书身影。那时候的书都是在地下流通的,因为很多的书都是禁书,随着新一批新的知青来到,就会有一些新书到来。他说,那时候的书不仅是拿来读的,也是拿来抄的,10多万字的《茶花女》有人抄了,68万字的《安娜·卡列尼娜》也有人抄了,甚至连91部的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也有人抄了。那时候,有原书的人很牛,他可以提很多条件;有手抄本的人也很牛,那也是财富,想读的时候就拿出来读读。我见过朋友手抄的《包法利夫人》,字迹清秀,隔着远走的时代和泛黄的纸张,我仍然可以看到一个孜孜以求的读者在陋室里抄书的情景。朋友还讲了一个细节,几乎每本书写得最精彩的章节都是黑黑的,那是在流传过程中被人反复翻阅的结果。

这个朋友在他几年的知青生涯中读了好几百本书,也抄了上百本书。书里面的很多细节他都还记得,甚至是在多少页的第几行他也记得。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他说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无论白天多劳累,在晚上拿着书就都什么都忘记了。那是这辈子读书最多的时候,也是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候。

朋友的情绪深深的感染了我,让我忆起自己读书的一些片段。

读过高中的父亲,有一箱子书,包括全套83本《三国演义》的连环画,还有1926年版的《子恺漫画》,还有很多六七十年代出版的将军元帅传记。但是爸爸的书不轻易给我们看,因为那是他的珍藏,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年幼的我和弟弟,还不懂得这些书对爸爸的意义,书总是随看随丢,总是被弄脏,被弄坏……可是有一天是除外的,大年初一的早上,爸爸总会把珍藏的书拿出来给我们看。九十年代中期,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家院子里爸爸、妈妈、弟弟和我,一字排开,一人拿一本书津津有味的读着。那时候爸爸最有文化,我们总拿着书问他我们不认识的字……还记得在爸爸的书中掉出了一封信,那是他同班的女同学写给他的,调皮的我和弟弟,一人读那封信,一人在旁边表演,妈妈在一旁笑。时光静谧而美好,温暖而潮湿,我们家因为这些书和阅读与村里一堆堆打扑克,打麻将的场景那么的不一样。而多年以后爸爸才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的计划里不能少了书”。所以那一天我们可以随便“蹂躏”他的书,他对孩子们深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哪些书里。

爸爸的书束之高阁的哪些年,我和弟弟望书兴叹过。等到我们大一点之后,不上课的下午,我们会踩着半截梯子用高难度的动作爬上楼,从亮瓦漏下的光线下读书。那时候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一下午连一本书都读不完。二十多年过去,我还记得我那时候读的一本叫《星星草》的小说,还记得里面男女主人公的名字和故事梗概,还记得里面太平天国女战士英勇杀敌的细节。

读高中以后,校园里开始流行租书,一角钱租一本。小镇上的小书摊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哪儿什么类型的书都有,而那个年代刚好是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横行天下”的时候,我的同桌一天一本言情小说,我的前桌两天一本武侠小说。上课的时候两个如痴如醉的小说迷是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的,上课不敢看小说的我,成了他们两个的消息树,每当老师从讲台走下的时候,仗义的我需要一边踢前面的凳子,一边用手拐旁边的胳膊,随后是抽屉里有噼里啪啦藏书的声音。班主任趁我们去做操的时候,挨着搜过我们的抽屉,而那一月多少人的早餐钱全部用来赔了书店,我这个老师眼中的乖学生也没能幸免。

最美的青春总是和读书有关。那时候的我既不懂你侬我侬的言情世界,也不懂大侠们的招数,但是我喜欢三毛,喜欢席慕容,喜欢巴金《家春秋》……那时候我认为喜欢同一类书的人一定是同类,在书店的登记本上我总是等着一个男孩的读过的书,在席慕容《无悔的青春》扉页上,那个男孩写着:“谁陪我去找那棵开满鲜花的树?”这简直是对我无声的邀请,在即将高考的日子里我读着荷西和三毛的《给我一匹马,陪你走天涯》,苦苦的等着某天鼓着勇气勇敢的出走。尽管多年后,我再也没有见过那个男孩,也没有出走成,我总觉感谢阅读带给我的故事,它曾让我的内心那么美好过。

我不知道记忆会不会随着时光而泛黄,但是我知道风高云淡的清晨,思念浓浓的午后,彩霞满天的傍晚,翻开书,闻着墨香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确实是一种享受。尽管这个享受需要时间,需要心无杂念,需要专注,但是固执的我愿意和快节奏的生活多一点对抗,愿意在人手一台智能手机的低头阅读族中,格格不入。

相关文章

  • 读书二三事

    读书二三事 工作以来很难持续而专注的看书,在大学时候总是能够整日泡在图书馆里,可以自由地把喜欢的篇目没日没夜地看...

  • 读书二三事

    我爱肖邦的《小夜曲》,流连忘返于那温柔而细腻的旋律;我也爱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陶醉与她那迷人的微笑;我爱杨丽萍那...

  • 读书二三事

    人类的知识从有文字记载开始,改变了过去口口相传的知识传递模式,人类有了书籍。过去几十亿人的知识汇聚在一起,书籍成为...

  • 读书二三事

    打识字起的那天,读书这件事我就再没间断过,好书坏书散文杂文没一样落下的。可惜《金瓶梅》这样的书尚未读过,不是我...

  • 读书二三事

    儿童窗下阅四书,牧羊南坡躺石眠。 汀兰河韵十三律,采药田圃自当研。

  • 读书二三事

    Liya问我写书评是为什么?我说为了装逼啊!这不过是玩笑话。细想来,大概与“到此一游”异曲同工吧,为得一种仪式感。...

  • 读书二三事

    这段时间在想读什么书,想着想着也不禁回忆起了自己的读书往事。 记得我养成读书习惯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学校的门口有...

  • 读书二三事

    自小学始,总在媒体报刊中看到关于中国与列强诸国每人每年平均读书数量的对比,所有的结论都惊人一致,国人读书太少,作为...

  • 读书二三事

    小时候我是一个很孤僻的孩子,不喜欢跟人说话,特别安静。但喜欢的事情很多,动手捏泥巴、用各种花草做饭、做些乱七八糟的...

  • 读书二三事

    有个60年代的知青忘年交 。当他深情回忆知青生活的时候,一直强调在昏黄的煤油灯下面读书,是他艰苦知青生活中的幸福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二三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wv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