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
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民族身份的认同和排斥

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民族身份的认同和排斥

作者: 田不知耻 | 来源:发表于2018-07-18 17:20 被阅读44次

香港作为一个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之地,构建了不同于大陆本土的包容心态,而到了九十年代之后面对着即将迎来的九七回归,一种怀疑的心态也同样蔓生在电影界,而这种潜在的心理却在武侠的世界找到了用武之地。

所谓侠者,言必行、行必果也。这样一种价值观超过了法律的权威,对统治者而言是一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但这在民间却偏偏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可,这对于偏居一隅的香港来说,是一种对权威合法性怀疑的表现。

回看早期香港武侠电影,就可以发现有许多着重表现南方民间人士反抗满族人侵略的内容,来自北方的满人代表着政府和权威,而南方的反抗人士则是中华传统的代表,是儒家道德的代表,从这一层面来看,在六七十年代香港整体上是自认为汉族文化的“合法”继承者,只是由于人单力薄,所以在电影上的表现往往都是南方民间人士对满族统治者的反抗。

这股隐藏的价值观念到了九十年代,则出现了变异,正如在这部电影中,不再把统治者和民间人士当做非黑即白的对抗两极,而是把令狐冲这样一种“普世价值观”当做了更高的认同。

在《东方不败》这部电影中,导演不再对汉人统治者和苗人反抗者进行一种简单的定位,而是各有问题,把民族、文化等问题转移到了道德问题,谁更能代表道德的化身乃是合法的正义,在这方面令狐冲显然符合这一要求。联系到九十年代香港人的恐惧,很显然他们更加希望的是“道德正义”的延续,而不仅仅是同一民族的认同。对于电影中的苗人来说,无论是任我行还是东方不败都是同一民族,但显然导演对两个人统治的合法性都是抱有怀疑的,这个怀疑不是因为他们的民族身份有问题,乃是他们的道德都不符合儒家及普世价值观。

电影中的正派乃是令狐冲,因为他具有更儒家、更普世的价值观。在一个乱世,却可以不用争夺名利,乃是隐退江湖,那是怎样的一种豁达。“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间一场醉”,电影中的这首诗显然是导演所推崇的,而令狐冲本身的汉人身份,或多或少地也表现出香港人当时的心态。政府的合法性一来自于道德正义,二是,本土汉人,从这种角度来看,《东方不败》已经抛弃了简单的民族主义观念,而是更去追正义合法性,这也是九十年代香港人的迷茫和期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民族身份的认同和排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capftx.html